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第二中學 陳友朋
發散思維能力培養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福建省福安市第二中學 陳友朋
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激發創新能力,可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教學中實施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途徑或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發散思維;特征;能力培養
初中生數學學習記憶、模仿多,深刻理解少,思維層次低、靈活性差,這些都不利于能力的培養和進一步學習的需要,所以要培養發散性思維能力,以此開發潛能、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數學教學中實施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途徑與方式,可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以下談談自己的教學實踐與感悟。
發散思維即擴散思維、輻射性思維和求異思維,是一種不同常規的,尋求多方式、多方向、多角度、多層次解決問題的方法。數學發散思維具有可變性、流暢性、靈活性、獨特性等特征,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題多解”是發散思維在數學中的表現形式,集中命題的視角,方法上要進行分散處理,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
例1 某人買了13個蘋果,5個香蕉和9個芒果,一共用去了9.25元;如果買2個蘋果,4個香蕉和3個芒果,那么一共用去3.20元,試問如果買蘋果、香蕉、芒果各一個,一共需要多少錢?
解:設蘋果一個x元,香蕉一個y元,芒果一個z元,根據題意可知:

分析: 這個方程組有三個未知數,卻只有兩個方程,分別求出x、y、z的值是不可能的。但發現要求的結果是x+y+z,因此可以通過方程的變形進行求解。

“一題多變”即通過改變題目、深化問題、延伸拓展問題,揭示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改變條件對知識進行重組、整合,探索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例2 如圖,在△ABC中,AE是∠A的外角平分線,它與△ABC的外接圓相交于一點E,求證:BE=CE。
證明:∵ ,∠CAE=∠CBE,
且AE是∠A的外角平分線,則∠PAE=∠CAE,∴∠CBE=∠BCE ,∴BE=CE。
變式1: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則∠A的外角平分線與△ABC的外接圓有何關系?證明你的結論。
變式2: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E為△ABC的外接圓的切線,則AE為∠A的外角平分線嗎?證明你的結論。
變式3:已知AE為△ABC的內角∠A的外角平分線,且AE為△ABC的外接圓的切線,試判斷△ABC的形狀。
發散思維的培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時間,需要積累。在數學教學中,需要指導、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掌握基礎知識,開闊視野、抽象概括,使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


數形轉換培養思維發散性,體現思維的創意、個性和靈活性。教學中需要創設情境,揭示知識內容的等價性與本質的聯系性,三個“二次”是培養思維靈活性的好素材。
分析:根據求根公式列不等式組求解有難度,需要引導轉化為二次函數圖象處理。

總之,數學的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還是一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過程。培養初中生數學學習中的發散思維能力,不僅要研究教材、研究教學,還要研究學生,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發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