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冰漪
構建冷鏈物流體系發力“最先一公里”
——專訪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張平博士
文/本刊記者 李冰漪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說農產品的最后一公里,其實,最先一公里也很重要,這里的很多細節往往會被我們忽視。為了更多了解最先一公里,記者采訪到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張平博士,請他來談談農產品最先一公里的幾個關鍵點。
張平認為,冷鏈物流的興起和發展是鮮活農產品和食物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推進,人口在不斷向城市大量集中,人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數量和營養、鮮度與質量需求日益迫切,為此人們改變著鮮活農產品等食物的生產和經濟技術發展方式,使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產銷逐漸從小范圍地區自給消費型逐步發展成依靠主產地的運輸消費型。鮮活農產品的生產集中依賴于氣候、土壤及有適宜灌溉的生態地區,使食物生產加工集中在靠近鮮活農產品原料生產的產地且工業基礎條件良好的地區,再根據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易腐特性,通過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絡和冷鏈物流方式和技術,使這些鮮活農產品安全進入到國內國際市場大流通,滿足人們的生存、生活、健康、安全和發展的需要,同時使農民、生產者和經營者取得很好的時間和空間經濟效益,并為農村、農民和農業的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提供強有力的技術與產業支撐。
因此,張平覺得,要正確理解鮮活農產品和食物冷鏈物流建設的完整性及其精髓。
張平解釋說,要保持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物流過程中的鮮度、高品質和可食性,使其能夠安全及時到達消費者手中并把損耗降到最低的程度,控制好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溫度是最根本的措施。最科學的辦法就是從采收或產后一直到消費之前使這些鮮活農產品和食物都處于適宜的低溫環境之下,這包括預冷、冷藏、冷藏運輸、冷藏批發和銷售和家庭冷藏等多個低溫環節的建設。這種為了保持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優良品質,從其商品生產到消費之間使其一直保持在一定適宜的低溫下,形成從生產到消費整個過程的低溫流通體系,在流通、貯藏、運輸和銷售的一系列過程中都處于適宜的低溫保藏環境之中,以防止品質和新鮮度降低。這種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整個物流過程中從不間斷連貫地使用低溫冷藏的技術體系稱之為冷鏈保藏運輸系統,簡稱冷鏈。
張平表示,要形成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冷鏈,要求其在流通、貯藏、運輸和銷售的一系列過程中都要處于適宜的低溫保藏環境之中,這包括對預冷、冷藏、冷藏運輸、冷藏批發和銷售以及家庭冷藏這幾個低溫處理環節設備和技術的資金投入。如果一個產業、一個地方或一個企業能一次性投入資金并一步到位建設成功冷鏈那是最好的,但冷鏈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較多的資金投入、多個部門聯動協作和較長的時間來把握技術,建設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冷鏈建設多數從用于冷藏的冷庫建設開始,逐步向冷藏運輸建設拓展,冷藏批發和銷售環節一般建設相對滯后,已在城市物流配送環節中造成重大損耗,所以根據產業急需,為加快補上這一短板,產業上提出了要建設好冷鏈物流“最后一公里”,以減少這一環節的損耗。這個過程涉及時間短、物流半徑小,定義相對較有意義。最近又出現了要建設好冷鏈物流“最先一公里”的提法,把冷藏運輸前多數運作內容都包括了進去,目前看不像是“最先一公里”,像是“最先好多公里”,而且看起來涉及的地方也沒有多少冷鏈建設基礎,所以需要從多個冷鏈環節建設著手。據此我認為建設好冷鏈物流“最先一公里”的這一提法還需嚴格定義以確定具體時段和內容。
總體而言,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物流如要保持其應有的鮮度和品質,就需要建設成真正的無縫化冷鏈,也就是要求在其流通、貯藏、運輸和銷售的一系列過程中都要處于適宜低溫保藏的環境之中,這就需要加大對預冷、冷藏、冷藏運輸、冷藏批發和銷售等各個低溫處理環節設備和技術的資金投入,以確保建設中不出現或少出現冷鏈斷鏈問題,但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多方付出巨大的努力。

據張平介紹,各地要利用好國家和地方各部門對鮮活農產品和食物冷鏈物流建設的政策和資金的支持。
目前,國家和地方各部門已出臺了多項產業規劃和產業政策,對鮮活農產品和食物冷鏈物流建設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特別利好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冷鏈建設和發展。各地要利用好國家和地方各部門對鮮活農產品和食物冷鏈物流建設的政策和資金的支持,這包括爭取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財政部、農業部、交通部和科技部以及各省市相關廳局的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各個部門資金的支持都有一定的政策取向,申請單位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條件和實情把握政策取向進行申報。據了解,國家發改委支持的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型或特大型的冷鏈物流建設,商務部支持的是批發市場和大型跨區域流通的冷鏈物流建設,財政部通過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財政補助支持的是中小型涉農龍頭企業和合作組織的冷鏈物流建設,農業部通過農機補貼和惠農工程項目對個體農戶和合作組織的小規模冷鏈物流建設提供支持,交通部支持的是冷鏈運輸方面的建設,科技部提供的是冷鏈物流設施與技術研發的資金支持。大多數資金支持是主要冷鏈物流環節的建設支持,要想形成真正的無縫化冷鏈,需要企業和合作組織與社會的聯動,借助國家和地方的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把企業與合作組織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
張平強調,鮮活農產品和食物流通要想取得好的經濟效益,不能只靠冷鏈建設,而要靠物流的綜合配套體系建設。
搞好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物流過程中的冷鏈建設,是滿足高鮮度和高品質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市場供應的重要保證,也是農民、生產者和經營者取得時空效益的重要保證,所以需要強化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冷鏈建設。但也需要深刻認識到,只強調搞好冷鏈建設,而忽視物流的綜合配套體系建設,不能確保穩定地取得經濟效益。要構建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物流體系,首先要建設好高品質、適銷對路和規模化的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生產基地,確保綠色、安全、高鮮度和高品質的產品生產;要建設好暢通國內國際的運輸線路,使公路、鐵路、航空和水路發揮全面作用;要搞好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冷鏈物流建設,抓好預冷、冷藏、冷藏運輸、冷藏批發和銷售及家庭冷藏等多個低溫環節的建設;要搞好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商品化處理、包裝和品牌建設,起到保鮮產品、方便貯運和促進銷售的作用;要搞好智能化、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使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的物流得到精準化控制和高效化管理;要搞好鮮活農產品和食物物流各個環節的標準化技術建設,使鮮活農產品和食物商品流通在各項標準規范下有序地進行。只有這樣,使農民、生產者和經營者都能取得較好的時空效益,才能確保消費者買到綠色、安全、高鮮度和高品質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