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從周+蔣黎芳+羅琴芳

江西省泰和縣林業局白鷺湖林場禾市分場,地處泰和縣禾市鎮,這里以丘陵為主,地無高山,嶺無長木。禾市分場是泰和縣林業系統的“貧困場”:工資發不齊,福利不用說,領導不愿來,職工不愿留。
不過,這是三年前的景象。三年來,年屆不惑的場長羅正浩,帶著大家,自力更生,自己動手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互幫互助,團結一心度難關,創新創業播下希望種子,唱響了脫貧致富摘帽歌。
宜居宜業自己動手建家園
工區住房應該定期檢修。但是在禾市分場,幾個工區的房子檢修都是多年前的事,“屋上爛瓦飛,屋內雨不停”并不夸張。
羅正浩和同事們不等不靠,自己動手,改善條件。砌屋角,安門框,這是技術活,沒辦法得請師傅;拆老墻、卸老瓦、貼瓷磚、鋪水泥就自己干,既節省了資金也保證了質量。三年來,所有工區的瓦面都檢修了一至兩遍,該加固的柱子進行了加固。小陂工區200多平方米的房屋進行了重點維修:屋頂由爛瓦變成了彩色琉璃瓦,地面由土面變成水泥面,廚房的泥灶變成瓷磚灶,如廁不出屋,洗澡有熱水器,職工人人稱便。機場工區、江北工區、垇上工區分別納入2017-2019年的改造計劃。
自助者天助。市、縣政府和林業部門的領導也十分關心禾市分場的脫貧摘帽。2015年泰和縣國有林場辦公樓和職工宿舍改造項目給了禾市分場,撥款40萬元,新建了一棟450多平方米的辦公樓和80多平方米的廚房,增加了一些新辦公物資和設備,有效地改善了干部職工的生產、生活條件,林場的面貌煥然一新。
留心留人互相關心抱成團
工友親,兄弟情。員工劉師傅,家境不富裕,愛人在家務農,兒子30多歲還沒娶妻生子,思想脆弱,情緒不穩定。羅正浩經常和劉師傅聊天,從思想上去開導、鼓勵他,并且給他一些書籍看。還經常帶著其他場領導,提著一些米、油下鄉去看望他。有一次,劉師傅在山上為分場森林撫育時,頭上被黃蜂刺了幾口,剛好羅場長到工區檢查質量,得知劉師傅被黃蜂扎傷,立即趕到山上,羅場長看到他頭上多處紅腫,痛得直冒汗,嘔吐不休,見情況不秒,立即開車送他到附近的螺溪鎮衛生院,因傷重不敢接納治療,羅場長心急如焚地撥打了120,把他送到了人民醫院。找醫師、掛號、辦手術,繳住院費,比家屬還熱心。由于得到及時的搶救,劉師傅脫離了生命危險,羅正浩懸著的心才落了地。
澆樹要澆根,交人要交心。羅正浩和分場領導帶領大家積極投身國有林場改革,積極落實國家惠民惠林政策,大力宣傳林場改制的目的以及改制后職工的待遇等。對部分思想守舊,不愿改制的職工耐心地進行勸解。好多職工擔心改制后身份變了,工資少了,崗位不穩定等等,他會上會下一一作出分析說明,為職工排憂解難。現在,林場通過改制,每個職工每年增收一萬多元;為林場干部職工辦理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解決了干部職工的后顧之憂,增強了職工脫貧致富的信心。
創新創業種杉種橡種春風
林場要發展,職工收入要提高,就必須提高林場的經濟效益。培育和推廣適宜本地的優質樹種是提高林業經濟效益的重要一環。
美國橡樹是一種具有觀賞、用材之用的速生樹種,只用5年時間,每棵美國橡樹可以實現價值300多元。羅正浩和同事們商量,在江北山場小西嶺,引進百畝美國橡樹的速生豐產林項目。羅正浩自已動手拿出了具體的規劃設計,在地類、水源、樹種、技術操作規程等重要環節做出了詳細的布置。他帶領全場職工嚴格按照橡樹造林技術要求進行整地、土壤改良、挖坑、苗木修枝,每一環節,每一工序都規范操作、嚴把質量關。在羅正浩的帶領下,完成了200多畝的美國橡樹項目建設,目前長勢良好,成活率達到95%以上。
三年來,禾市分場共完成林業血防造林1000畝,荒山荒地造杉林3000余畝,濕地松森林撫育8000畝,林區道路建設3公里,機場工區兩邊道路的綠化,森林覆蓋率提高到90%,分場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15年和2016年分場被縣林業局評為森林資源培育先進單位,2016年,羅正浩被縣林業局評為經濟創新先進個人。
[作者簡介]
黃從周,泰和縣電視臺;蔣黎芳、羅琴芳,泰和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