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達姆
外星人可能已經進入自己的墳墓。當我們掃描無線電頻率時,只能聽到嘈雜的噪音;當我們使用望遠鏡觀察時,也只能看到毫無信息的像素陣。是因為這些外星人自殘,把他們自己的星球已經化為灰燼了嗎?難道在這個寧靜的夜空中,是一片橫尸累累的墓地?

2016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天體生物學家杰克· 奧馬利·詹姆斯與他的同事亞當·史蒂文森、鄧肯·福根發表了此類猜測的分析結果。天體生物學家一方面在尋找可能的生命信號,比如行星環境中的水和氧氣等這樣的生命證據,另一方面也在尋找死亡信號——覆滅文明的遺跡。如果真的能找到它們,那么對我們的未來可不是什么好兆頭,因為我們需要思考如何避免陷入銀河系中所有其他智慧生物的厄運。
外星人消亡的最佳方式是“灰蠱”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最不可能發生的卻是威力最大的核毀滅。核爆炸會產生伽馬輻射,這可以用以前觀察宇宙伽馬射線的儀器進行檢測。奧馬利·詹姆斯說:“像核武器爆炸一樣,短暫的輻射爆炸會產生強大的信號。但即使這樣我們也幾乎看不到。如果附近的外星人引爆了整個‘武器庫,那么伽馬脈沖將是伽馬射線檢測儀顯示的十億分之一。如果我們夠幸運的話,可以檢測到被電離成綠色或藍色的放射性塵埃。但是這樣的信號只能持續幾年。你真的要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方,才能發現這一點,所以你必須足夠幸運。”
全球生物戰將造成更持久的信號。如果一場致命的流行病讓一個星球尸橫遍野,厭氧微生物就會大量繁殖導致空氣中充滿了像甲硫醇這樣的氣體。很顯然這一定是由生命物質產生的,因此是一種明確的生物死亡信號。由70億具腐尸產生的瘴氣需要一年的時間來檢測。如果流行病跨越物種障礙,不僅會破壞文明,而且會破壞所有其他高等生物,我們可以看到30年后的影響。
外星人消亡的最佳方式是“灰蠱”(納米技術失控導致的世界末日):自我復制的納米機器人失去控制,消耗了星球上所有的資源,用閃閃發光的沙子狀金屬代替大自然的面貌。災難導致星球表面的亮度持續增加千年之久。
最后,奧馬利·詹姆斯及其同事認為,全球污染導致外星人死亡。氯氟碳化合物不會憑空產生,并且在大氣中保留數十萬年,因此它們是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明的最佳標志。奧馬利·詹姆斯說:“如果大氣中含有濃度高于地球10倍的這種化合物,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就能發現它們。”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保羅·戴維斯并不支持這些觀點。他說:“我們在自我毀滅的行為中抓住文明的可能性非常低,而且大多數設想都沒有足夠的證據。”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的伊恩·克羅弗德認為:“智慧文明非常罕見,我個人認為不管檢測到在數百年、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前存在過的文明的概率非常低。”然而他又強調密切觀察的重要性:“如果不這樣做,我們永遠也找不到任何東西。”
如果天文學家不能發現任何其他現存或者已滅絕的文明,他們可能不得不斷定我們是唯一的文明。正如經濟學家羅賓·漢森所說,不管是現存的文明還是已滅絕的文明,都可能經歷了一次滅絕生命的“大篩選”。現在的問題是,篩選發生在過去還是未來。
滅絕是宇宙大多數生命的常態
生命不可能憑空產生,或者在早期的發展階段被困住或消亡,因此科學家大多認為大篩選發生在過去。2017年年初,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阿迪亞·喬普拉和查爾斯·林尼韋弗認為,一旦生命出現,它就會與時間賽跑。

星球環境永遠不會保持穩定。例如,太陽已經在一個地質年代里發光,調節溫室氣體濃度的反饋過程能夠讓地球溫度保持穩定。生命在這些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如果生命沒有快速進化,則不能維持星球的可居住性,那么它注定面臨滅絕。他們認為:“滅絕是宇宙中潮濕的巖石行星表面出現的大多數生命的常態,巖石行星需要有生命居住才能保持其宜居性。地球上的生命很幸運地通過了這個瓶頸。”
但是,若生命可以在其他星球存活,可以得知大篩選發生在未來。2008年,牛津大學的尼克·波斯特羅姆教授寫道:“沒有理由認為在發展階段我們比任何其他物種幸運。如果大篩選發生在未來,我們必須放棄殖民其他星系的企圖。我們擔心冒險將會很快結束,或者至少比我們的預期要早結束。也許這是迄今報紙上出現的最壞消息。”
我們應該以此為鑒。在過去,我們一直認為不管事情有多糟,最終都可以蒙混過關。但是,如果其他文明都失敗了,就會動搖我們解決各種風險的信心。奧馬利·詹姆斯說:“如果能在其他星球上發現這一過程的實證,那么我們將把自己的未來作為一個文明,并給予更多的重視。”發現消亡的文明也許能讓我們認識到退化將有什么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