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全球領導力中的傳統角色開始后退,而中國顯然在推動全球議程
由波特蘭戰略傳播咨詢公司和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外交中心合作發布的“軟實力30強”2017年報告顯示,英國和美國的全球好感度逐漸下降,兩國整體得分均有降低,法國則躍居榜首。
2017年軟實力排名前5位的國家是:法國、英國、美國、德國和加拿大。
盡管發生了數起重大恐怖襲擊并且國內極右翼民粹主義開始崛起,但馬克龍總統領導的倡導國際主義、支持商業發展的政黨已經成功執政,在政治和社會動蕩過后帶領法國向前發展。
法國在軟實力方面的出色表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長期以來積累的“軟實力資產”,比如法國文化的全球吸引力、在國際多邊組織的影響力、“數字外交”方面的持續努力等。因此,人們對法國安全的擔憂并未太多影響其旅游業的發展,法國在國際游客數量上依然領先全球。
法國在加強國際參與度方面的努力,與美國特朗普政府關于“美國優先”的言論形成了鮮明對比。
美國由2016年的第一位降至2017年的第三位,總得分也下降了10%。
在2017年的軟實力30強中,亞洲國家里最值得關注的就是中國排名的攀升——相比2015年,中國的排名上升了5位,列第25位。
中國的文化魅力進一步增強了本國的軟實力優勢。中國現在與意大利并列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而且數據表明,更多人看好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角色。
盡管中國軟實力仍然有待提高,但其發展勢頭非常強勁。特朗普政府越發明顯地忽視外部世界,中國則有機會承擔更多的全球責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加重視經濟開放、自由貿易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很多外交事務觀察人士已經看到了這一點。
報告作者喬納森·麥克利(Jonathan McClory)說:“2017年的軟實力30強揭示的主要問題,是美國和中國之間關系的變化——我們看到,美國在全球領導力中的傳統角色開始后退,而中國顯然在推動全球議程。”
他認為,2017年的研究結果反映出中國在經濟和軍事以外其他方面日漸增強的影響力,“所有跡象都表明,中國的排名會在未來數年內進一步攀升”。
哈佛大學教授、“軟實力”一詞創始人約瑟夫·奈(Joseph Nye)指出:“正常情況下,軟實力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資產,但當今的時代并非‘正常。2017年的軟實力排行結果,反映出了全球領導力的變化趨勢——歐洲重拾信心,亞洲軟實力上升,與此同時特朗普總統‘美國優先的口號正在繼續削弱美國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