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勃+陸雁清+蔡俊

【摘要】目的:研究總結子宮內膜癌使用MRI動態增強檢查特征和臨床價值。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4月收治子宮內膜癌35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接受MRI動態增強掃描和臨床手術病理治療,比較MRI動態增強掃描結果與臨床病理手術分期檢出結果符合程度。結果:MRI動態增強掃描檢出率88.57%,子宮內膜癌腫瘤T1W1信號與子宮肌層信號相似,難以判斷,腫瘤T2WI信號略高。結論:子宮內膜癌術前使用MRI動態增強檢查,具有一定的臨床參考價值。
【關鍵詞】子宮內膜癌;MRI動態增強;臨床意義
【中圖分類號】R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01
子宮內膜癌是一種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預后差,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高發于絕經期婦女,對患者家庭造成不良影響。MRI掃描是能夠確定腫瘤發生位置,臨床早期根據患者不規則陰道出血癥狀,結合影像學材料進行診斷和臨床干預[1]。本文研究子宮內膜癌采用MRI動態增強掃描的價值,選取我院35例子宮內膜癌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研究,總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抽取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1月-2017年4月收治子宮內膜癌患者35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來院后接受MRI動態增強掃描和臨床手術病理確診為子宮內膜癌。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研究過程和目的,自愿參與,并簽署同意書。經患者和院方同意,調取所有研究對象臨床病歷。患者年齡39-72歲,平均年齡(62.3±2.1)歲,未絕經患者12例、已絕經患者23例?;颊邅碓褐魇鲫幍啦灰巹t出血。
1.2 方法
患者掃描前適量飲水,確保膀胱充盈,使用西門子Magenton avanton1.5T磁共振掃描儀,參數設置:矩陣250*250mm、FOV250*350300*360mm、掃描厚度65mm、掃描間距35mm,使用SE和TSE序列完成冠矢狀位掃描,所有患者進行動態增強掃描,使用0.1mmol/kg的增強劑GdDTPA。由專業影像醫師對掃描圖像進行分析,判斷子宮內膜厚度、病變位置、病理分期等。
1.3 觀察指標
MRI動態增強掃描檢出子宮內膜癌比例及掃描圖像特征。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為回顧性分析,所有實驗數據運用統計學分析軟件SPSS22.0進行計算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記錄,進行檢驗。統計結果: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MRI動態增強掃描子宮內膜癌檢出率
MRI動態增強掃描檢出率88.57%,MRI動態增強掃描分期中,經臨床手術病理確診,發現:1例高估深肌層浸潤、1例低估淺肌層浸潤,2例誤判淺肌層浸潤。數值見表1.。
2.2 MRI動態增強掃描子宮內膜癌影像學特征
患者子宮內膜出現增厚、表面毛糙跡象;還未絕經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均大于1cm,已經絕經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為0.2-0.3cm。子宮內膜癌腫瘤T1W1信號與子宮肌層信號相似,難以判斷,腫瘤T2WI信號略高。MRI動態增強掃描,發現,子宮內膜下出現強化帶9例、肌層內表面不規則15例,MRI動態增強掃描延遲期,有30例患者病灶發生輕至中度強化,且強化程度小于子宮肌層。
3.討論
子宮內膜癌又被叫做子宮體癌,是子宮內膜發生的一種惡性腫瘤[2],是女性生殖器官預后不良的惡性腫瘤一種。子宮內膜癌高發于中老年女性,特別是絕經期婦女。患者表現出陰道無規律非月經的出血癥狀。臨床通常采取影像學資料作為診斷依據[3]。
子宮內膜癌進行MRI掃描常見子宮內膜不規則增厚、脹大。使用T1W1信號,很難區分子宮內膜癌病灶和子宮肌層[4],而且子宮內膜癌患者有不規則出血,影響病灶分辨和病情判斷。使用T2WI信號,子宮內膜癌病灶部位與周圍子宮肌層信號存在區別,或高于或低于子宮肌層。所以,對于早期疑似子宮內膜癌的患者采取分段式病理活檢結果最準確[5],但是活檢組織無法確診病灶侵犯深度、淋巴轉移方向,可以結合MRIT2WI掃描結果判斷病灶。
MRI動態增強掃描是在常規掃描的基礎上,對患者高度疑似病灶區域或醫生感興趣區域選取后,通過靜脈團和T1WI快速成像,可反復,得到這些部位的動脈期、延遲期圖像,了解這些部位的血管分布、血液供應等。MRI增強掃描后,子宮內膜癌病灶部位和子宮肌層間出現一條強化帶,明顯將二者分開,使用MRI動態增強掃描能夠確定子宮內膜癌浸潤肌層的深度。
本研究中,MRI動態增強掃描進出率為88.57%,可以看到病灶部位腫瘤體積、浸潤肌層程度,了解腫瘤與宮頸關系、與周圍直腸、膀胱的關系,可以分析盆腔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情況,治療后判斷患者預后和盆腔內恢復狀態。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癌運用MRI動態增強掃描,具有較高檢出率,術前明確臨床病理分期,利于手術準備,還可以在手術后用于評價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陳富珍,杜立新,粱超,等.FLASH-3D動態增強技術在子宮內膜癌檢查中的應用[J].中國CT和MRI雜志,2014,12(2):75-79.
[2]蕭勇,劉丹琳.MRI動態增強結合CT在子宮內膜癌診斷及分期中的應用價值[J].醫學綜述,2016,22(12):2460-2462.
[3]王青月,賈振偉,朱艷霞,等.彩超,CT和動態增強MRI用于子宮內膜癌術前分期診斷的價值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28):137-138.
[4]黃文飛,龍小武,馮渭昌.動態增強MRI在子宮內膜癌診斷及分期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5):33-34.
[5]曹國強,王永杰.子宮內膜癌術前應用MRI檢查對其分期的臨床價值及對術式選擇的作用指導[J].中外醫療,2014,33(1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