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多年的工作實踐使我深深感受到,作一個高校檔案工作人員,一定要有“三心”,即:悉心、用心和細心。只有把這“三心”真正投入到實際工作中,方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檔案管理工作的各項任務。首先,悉心是干好工作的思想基礎。悉心,乃盡心、全力之意。檔案是歷史的記錄,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習總書記曾說:“經驗得以總結,規律得以認識,歷史得以延續,各項事業得到發展,都離不開檔案。”所以本著對歷史高度負責任的態度,隨時把“檔案”裝在自己的頭腦里,這樣才能干好工作,才能維護檔案的延續性、穩定性、完整性。眾所周知,高校檔案工作是一項服務性工作,同時又是一項基礎性的管理工作。每天面對的是大量繁瑣的檔案收集、整理、立卷、保管、統計和利用等工作,常年在成堆的檔案中與史料為伴,機械地重復,有時難免會產生一些失落感。然而,深深觸動我心靈的是一次出差途中偶然看到媒體報道全國檔案系統楷模劉義權同志的事跡。劉義權是一名檔案館普通館員,退休后返聘從事志愿軍檔案鑒定工作,擔任中美軍事檔案合作辦公室專家成員。在幾十年的工作經歷中,他親手征集和接收軍事檔案80萬多件,即使身患絕癥仍不放棄自己鐘愛的事業,被譽為“軍檔收集第一人”。我為劉義權的事跡感動,為他的敬業精神感染,深切地體會到對于檔案管理工作者來說,只有盡心盡力、兢兢業業,才能做好檔案工作。其次,用心是干好工作的保證。用心,即集中注意力,使用心力,專心、勤奮。記得曾看到過這樣的話:“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起先我也并不以為然,自做了檔案工作后,才體會到這話確實太有道理了。檔案管理看似簡單,實際上非常不易。檔案是一種原始憑證材料和記錄,具有不可復制的特點。收集時,如果采取別人移交多少你就接收多少的態度,就會漏掉一些有保存價值的檔案資料;整理時,如果不用心閱讀原檔內容,就會漏掉目錄著錄中的關鍵詞。所以工作的同時,我抽空學習檔案管理知識和相關業務,并虛心向有經驗的老檔案工作者取經,始終做一個有心人,用心去做每個環節的工作,注重細節,逐漸把被動收集文檔資料變為有意識地主動收集。除了按時間(學年、學期)、按標準收集檔案材料外,我還從檔案的完整性、系統性出發,對學院重大活動、重要事務中遺漏的有價值的信息進行補充。對已經發生的重大活動、重要事務,根據缺漏情況,逐步征集補足;對當下發生的,及時征集。整理歸檔材料時,我嚴格按照規范處理,對接收的檔案材料,保持文件之間的有機聯系,對各類檔案系統整理、科學分類、編制檔號、排列上架。另外對學院上級領導來訪、重要會議、重大活動等的材料及時收集整理,及時立卷,以保證我院檔案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因此,用心沉浸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不受外界的干擾和任何影響,才能把事情做到位、做好。最后,細心是干好工作的根本。細心,用心仔細、縝密也。有句話叫做“細節決定成敗”,說的就是細微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小處做好,大處自然也會好起來。就拿我首次接手做過的畢業生檔案遷移一事,就足以讓我體會深刻了。由于時間緊,人手少,工作量大,每天工作自然很辛苦。由于其過程環節較多,若其中一處出了問題,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檔案數與報到證是否一致;機要信封地址與報到證是否吻合;裝進信封的全部檔案材料是否齊全;信封上的編號、地址是否與交接單或機要單編號一致等,都是很細致的活兒。一次,在操作中因小小的疏忽而出現了狀況,使得一份報到證尋不到了,經過拆信封,反復核對、重新逐個地檢查,后來終于在一個檔案信封里找到了。原來是一個信封里塞進了兩個報到證!所以稍不小心,就會遭遇返工之麻煩。有了這樣銘心刻骨的經歷,讓我牢記了工作中務必要嚴謹、認真、細心,每個步驟都要用心細密、仔細核對,嚴防出錯。作為一名高校檔案工作人員,工作中一定要悉心、用心、細心。這是干好檔案工作之本。要想成為一個合格、出色的檔案工作人員,“三心”投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要用心地去牢記,去遵循,去努力。(作者單位: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來稿日期: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