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玥盈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4-0114-01
錢鐘書先生曾經在《圍城》里這樣寫道:“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里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里未凈的刺,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這話頗耐人尋味。作為教師最起碼的條件就是要學好教育學、心理學,也應該是基于這樣的緣故吧!可是,我們很多的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更別說做好這一點了。有不少的語文老師(不是班主任)都認為:自己只是班上的一名任課教師而已,只需要對自己上的一堂課負責,只要把自己所教學科讓學生學好,自己就圓滿完成了任務。
可是,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由于語文學科不像數理化那樣具有嚴密的邏輯性,更不像數理化那樣靠數字加符號就可以表達學生自己對理論的理解和運用了。語文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是靠語文老師對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語言及思維表達現狀進行正確引導,對他們在思維和語言表達上取得的一點點進步而精心呵護,讓其茁壯成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老師的呵護下一點一點地積累,最后會取得令人佩服的成績。如果把學生都當成老師一樣,只希望學生想的和自己一樣,說的也和自己一樣,既是很難做到的,更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只要是學生合理的思維和表達,乃至于學生的不壞的個性,老師就應該給予恰當的肯定,這就是對學生語言和思維表達乃至學生個體的呵護。倘若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和作業、試卷中所表現出來的合理思維和語言表達得不到老師的充滿“正能量”的肯定,甚至被老師無意中的惡毒之言行進行了無情的打擊和摧殘,那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就可能在成長時期被毀滅,學生的學習信心就會受到打擊甚至還可能喪失殆盡,產生厭學情緒,對今后的人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我曾經的一位學生用她的現身說法來證明了這一點。
她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記得那是我上初一的時候,我仍然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是我對很多知識從來就不愛死記硬背。初一下學期的一次月考,我記得語文考了87分(那時候是實行百分制的),我自己認為這個成績算是不錯的,因為雖然我被扣掉了6分的默寫題,但仍然是班上的最高分。可是我新換來的語文老師拿著我的試卷不屑地說從我試卷上看出我簡直像垃圾一樣,是沒出息的。從他嘴里吐出這句話開始,我就很吃驚。因為在我心目中,語文老師是很有語文素養,用語也很講究的,但他竟然這樣說我。我就開始有點厭惡他……我整個初中似乎都在他的“魔爪”壓迫之下度過的,我沒有了以往的光鮮,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之后,我的語文成績便慢慢下降,一想到上語文課就有壓力,初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我的語文成績下降到了59分,平生第一次考出這么差的成績,我傷心地哭了。但是就是這個語文老師,他卻把我叫上講臺,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我長此以往,我會成為朽木。”從此我對學語文的熱情也更淡漠了,我不聽他的課,做各種讓他生氣的行為來激怒他。慢慢的,當我在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語文考試的時候,那些密密麻麻的題目我已經完全不會了,我唯有隨便涂鴉一些情愫。所幸的是,我初三的時候,更換了一個語文老師,我又才慢慢恢復了對語文的好感,奇怪的是我的語文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恢復。但是,我上考場尤其是大考,就感到緊張無比,始終都會發揮失利,這不得不說是拜我的這位語文老師所賜。現在回想起來,雖然老師說也應該是大實話,但是尚年幼的孩子是會因此受到極大的傷害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案例叫“蝴蝶效應”,其大意是: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其原理是: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并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這個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它給我們老師的啟示是:不恰當的懲罰有可能給學生的一生帶來諸多不良影響,甚至誘發災難性的后果。懲罰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維護學校紀律和秩序的同時也可能傷害學生脆弱的心靈,留下深深的“暗傷”。作為老師,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要慎重,謹防“蝴蝶效應”。因為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學生的心都是脆弱的,當我們教師在批評的時候要注意措辭,我們的一個詞一句話都會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
是的,我們的老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在與孩子交流與溝通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畢竟孩子們對語文老師是寄予厚望的。否則,有的時候“忠厚老實”的教師不經意的一句惡毒話,對一些學生造成的影響將是一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