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袁盛軍"/>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德組軒
人物
老驥馳騁脫貧路
——記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袁盛軍
德組軒
作為德陽市旌陽區下派最年長的第一書記,袁盛軍沒有絲毫的推諉,竭盡所能為村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充分展現了下派干部厚德善謀、篤行為民的政治本色。
“既然組織信任我,安排我當這個第一書記,我就一定會對得起這份信任,在高治村干出一番成績來。”這是德陽市旌陽區發改局派駐和新鎮高治村第一書記袁盛軍上任前對局黨組的表態。
今年59歲的袁盛軍,是全區下派第一書記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在接到第一書記任命后,他沒有絲毫推諉,一心帶領高治村群眾想出路謀發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袁盛軍到村任職后,一方面與村“兩委”成員促膝談心,熟悉村情,確定工作思路,協調服務指導;另一方面挨家挨戶走訪村民,與老黨員座談,了解社情民意,分析制約本村發展的成因,謀劃應對之策。
一本厚厚的“第一書記記錄本”,密密麻麻地記載著全村906戶村民的基本情況,如家庭人員狀況、整體收入情況、各家的致富門路,以及村里黨員戶、貧困戶、致富帶頭人的“前世今生”。袁盛軍說,只有對村情了如指掌,與村民交流不開“黃腔”,才能拉近與村民的距離,贏得村民的信任與支持。
高治村黨支部是全區11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之一,村支部凝聚力不足、戰斗力不強、創新力不夠,黨員干部作用發揮不明顯。為此,袁盛軍帶領村支部一班人從狠抓干部隊伍、村級陣地和規章制度建設入手,實施村級組織“強身健體”工程。
他抓住“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契機,以“三會一課”、黨員積星評分等活動為載體,引導全村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邀請區級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來村講黨課,引導村“兩委”干部結合自身實際,自我查擺問題、整改問題,大補精神之“鈣”,清除作風之“垢”。通過“強身健體”工程,進一步深化了全村黨員對“黨員身份”的認知,強化了黨員的角色意識,村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顯著提升。同時,袁盛軍多方籌措資金,為村里購置辦公座椅,全面改善了村級組織辦公環境。
高治村作為典型的丘陵偏遠村,困難群眾占比較高,現有“五保戶”22戶、低保困難戶203戶。為摸清全村貧困戶的具體情況,村里建立健全了精準扶貧對象臺賬。袁盛軍帶領村組干部挨家逐戶走訪貧困戶,了解致貧原因及脫貧意愿,并根據各家的具體情況,確定了2015-2017年度3個時間段的不同脫貧對象,為村“兩委”制定精準扶貧方案打下堅實基礎。袁盛軍提出分類扶貧意見,即針對貧困家庭的致貧原因,分門別類采取技術扶貧、產業扶貧、結對扶貧措施,致力于增強貧困戶的“造血”功能。
起初,村“兩委”曾計劃統一購買家禽,免費派送貧困家庭飼養。但啟動這項產業扶貧計劃需投入資金2萬余元,囊中羞澀的高治村難以承受。為減輕村集體經濟壓力,袁盛軍多次向派出單位區發改局領導匯報情況,請求支持,發改局及時做出回應,向高治村提供幫扶資金3.6萬元,確保1200只鵝苗和0.78噸飼料按計劃送到60戶貧困戶手中。
貧困戶毛玖楊和張隆泉兩家,幾代人都住在已成危房的土坯房里,極不安全。為讓兩家人住有所安,袁盛軍不辭辛勞奔走于相關部門,積極協調到位危房改造資金3.4萬余元,為兩戶人家各建起了60余平方米的新房。當敞亮的磚瓦房建好之時,兩位老人拉著袁盛軍的手,一遍遍地道謝……
“袁書記為人親切、實在、能干,真的是在做好事辦實事。”走進高治村,隨處可以聽到村民對袁盛軍的贊譽。在袁盛軍看來,精準扶貧固然能讓貧困村民擺脫貧困,但讓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也不可忽視。他在調研中發現,抓好土地流轉是高治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一條好路子。
高治村人均耕地面積1.33畝,往年一開春,家家戶戶都忙著打理自家的那幾畝地。正如有些農戶所說:“家里土地少,不種,把地荒廢了,不忍;種了又被死死綁在幾畝地里,一年沒多少收入,不值。”袁盛軍認為,只有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規模化產業化的路子,才能實現土地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
為此,他做起了土地流轉整合的大文章。一方面和村“兩委”干部一起耐心做村民思想工作,通過解讀法律和土地政策,讓大家明白農民的土地權益是受國家保護的,消除大家對土地流轉的后顧之憂;一方面四處奔走,多方籌措資金,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夯實土地增值基礎。僅2015年就籌措資金47余萬元,將本村部分村民小組共計4.6公里的土路硬化為水泥便道,將3米寬的水泥路擴展到5米多寬,既方便了群眾出行,又大大降低了蔬菜種植農戶的運輸成本。
在他的努力下,村里成功引進綠機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該村18組共流轉土地400多畝,解決剩余勞動力60余人,每戶人均年增收1000余元。同時,扶持該村果王蔬菜合作社做大做強,引導54戶農民加入合作社,并爭取上級資金拓寬組道,有效降低了合作社勞動力成本和運輸成本,合作社成員每戶每年盈利達4萬-6萬元。
任第一書記以來,袁盛軍融入村民之中,與群眾打成一片,想群眾所想,幫群眾所需,積極爭取項目,多方籌措資金,竭盡所能為村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充分展現了下派干部厚德善謀、篤行為民的政治本色,以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增收富民的工作實績贏得了當地廣大干群的一致好評。 (責編:馮雅可)

袁盛軍(中)到農戶家中指導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