趙志榮
摘 要:中國傳統的書法藝術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從古至今流傳已久;書法藝術不僅僅在中國受到人們的喜愛,就算是在國際上也具有很高的評價和贊譽。
關鍵詞:傳統書法;心境;創新
從古代中國到現代社會,國內外學習中國書法的熱潮從未減弱。而在中國有句俗語就是“字如其人”,可見我國對一個人寫字的重視程度,對于教師而言,規范、美觀的文書更是必備技能。不僅如此,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書法對于促進中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素養以及文化修養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利用書法教學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
想要做好一件事就需要耐得住寂寞,不論是做事還是學習都是如此,書法亦不例外。想要學好書法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需要長年累月的練習和磨煉。
1.促進學生在書法學習中形成寧靜致遠的心境
在練習書法時,需要做到心無旁騖,一心一意,讓手感受書寫的感覺,讓大腦記住美的表現,讓心靈和力量相結合,將藝術躍然紙上,讓心靈得以凈化。周星蓮在《臨池管見》中曾說過:“作書能養氣,亦能助氣。靜坐做楷書數十字或數百字,便覺矜躁俱平。”意思就是說寫字能夠靜心養氣,靜坐在家中寫字,就不再覺得煩躁了。由此我們能夠看出書法對于促進學生靜心養氣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2.促使學生在書法學習中養成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
想要學好書法,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需要長年累月的練習和磨煉。所以學習書法也是一個鍛煉人品質、磨煉人意志的過程。
3.讓學生在書法學習中培養勇于進取、敢闖難關的奮斗精神
在剛開始學習書法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再加上教師的適當點撥,這些問題很快就會迎刃而解。當學習書法中的問題和困難都一一解決了,那么學生就會感受到成功和勝利的喜悅。當學習書法成功后,學生就會養成良好的品質,當面對其他學科或是困難的時候,都會迎難而上,因為他們在學習書法中知道: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沒有什么困難是解決不了的。
二、通過書法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1.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學習和練習書法中,學生用手寫字,用腦思考,用眼觀察,這樣將學生身體的各個器官調動起來,能夠促進其身心健康地發展,同時也是學生實踐能力的體現。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于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以及未來人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2.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創新精神
(1)以臨帖來培養其創新精神。在進行臨帖時,我并不主張照樣復制,因為完全復制過來是不可能達到的,這時就需要學生的理解和看法。學生在臨帖時,需要先將所需要臨摹的字帖看一遍,感受和體會其特點,在臨帖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臨摹。
(2)以創造來培養其創新精神。在指導學生創作時,我更注重學生的個性。例如,在書寫歐體楷書時,不要完全復制《九成宮》,而要求學生將自己的理解和審美添加在作品中。在章法形式上,不需要照搬原來那種形式,可以大膽創新,從現代藝術的作品中選擇,不要故步自封。通過這兩種方式來引導學生,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具創造力和創新意識,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書法作品的理解,在表現時既具有古典韻味,又具有時代特點。
三、利用書法教學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
1.利用書法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1)使用系統規范的練字方法對于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在練習書法時,抄錄的通常都是我國經典的古詩詞,這樣學生就能夠通過練習書法來學到更多的文學知識,增加其文學修養。文學修養與書法水平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現如今很多自詡為“書法家”的人,只是簡單地練字,沒有提升自身的文學和文字修養,這就造成其所寫的文字或是雜亂不堪,或是存在錯字等,這樣其書法作品就毫無藝術可言,往小了說會貽笑大方,往大了說就是誤人子弟。
2.利用書法學習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在學習和練習書法中,講究用手寫字,用腦思考,用眼觀察,這不僅僅是練習書法的要求,也是學習美術的要求。在練習書法時需要合理地布局,文字、書寫、印章缺一不可,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呈現出一個完美的書法作品,而這與國畫的要求大同小異。書法創作不僅要表現文字的魅力,更要表現作者的情懷、理想、審美等,將自身的想法與情感都融入書法中,而這與音樂的表現也是相似的。在進行書法創作時,或慷慨激昂,或涓涓細流,或行云流水。魯迅先生在《漢文字綱要》中曾說過:我國的文字美心、美耳、美眼,這將書法與音樂最重要的特點進行了高度的歸納。由此可見,學習書法、音樂、美術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郎紹君.中國書畫鑒賞詞典[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
[2]杜衛.美育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陳振濂.書法美學教程[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