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李雪琳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海林市柴河林業局第一中學)
圓錐曲線定義的妙用

圓錐曲線問題是平面解析幾何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圓錐曲線的定義反映了圓錐曲線的本質屬性,靈活應用定義解題,許多時候能化繁為簡,是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有效途徑.
【例1】一動圓與兩圓:x2+y2=1和x2+y2-6x+5=0都外切,則動圓圓心的軌跡為
( )
A.拋物線 B.雙曲線
C.雙曲線的一支 D.橢圓
【解析】x2+y2=1是以圓心為原點,半徑為1的圓,x2+y2-6x+5=0化為標準方程為(x-3)2+y2=4,是圓心為A(3,0),半徑為2的圓.
設所求動圓圓心為P,動圓半徑為r,如下圖,


|PA|-|PO|=1<|AO|=3,
符合雙曲線的定義,結合圖形可知,動圓圓心的軌跡為雙曲線的一支.答案為C.
【評注】本題利用直接法與定義法相結合,分析動點運動的條件符合一些幾何量的等量關系,而這些條件簡單明確,在找幾何量的等量關系過程中,結合圖象,易于列出等量關系,通過化簡,得到了一個符合雙曲線定義的式子,最后得出結論.在解這類題型的過程中,要注意參數的選取與設定,巧用定義,從而確定動點的軌跡.
( )
A.圓 B.橢圓
C.線段 D.直線
故由橢圓的定義知P點的軌跡是橢圓.答案是B.




【評注】本題是圓錐曲線中焦點三角形問題的常見類型之一,也是最為簡單易解的題型.雖然涉及兩個不同的圓錐曲線,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共焦點,而P點又是它們的公共點,這樣,根據圓錐曲線各自的定義特點,列式并求解,即可得到本題中焦點三角形的三邊長度,再由余弦定理得到頂角的余弦值.今后在遇到此類問題時,注意分析題中的圓錐曲線的位置,結合定義求解.
【變式】已知F1,F2為雙曲線C:x2-y2=2的左,右焦點,點P在C上,|PF1|=2|PF2|,則cos∠F1PF2等于
( )





因為四邊形AF1BF2為矩形,
所以|AF1|2+|AF2|2=|F1F2|2=12,
所以2|AF1||AF2|=(|AF1|+|AF2|)2-(|AF1|2+|AF2|2)=16-12=4,
所以(|AF2|-|AF1|)2=|AF1|2+|AF2|2-2|AF1|·|AF2|=12-4=8,

【評注】本題注意觀察圖象,建立等量.在求解|AF2|-|AF1|時,應注意解題的技巧,不提倡通過列方程解未知數的方法,那樣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增加解題難度.首先由橢圓求出|AF1|+|AF2|,由矩形求出|AF1|2+|AF2|2,再求出|AF2|-|AF1|即可求出雙曲線方程中的a,進而求得雙曲線的離心率.
【解析】由雙曲線的定義有|PF1|-|PF2|=2a,


【例4】線段|AB|=4,|PA|+|PB|=6,M是AB的中點,當P點在同一平面內運動時,PM的長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_.

【評注】本題首先與圓錐曲線定義相結合,得出動點P的軌跡是橢圓,再根據橢圓的自身特點,得出PM長度的最小值,本題側重考查圓錐曲線的定義,所以,必須熟練掌握定義.

【解析】設雙曲線的左焦點為F′,如圖所示,則F′(-2,0),



要使|PM|+|PF|取得最小值,只需|PM|+|PF′|取得最小值,
由圖可知,當P、F′、M三點共線時,|PM|+|PF′|最小,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海林市柴河林業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