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縣富順鎮魚聽村駐村干部 金玉峰
聚焦
魚聽:我的家
茂縣富順鎮魚聽村駐村干部 金玉峰
在全國最大的羌族聚居縣茂縣,有一個神奇美麗的小山村,它有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魚聽。富順鎮魚聽村是一個典型的羌族村落,位于群山環抱之中,終日云霧繚繞,甘甜的山泉水從山頂流下,沿著山谷進入村莊,養育著110戶村民。該村雖有旖旎的自然風光,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貧困村,截至2016年1月,仍有未脫貧戶6戶17人。
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我與魚聽村結緣。2016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省檔案局定點幫扶該村,我有幸被組織選派到魚聽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在開展幫扶工作的過程中,一些困難家庭家徒四壁的生活境況如巨石一般壓在我的心頭,讓我深感自己肩負重大責任,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助他們過上好日子。
魚聽村的貧困戶谷運東,是2016年的預脫貧戶。年近四十的他右眼和右腿殘疾,家里僅有三畝土地,上有兩位老人,生活十分貧困。身殘志堅的谷運東很想早日脫貧,結婚生子,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面對谷家的期許,我暗下決心,把谷運東當作自己的親兄弟,不遺余力地幫助他盡快脫貧致富。
結合谷運東的實際情況,我想盡各種辦法幫助他增收。一方面,我幫助他申請到省檔案局提供的5600元的產業發展資金,緩解他在發展產業過程中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我積極為谷運東爭取到一個公益性崗位,一年能有7800元的收入,這對他的家庭而言可謂是雪中送炭。此外,我還幫助他全家申請到低保,并不斷鼓勵他在農閑時節打零工,每個月又能增加幾百元的收入。
資金的問題解決了,還需要把錢用到刀刃上。茂縣農畜水局向谷運東無償提供了500只小雞苗,我陪同谷運東往返七十多公里的山路去養殖公司領小雞苗,并主動向養殖專家詳細了解養殖技術,然后逐一耐心地給谷運東講解,讓他盡快吃透養殖技術。雞苗領回來后,我定期帶著農技員去他家進行技術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降低他的養殖風險。到了年底,他飼養的雞出現了滯銷,我又通過各種方式幫助他聯系買家。為了把土雞拉回成都,我多次翻越雪山,路上數次遇到險情,但是為了貧困兄弟,再苦再難也是值得的。

(上圖)金玉峰(右一)走訪貧困戶

(下圖)金玉峰幫貧困戶賣土雞
在扶貧的道路上,我與貧困戶用心溝通、用愛交流,并注重在生活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去年7月的一天,我在村里走訪時,得知谷運東的母親在趕集的路上摔傷,我立馬到他家去看望老媽媽,老媽媽年近古稀,雖然痛得十分厲害,但因為心疼錢她只肯吃一點中藥止痛。我猜測老媽媽極有可能是骨折了,這種傷情是拖不得的,于是我帶著她和谷運東到茂縣人民醫院做檢查。老人年紀大了,自己走路十分費力,我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攙扶著老人做各項檢查。最終老人被確診為胸六椎體爆裂骨折。醫生說幸虧來得及時,如果再耽誤的話就有可能癱瘓。老媽媽一時對我感激地說不出話來。離開醫院后,我發現老媽媽體力不支,了解到他們還沒吃早飯,我又為他們買來了肉餡餃子,給他們回村的路費。看著老媽媽認真地吃著餃子,我欣慰地笑了。
在各方的共同幫扶下,2016年,谷運東的收入突破四萬元,成功甩掉“貧困戶”的帽子。如今,他致富的愿望更加強烈,他想繼續擴大養殖范圍和規模,向小康生活奮力邁進。
谷運峰全家五口人,父親年老多病,兩個女兒在讀書,他和妻子沒有文化,只能靠打點零工,種點蔬菜為生,生活十分拮據。2016年4月,我們獲悉四川藝術職業學院附屬中專到茂縣定向為遂寧雜技團招收20名六年制中職學生。我很快想到了他的兩個孩子恰好符合招生條件,這是一次阻斷谷家貧困代際傳遞的好機會,于是我多次去谷家做思想工作。最終,谷運峰同意讓兩個孩子都去參加面試。
4月22日,我們冒雨從魚聽村來到茂縣,陪同兩個孩子參加了面試,結果很快反饋回來,谷家兩個女兒都被錄取了。但學校老師打電話卻聯系不到谷運峰,情急之下,我又徒步走遍了整個村子去找,最后總算讓他和學校的錄取老師及時取得了聯系,順利提交了錄取資料,兩個孩子被順利錄取。9月1日開學,為了幫助谷家兩個孩子順利辦好入學手續,在醫院剛做完胃鏡檢查的我克服身體不適,坐了三小時的車來到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帶著他們跑手續,遇到問題向老師咨詢,辦好入學手續,讓兩個孩子順利地住進了宿舍。同時,我還為兩個孩子申請到在校學習六年期間學雜費全免、每餐兩葷兩素的生活保障。六年后,她們到雜技團工作,將會有一個美好的前程,還能反哺家庭,讓谷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離別的時候,兩個孩子不停地喊著我“金叔叔”,那一刻,再苦再累,我的心也是暖暖的。
在魚聽村,我與困難群眾之間每天都會發生許許多多的小故事,我漸漸把魚聽村當成自己的家,把每一個村民當作親兄弟。今后的日子里,我將繼續懷著一腔真情,和大伙一道把這個美麗的家建設得越來越好。(責編:陳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