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程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升高,對于農產品的質量要求不斷攀升。消費者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的轉變,農產品需求從數量追求轉換到質量追求,追求農產品的綠色無污染無公害和快捷方便。本文對于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模式現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切合實際的解決對策,供相關人士進行參考。
關鍵詞:農產品 電商物流
如今我國處在經濟與社會加速轉型的過程中,各行業領域體系不斷的完善改革。未來農業的長久性發展必須依靠電商物流行業的支撐,企業對于物流發展的認識也不斷提升。我國的農產品消費占據高的比例份額,農產品的種類越來越多,農產品電商物流發展是新的形勢。
一、農產品電商物流內涵
至今為止,世界上對于農產品物流尚且沒有明確的定義,我國的部分研究人員將農產品物流定義為農產品的銷售物流,在銷售的角度分析主要是為了更好的滿足消費者實際需要,進一步養成農產品從賣方到買方的一種物理性變化過程,包括物品的運輸、存儲、包裝、配送、信息處理等。農產品電商是在現代商務環境下的一種農產品物流,在農產品的貿易環節中被廣泛應用。電子商務處理方式在農產品物流體系中的應用,實現現代物流行業和電子商務之間的合作發展。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下,對應的資本流、信息流、業務流均能夠通過網絡手段實現,對于電子商務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隨著現代化社會電子商務的大面積應用和發展,網絡銷售已經成為一種新的銷售渠道,合理解決供求雙方的信息不合理,產品銷售遲緩等各種問題的發生,對于農產品行業的銷售具有重要意義。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1.物流管理體系水平低。物流行業整體涉及到的范圍比較廣泛,利益相關者較多,例如政府部分、農產品生產者、物流企業等,在關于農業質量標準、海關、稅收、投資融資、產業政策、物流配備、基礎設施等各個方面具有很多不協調的地方。此外物流農產品的業務量大,政府部門需要發揮一定的政策指導作用和宏觀調控作用,為整體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環境。由于農產品的特殊性,國家相關部分和地方沒有頒布執行力較高的扶持政策,對于農產品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限制性,整個調節發展中,運輸成本高、運轉效率較低。
2.物流技術落后。農產品電商物流體系中,新鮮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需要經過包裝、冷藏、前期處理的流程,避免后期運輸中造成其他的污染,農產品的二次污染會造成交易時間的限制。很多農產品物流保持在自然狀態和溫度下,應用冷鏈物流的比例不是非常高,包裝形式落后,導致運輸環節對于農產品形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對于整個物流配送過程的各個環節,生產、收購、銷售、加工、運輸、配送、儲存、包裝進行系統性的完善和優化,利用高度標準化的物流體系作為保證,其中部分的低級、離散性、小規模個人或是組織的復雜性造成整體無法形成統的物流配送標準,包括運輸設備標準的不一致,包裝水平差距,物流配送過程更加的復雜。
3.控制體系標準化不夠。對于農產品的標準和質量進行統一的規定,在整個農產品交易環節中,標準為參與的雙方提供一定的質量依據,對于提升市場流通具有明顯的提升效果,降低交易成本投入,保證交易的順利完成。國內的認證標準主要包括有機產品、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幾大類型,在標準應用落實的環節中,具體行政監督力度不足,對應的處罰措施混亂,很多農產品隨意粘貼認證標簽,如此直接的造假行為會在短時間內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卻對于長久性發展產生毀滅性的打擊,對于電子商務交易的誠信度帶來負面作用。
4.專業物流人才缺乏。物流企業中員工學習程度不夠,很多人員并不是專業內,沒有建立知識型物流人才和促進物流科技創新為核心的物流教育體系。高等院校中開設物流專業的不多,即使開設物流專業學科,學習的知識深度不足。沒有專業高水準的人才導致物流行業發展困難,農產品物流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專業技術人才不夠是限制發展的關鍵原因之一。
三、未來的改革對策
1.完善農產品電商法律規定。農產品電商法律規定為行業內部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利保障,有效解決電商發展中的各種阻礙,促進物流運輸行業的跨越性發展,在提升整個物流效率的基礎上,降低原本農產品交易成本。電商服務的咨詢、網上交易、網絡支付各個環節,需要政府部門制定具體的法律進行保護和支持,并且在不斷實踐中優化政府的條款和規定,制定出可行性的行業發展規定,引用電商企業信用評級制度,建立職能部門,對于各個電商交易實行動態的管理,公布企業信用評級公告,降低各種風險出現的概率,保證電商交易的安全水平。
2.完善電子網絡結構。農產品的供應鏈包括加工企業、物流經營商、農民、批發商、銷售商、消費者,整個人員建立完整的體系,在這個動態的供應鏈循環中所有的參與者被管理,整個體系內部的成員建立起信息共享的密切性合作伙伴關系,為供應鏈中的不同節點提供信息處理服務,降低經營成本,對于可能發生的各種市場風險及時應對:農產品生產過程受到季節性等各種因素影響,整體物流缺乏系統性,流通中不同環節無法合理的銜接,政府公共的信息平臺或是企業的網站不具備統一的標準,未來需要制定完善的物流信息技術標準,農產品品種、質量、生產日期、規格等標準化推進,對于流通的信息、中間商信息展開全面的標準化處理,讓不同的環節快速得到信息資源。
3.建立管理機制。對于我國的農產品質量認證體系進行完善,經過認證的農產品才可在相應的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交易,保證進入到電商物流鏈中的農產品全部是高質量的產品,建立物流追溯機制。對于物流供應商和農產品供應商進行有效的監督,利用可追溯管理機制提供基礎信息,促進農村合作組織的建立,為機制的實施和制定提供保證,提升消費人員的自我權利意識,
總而言之,我國政府應加大農產品電商物流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力度,總結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農產品物流發展經驗,充分發揮我國政府行政職能的積極引導和大力支持作用,由此推進我國農產品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