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海南中學 黃 華
巧用“誘、導、悟”,實現(xiàn)精彩課堂
江蘇省海門市海南中學 黃 華
教育的智慧不在于應試技能的提升,而是基于學生學習能力下學生悟性的提升,教師采用“誘”“導”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刻地“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一種教學藝術所在。
課堂;初中數(shù)學;藝術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與學是相對的兩個層面,不光需要教師有專業(yè)的教學素質(zhì),還需要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發(fā)揮其主體作用。誘、導、悟,是當前教學的有效手段,本文將對其做出簡單研究。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在開展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能在課堂教學的伊始就抓緊學生的注意力,喚醒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那么教學過程將可以順利地開展。對于初中生來說,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一般而言,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出多種教學情境,如生活情境、游戲情境、探索情境等等。
例如,在開展“全等三角形”的教學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們展示了三組圖片(如下圖)。運用學生常見的圖案來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圖片中的圖形,引導學生從形狀、角度、大小等多方面對圖形進行觀察和思考,并試著想想生活中還存在著哪些和圖片上的圖形類似的案例,也就是全等圖形的案例。多媒體圖片的呈現(xiàn),能夠直觀地將畫面呈現(xiàn)在初中生的眼前,這樣一來,教師可以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為學生營造出一種真實的教學情境,帶領學生討論:多媒體屏幕上的圖片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你對“全等”這個概念有什么樣的看法等等。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思考全等的概念,從而有利于教師引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相關知識。

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較為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善于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除此之外,還能夠使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潑和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仔細地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分析學生的學習習慣,認真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真正做到尊重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發(fā)展和進步。學生的學習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打好數(shù)學基礎,鞏固數(shù)學知識,拓展數(shù)學思維。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挖掘?qū)W生的學習潛能,認真做好引導工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和性質(zhì)”這節(jié)課時,教師首先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了仔細研究,二次函數(shù)y=a(x-h)2+k的圖象和性質(zhì)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學習了二次函數(shù)的基本概念及y=ax2的圖象和性質(zhì)之后引入的新內(nèi)容,教學的重點在于用描點法畫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探索頂點式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特點和性質(zhì)。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對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進行了簡單的回顧,提問學生對于二次函數(shù)y=ax2,當a>0時的開口方向;當a<0時的開口方向;拋物線的對稱軸以及頂點坐標。利用這些問題作為教學的切入點,既溫習了學過的知識,又減輕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恐懼感。隨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探究y=-3(x+2)2-1是不是二次函數(shù),并討論這個函數(shù)的圖象、開口方向、對稱軸以及頂點坐標。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繪制函數(shù)圖象,并對此進行深入的探討。
“導”的方法并沒有局限,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并制定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挖掘?qū)W生的學習潛能,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學生的思維主動性對于提高學習效率有著非凡的意義。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數(shù)學問題進行思考和領悟,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汲取經(jīng)驗,形成數(shù)學思想。學會領悟,學會舉一反三,是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目標,當學生能夠?qū)?shù)學問題進行主動思考之后,學生的思維主動性作用就能夠得到有效的發(fā)揮,從而能夠開闊思路,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網(wǎng)絡體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事半功倍。
例如,在學習完“用頻率估計概率”這一課之后,教師向?qū)W生提出一個典型的例題:在一個不透明的口袋里裝有黑、白兩種顏色的小球共20只。某學習小組做摸球?qū)嶒?,將球攪勻后從中摸出一個球記下顏色,再把它放回袋中,不斷重復。下表是活動進行中的一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摸球次數(shù)n 100 150 200 500 800 1000摸到白球次數(shù)m 58 96 116 295 ___ 601摸到白球頻率m/n 0.58 0.64 ___ 0.59 0.605 0.601
對于上述的這個例題,教師首先要求學生填出表中缺失的數(shù)據(jù),這個問題很簡單,需要利用公式:頻率=頻數(shù)/總次數(shù),經(jīng)過學生的計算很快就得出結果,空缺部分從左到右分別是0.58,484。緊接著,為了拓展學生思維,加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教師又提出兩個問題:當n很大時,摸到白球的頻率將會接近多少?推斷袋中白球約有多少只?
這就是引導學生進行領悟的作用。任何學習的過程都需要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和探究。學起于思,有效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寬學生的學習思維,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巧妙地運用“誘、導、悟”,能夠?qū)?shù)學課堂變得更加豐富精彩。俗話說“教無定法”,只要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相信教師就能夠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
【備注: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初中重點資助課題《初中數(shù)學“學材再建構”研究》(課題編號:E—a/2016/06;主持人:施俊進、徐強)主要研究成果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