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4-0140-02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彰顯了“育人為本”的理念,高揚了“尊重兒童”的旗幟,增強了“家園共育”的合力。《指南》中強調“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這些基本原則都是“尊重兒童”個體價值的理性表達,這些都突出強調了其中一個教育理念——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
一、解讀幼兒,活用多元智能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能切身感受到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不同。他們有的活潑,有的內向;有的擅長畫畫,有的擅長跳舞;有的各方面發展比較均衡,有的某些方面擅長而某些方面顯得滯后;有的畫畫好,有的跳繩好;有的講故事好,有的唱歌好。而我們總是在抱怨:你畫的這是什么呀?你怎么連拍球都不會?你會不會講故事啊……我們總是拿一個孩子的缺點和另外一個孩子的優點比。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水平。美國心理學教授加納德將人的智能分為八項(語言;邏輯——數學;空間;身體——運動;音樂;人際關系;自我認識;自然觀察),他認為每個孩子的智能結構都是多元的,都有其優勢智能和弱勢智能。多元智能理論深刻地揭示了客觀存在的人的個體差異性,這也決定著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要了解孩子的個體差異,有目的、有計劃地認識孩子,進行全面的觀察,理解每個幼兒的基本能力、情感、行為和不同的學習特點等,并發現每個幼兒的潛能和需要,盡可能運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手段、評價手段發展他們的優勢智能,激發他們的弱勢智能,幫助他們把優勢智能的特點遷移到弱勢智能的學習中,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正確引導和促進每個孩子不同個體潛能的開發。
二、尊重幼兒個體差異,因人施教,促進每一名幼兒的發展
1.通過豐富的活動和環境創造機會和條件,使幼兒的個體差異得以充分的表現并接納差異
作為教師,我們觀察、思考,分析,為幼兒創設溫暖、互動、富于理解和激勵的學習環境,創設適宜的、豐富的活動,使幼兒的個體差異得以充分的表現,讓每個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節奏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
其實,看到幼兒的差異并不難,難的是怎樣去分析幼兒的表現。好的教育是適宜的教育,這必須建立在分析的基礎上。《指南》中提出“尊重個體差異,”,教師只有深刻解讀幼兒,了解幼兒行為,發現他們真正的需求,才能實實在在落實《指南》的這條精神。
2.創設機會,因人施教,讓每個幼兒體驗成功與快樂
作為教育工作者,只有認清幼兒的個體差異,采用不同措施,才能激勵、引導幼兒健康快樂成長。不愛說話的孩子,鼓勵其展示自己的特長;不善表演的幼兒,排練時創造機會讓其展示;活潑好動的幼兒鼓勵其幫助老師、小伙伴做事,培養勞動習慣;文靜聽話的幼兒,鼓勵其大膽發言、探索、操作……為幼兒設置恰當的奮斗目標,取長補短,健康發展,讓每個幼兒體驗到成功與快樂。
三、關注幼兒個體差異,轉變觀念,探索實施多元發展性評價
發展性評價是以人為本,以孩子的最終發展為目標的質性評價方式,也是落實《指南》“尊重個體差異”的具體體現。發展性評價是多元化的,它的評價標準是為被評價者設定的前進目標和發展方向。這種評價尊重被評價者的差異,是通過建立多元的評價標準,為被評價者的個性發展提供空間,對于不同的幼兒,評價標準也應該有所不同。例如,中班整合活動《京劇臉譜》,活動最后一個環節是讓幼兒繪畫京劇臉譜,同樣的主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幼兒甲可以根據對京劇臉譜的觀察,畫出對稱的臉譜,并且對臉譜的顏色選擇也很到位;幼兒乙卻只能運用色彩畫出一張臉,根本看不出是京劇臉譜。相比較兩幅作品相差甚遠,很明顯根本不在同一水平上。但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由于環境、遺傳、教育的影響,其個性特征與能力有很大差異,因此我們教師在評價時,要避免用同一標準來評價不同的幼兒,要多做縱向比較。所以我還是表揚了幼兒乙,因為他比以前畫畫更認真了,而且可以看出,這幅作品他也做了很大的努力。離園前他拉著媽媽的手一定要媽媽看看今天的作品,從他自豪的表情也不難猜出,他正向媽媽說著:“今天老師表揚我畫得很好!”
幼兒的個體差異決定了他們喜歡的、擅長的是不一樣的,所以對孩子的評價不能是千篇一律的,不能對同一個孩子總是用一個或一類術語,對一群孩子也不能只用一種態度處之。為了使每一名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必須打破原有的單一的模式,單一方式的表揚容易使幼兒產生厭倦心理,而發展性評價采用多種角度多種內容來衡量幼兒,評價方式多樣化:有當眾的或個別的;有口頭的或書面的;還有點頭、微笑、撫摸等體態語言或其他物質獎勵等。物質獎勵也應經常有所變化,不能總是小紅花、小貼紙等,對每個幼兒的物質獎勵也應有所不同,可以依據每個幼兒最迫切的需要來選擇,比如有的幼兒非常樂意幫助老師和同伴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就可以獎勵他(她)當一天值日生;有的幼兒很喜歡看書,就可以考慮獎勵一本新書等等。
《指南》提出,幼兒的發展是持續、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有責任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愉快的生活與學習環境,讓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讓微笑、鼓勵時刻伴隨孩子,讓孩子在接納、理解、關懷、尊重中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