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四甲中學 姜紅霞
尋找源頭,逐個擊破
——淺析高中數學學習中的心理障礙點及解決對策
江蘇省海門市四甲中學 姜紅霞
學生到了高中階段,學習能力的差異逐漸凸顯,高中數學的抽象性、多元性、思維性也逐漸體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思維推進中的步步為營,而這種難度下的心理承受力和調節(jié)力也成為學生思維生長的關鍵所在。
趣味;層次;實際;高中數學
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與之前相比,從理解難度到復雜程度都有較為明顯的提升,這勢必為學生們的知識掌握增加了不小的障礙。這種障礙不僅僅體現在數學學習這個具體動作上,還產生于學生們的學習心理中。當學生們的心靈深處存在障礙時,對于數學學習的影響遠比學習動作本身的障礙要嚴重得多。因此,找到心理障礙形成的根本性原因,并抓住源頭加以解決,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關鍵任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不夠,這就有可能成為阻礙學習高效開展的心理障礙了。進入到高中階段之后,數學知識內容的抽象性顯著加強,學生們產生學習興趣的難度也就更大了。因此,適時適度地開展趣味教學,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如在對球體的內容開始正式教學之前,筆者把一個教具模型拿到了課堂上。這個教具由一個圓柱形的透明玻璃容器、三個完全相同且球半徑與容器的底面半徑相等的小球以及一些水組成。如下圖所示,容器當中有高度為8厘米的水,現將三個小球逐個放進容器當中,發(fā)現水正好能夠蓋過最上面的一個小球。那么,這些小球的半徑是多少?僅僅知道上面的一個數據,就能夠求出小球的半徑?一定有什么規(guī)律存在其中。這個實物演示的形式,本就讓學生們眼前一亮,這樣的提問內容,更是很好地觸發(fā)了學生們的關注熱情,大家對于球體知識進行研究的興趣大增。
很多高中數學教師總會認為,進入到高中階段之后,教學時間非常緊迫,在本就十分珍貴的數學課堂上就不應當再加入那些可有可無的趣味性元素了。其實,這種認識是有失偏頗的。學習興趣作為一種高效教學的內在推動力,對于引導學生們走進知識氛圍當中的意義是很重大的,特別是在導入課程時,首先要讓學生們在接觸知識時產生興趣,才能保證接下來的主體教學推進得更為順暢。

談到學生們在學習高中數學知識時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最為集中的一點就在于大家認為這個階段的知識很難,不易掌握。站在教師的角度,應當直面這個障礙點之所在,從而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措施來幫助學生們突破數學學習過程當中的畏難情緒。

如在對正三棱柱的內容進行教學時,筆者向學生們依次提出了如下幾個問題:如右圖所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當中,所有的棱長都是2,點D和點E分別是CC1和BC的中點。(1)求證:BD與平面AB1E垂直。(2)直線AB1和平面BB1C1C之間所成角的正弦值是多少?(3)三棱錐C-ABD的體積是多少?如果直接將最后一個問題向學生們提出,大家接受起來顯然是比較困難的。當將問題進行拆分,并以上述方式由淺入深地排列之后,學生們便可以按照這個順序逐步深化思維,更加高效地進行思考了,且每一個問題都能夠成為下一個問題分析時的啟發(fā)。
不可否認,數學教學進入到高中階段之后,知識難度和復雜程度的確提升了許多,但是這也不是無法攻克的。怎樣才能將有難度的內容變換形式,讓學生們更好地接受呢?將原本復雜的內容進行層次化處理與分割,為學生們搭建起一個思維進益的階梯,無疑是十分有效的。作者多次嘗試層次化的教學設計,很好地幫助學生們接受了重點知識內容。
當然,想要學好高中數學,僅僅趴在書本中的理論里苦苦思索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才是真正完整高效的數學學習。然而,很多學生卻由于時間和精力所限,很少做到學以致用。應用活動的減少,自然引發(fā)了學生們面對抽象數學理論時的心理障礙。


如果完全停留在抽象的理論層面來學習數學知識,即使是教師們也會感到枯燥,甚至心存抵觸。當學生們的眼界被打開,從理論的范圍拓展到生活實踐當中后,顯然增加了一個讓知識得以生動呈現的渠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對于數學學習的抵觸情緒明顯消除了。
通過教學實踐當中對學生表現的觀察和總結,筆者找到了前文所述的幾個典型的學習心理障礙點,并分別闡述了擊破該障礙點的有效方法。進行這樣的論述希望達到兩個目標,一是引導廣大高中師生們在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關注到心理層面的障礙所在,并重視這個教學側面,二是啟發(fā)師生們找到更多有效疏導學習心理的途徑,讓高中數學教學更具實效。
【備注: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信息技術促進農村中學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應用研究》(立項編號:JS2016025)理論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