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舉
摘要:書法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藝術表現形式。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其核心在于使矛盾著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且不斷發生變化;書法者需要在書寫文字、書寫章法上進行精心設計,不斷創新,張揚個性;同時,書法者需要在心理、品德、文化等方面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關鍵詞:書法藝術;對立統一;創新個性;品德修養
書法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對傳承華夏文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意義重大。書法教育內涵是什么?筆者經過深思熟慮,并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書法實踐,撰此文以述淺見。
一、書法藝術是既對立又統一,且不斷發生變化的藝術
一幅精美的書法作品,其藝術性體現在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比如,書法藝術在墨色上講究濃、淡,干、濕等,在運筆速度上講究輕、重,快、慢等,在章法上講究疏、密,大、小等,在結構線條上講究粗、細,虛、實,提、按,長、短、澀、滑等,在氣韻神采上講究動、靜,飛、落等,這些矛盾著的兩個方面,既對立又統一,且不斷發生變化,最終形成了完美的書法藝術。
二、書法藝術是需要書法者精心設計的藝術
一幅書法作品要想成為精品,需要書寫者在書寫前精心設計,匠心獨運,做到“胸有成字,意在筆前”。書法的四個基本要素是:用筆、結字、章法、氣韻。起于用筆,基于結字,成于章法,美于氣韻;書法的藝術核心在于抒情、美觀、大方、自然:書法創作的基本技法是:起筆要很,運筆要準,收筆要穩。總的來說,書寫者在書寫前需要精心設計以下主要內容。
(一)書寫文字內容的設計
書寫者需要在書寫之前精心設計好書寫內容。筆者多次參加并觀摩過書畫作品展覽,多數書寫者的書法作品內容大多是唐詩宋詞、名言警句、經典文章、宗教偈語、人生感悟等。筆者認為,書法作品在文字內容上一定要有新意,書寫者要緊扣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既要弘揚我國古代文人名士留下的經典詩詞歌賦,又要謳歌新時代的中國文化、中國形象、中國精神以及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理念等內容。只有傳播社會正能量的書法藝術作品才是真正的接近地氣,才能真正地踐行藝術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二)書法字體的選擇設計
書寫者在書寫前一定要做好選擇設計。根據我國漢字的演變歷史,漢字書體主要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種。每一種書體,都有其不同的風格特點。每位書法愛好者也都有自己喜愛擅長的書體和書寫的習慣。比如,有的書法愛好者喜歡返璞歸真,愛寫“篆書”;有的書法愛好者喜歡圓潤、流暢的書法線條,愛寫“隸書”;有的書法愛好者喜歡工整、大方的風格,愛寫“楷書”;有的書法愛好者喜歡快慢結合,行云流水的速度,愛寫“行書”;有的書法愛好者喜歡狂浪豪放、瀟灑飄逸的意境,愛寫“草書”;有的書法者性格直率,喜愛寫“榜書”。無論選擇何種書體書寫,書寫愛好者都要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書體,寫出美好的書法藝術作品呈獻給群眾,以饗觀者。
(三)文字的大小排列,落款、印章的整體布局設計
書寫者在書寫書法作品時,首先要確定書寫的文字內容,適用的書體,然后在宣紙上進行布局,包括落款的位置、加蓋印章的位置等內容,這些被書法家們稱之為“章法”。一般而言,篆書、隸書、楷書的“章法”以整齊美觀為規范,行書、草書的“章法”變化較多。筆者認為,書寫者只有講究“章法”,才能寫出精美的書法作品。
三、書法藝術是需要書法者不斷創新、張揚個性的藝術
書法藝術需要書寫者不斷創新,保持個性。書寫者在學習著名書法家們書法作品的基礎上要不斷發展創新,形成自己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眾所周知,當代著名書法家舒同、啟功、劉炳森、李剛田、陳天然、張海、歐陽中石、范增、李斌權等人,他們的書法作品之所以受群眾喜愛,就是因為有自己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超凡脫俗、與眾不同。當今有一些書法愛好者,在學習名人的書法作品時,因循守舊,東施效顰:也有一些書法愛好者在觀摩他人的書法作品時,過于挑剔。筆者認為,學習古人絕對不能不知變通,僵化死板;學習今人不能流于世俗,花里胡哨。初學者一定要靜下心來,先練習楷書,因為楷書的問架結構嚴謹,字體豎長,有筋有骨,工整俊秀,比較完美。書法作品同人一樣,字的間架結構要硬朗清奇,精氣神韻完美,才能成為精品。初學者臨摹名人的書法作品一定要有所選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要一味地模仿。只有在不斷學習進步的基礎上,有個性地進行創新發展,腳踏實地,認真寫字,才能達到高遠的境界。
四、書法藝術是需要書法者不斷提高自身修養的藝術
書法藝術與書法者的自身修養關系很大,筆者認為,書法者要想使自己的書法作品成為藝術精品,流芳后世,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
書法愛好者需要提高自身的心理修養。書法愛好者要心理健康,心地善良,心態平和,能夠靜下心來,刻苦研練,日積月累,只有這樣,才能練好書法。有的書法愛好者心情浮躁,急功近利,總想一夜成名,往往事與愿違。諸葛亮云:“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的書法名言是:“心正則筆正。”宋代蘇軾在詩中曾說:“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
書法愛好者需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古有明訓:“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書法者的書法藝術與人品關系密切,書法愛好者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養天地之正氣,法古今之完人。唯其如此,書法愛好者的書法藝術作品才會流芳后世。如果一個書法愛好者的道德品質敗壞,盡管其書法藝術水平再高,世人也會對他嗤之以鼻。比如,北宋有“蘇、黃、米、蔡”四大著名書法家,“蔡”原指北宋權臣蔡京,因其“人品奸惡”,世人認為其玷污了書法藝術,遂將其除名,改為另一位書法家蔡襄。
書法愛好者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象征,它屬于情態藝術,書法者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才能進入書法藝術的殿堂。書法愛好者既要了解中華民族文字、書體演變的歷史,又要了解歷代書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及其藝術風格;既要多讀一些歷代文學名著,又要刻苦學習書法理論知識。多讀文學、史學、美學、宗教、哲學、書法學等書籍,融會貫通,不斷提高自己的書法理論文化水平。
總之,筆者認為,書法藝術的提升需要書法者致力于筆精墨道,在不斷的學習研練中,通過對漢字結構線條的矛盾連續變化、章法布局的精美設計,力求達到空靈精妙的境界,在創作過程中抒發豪情,體味美好的生活,享受精神上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