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明淵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4-0083-02
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使他們實現自主發展的實踐活動。自主學習是實現自主發展的基礎、條件和保障。沒有自主學習,培養不出自主發展的個性。自主發展為自主學習提供方向,設定目標,開辟道路,是不竭的動力源泉。自主學習和自主發展是一個整體,是現代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學校體育教育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體育能力,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自主學習恰恰是以一定方式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發展的內驅力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發展。通過近兩年的實踐與探索,我得出的具體做法是:
一、以趣導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創設情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喚醒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拓展思維,成為學習的主人。提供學生學習的空間:教師提出問題或創設問題的情境,使學生在這種情境中產生疑難和矛盾,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帶著問題去探索,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學習體育教學工作。
在體育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注重創新,結合學生身心特點,以情景創設、游戲穿插等方式開展教學工作,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養成學習習慣,掌握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在教學中,很多老師認為創設情境要向許多正式的競賽課一樣需有主題,要一條主線貫穿始終,這樣一來加大了設計難度,導致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過渡環節過于牽強,銜接不自然、不流暢。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經常用片段情境進行嘗試,有的是課前設計,也有的是現場靈感,效果都還不錯,如:低段教學練習高抬腿時我先問:“小朋友們喜歡小旋風還是風火輪?”學生答案兩者皆有,師:“喜歡什么你就做什么,看看誰最快”,一聲哨響,隨之而來的是高抬的大腿,兩腿頻率快速交換的場面席卷操場。再如:學生在練習身體素質時,我將往返跑的折返線稱為“魔法線”,摸到它會增添能量,學生摸線后就會產生心理暗示,保證了練習效果;在雙腳跳過去,快速跑回來的練習中,我將“魔法線”改為“變身線”,稱之為“小白兔跳過去飛毛腿跑回來”學生兔跳至折返線摸線后完成快速跑回的練習,摸線后的變身使學生能量大增,興趣盎然,完成效果較好。所有在課堂中突然閃現的好方法,好語言課后要及時記錄、整理,加入自己教學方法的資料庫中,不斷積累,便于今后調取。
在課堂外,教師也可以利用校內場地設施創設情境練習場,便于學生保持課后復習的興趣如:在操場邊劃上立定跳遠場地,在相應的標志線旁標注激勵性語言,如:合格線為棒!良好線為很棒!優秀線為超棒!或者標上激勵性圖標,如:合格線一顆星、良好線三顆星、優秀線5顆星等;還可在學校規定墻面懸掛高度適宜的小老鼠、灰太狼等圖版或布偶,便于學生課后自主練習和比賽等。
教師備課時要不斷挖掘體育教材中的興趣因素,運用體育特有的魅力來以趣導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趣味性強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所有感官都能充分發揮作用,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參與體育學習的熱情,達到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目的。
二、團隊合作,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在教授新知識的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自主探索、交流討論、合作學習、主動參與的空間、時間,讓課堂教學活起來、動起來,不僅要教師問、學生答,更要學生互問互答,小組討論,合作學習;課堂教學可能因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打破教師的原有設計,教師要做到順勢而導,鼓勵學生的創造性學習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例如:深受學生喜愛的游戲項目,它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在游戲教學中,我只給游戲框架,由學生討論制定游戲規則,自主完成排兵布陣,最后統一規則后,教師組織比賽。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每組學生都非常的投入,通過熱烈地討論,每組都根據教師給出的條件布置了適合自已的場地和人員,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只是在聆聽孩子們的討論,場地上顯得非常熱鬧,最后去除不合理、不安全的規則,大家統一了自制的規則后再進行比賽,孩子們都會全身心地投入比賽,滿頭大汗卻歡笑聲不斷,這一過程,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團隊意識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使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技能,還掌握了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從而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達爾文有一句格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教師在教學中,只有堅持“學生為主”“自主學習”的原則,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善思、會思,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才是教師今后教學中真正要做到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是非常強烈的,學生主動發展的潛能是巨大的,學生有控制課堂的需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培養與提高。只要教師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前提,以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重點,以促進學生智能提高為核心,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觀察、質疑、實踐、觀察、思考、討論、練習、評價等,就能使學生逐步形成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質,從而更加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