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誠 尚倩倩
摘要:投資理財的渠道多種多樣,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理財逐漸被人青睞。PC端互聯網現今已處于日漸飽和的境況,隨著“互聯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移動互聯網也正在蓬勃發展。文章首先說明在線綜合財富管理平臺存在廣泛的客戶基礎;然后指出我國理財市場的發展現狀;最后分別從產品配置、客戶體驗和經營規劃三方面對在線綜合財富管理平臺進行探索。
關鍵詞:互聯網理財 投資理財 在線綜合財富管理
一、在線綜合財富管理平臺的現實基礎
(一)居民財富累積。至2015年底我國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是改革開放之初的77倍多;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10772元,是改革開放之初的67倍多。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家庭財富也得以不斷累積,理財需求也在增長。截至2015年底,銀行理財類產品資產約23萬億,證券類管理資產約38萬億,保險資產余額超14萬億,信托資產規模超16萬億。《全球財富報告2015》顯示,中國中產階級人數位列全球之冠,可見我國理財市場潛力巨大。
(二)網民規模的膨脹。《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手機使用率為90.1%,平板電腦使用率為31.5%。隨著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規模穩步上升,互聯網原住民—90后、00后將會是互聯網理財的潛在投資者。
(三)投資者結構的改善需求。中證登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2月,個人投資者賬戶數量為10132.09萬,占比99.71%,機構投資者占比0.29%。然而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既不具備資金優勢,還匱乏信息資源,很難做出最佳的投資決策。機構投資者具有投資優勢,一則可以借助期現交易制度不對稱性實現套利;二則享受紅利稅差別化征收帶來的優勢而獲利。因此應做大機構投資者,引導散戶直接投資集合理財產品、公募基金和信托理財產品等。
二、理財市場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機構豐富、產品多樣
我國理財市場上機構多種多樣,其中既有銀行業金融機構,也有證券、保險業等非銀行業金融機構。此外,還有帶有投資咨詢、投資顧問等性質的企業,理財中心、理財工作室也涉足理財業務。多種多樣的投資機構為市場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投資產品,《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指出,2015年共有426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的理財產品約60,879只;據Wind統計,2015年全年新發821只公募基金;21世紀經報道,2015年中國債市發債數超過16000只。投資者無論登入嘉實基金、華泰證券、建設銀行、東方財富網等官網都可以查閱到理財產品,但上述平臺更多的是把各理財產品簡單的羅列。
(二)在線理財平臺百花齊放
1.基金超市發展現狀。基金超市,是指基金經紀公司將來自不同基金公司的不同類型共同基金匯集在一個集中場所,供顧客挑選的經營模式。2002年4月,招商銀行率先開創了基金網上申購、認購和贖回功能,網上基金超市逐漸受到關注;2010年12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推出樂富基金,旨在打造功能齊全、品種豐富、交易便捷的“基金超市”。但是目前基金超市可供選擇的理財產品依然“有限”。
2.金融超市發展現狀。互聯網金融超市,是指金融機構或第三方金融服務平臺將金融產品和服務進行整合,通過與保險、證券、評估等社會機構協作,向企業或個人客戶提供的一種涵蓋眾多金融產品與服務的一體化經營方式。2001年,農業銀行推出建立百家“金融超市”的計劃;由傳統金融機構、電商企業以及互聯網金融公司打造的互聯網金融超市,都已初步形成特色鮮明的商業模式,譬如融360、淘寶理財、京東金融等。但金融超市更多的體現業務的廣泛性,缺少對理財業務專門和針對性的服務。
(三)互聯網理財受到追捧
據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投資者將互聯網理財產品作為其主要的理財產品,比例約1 5.2%,位居股票、銀行理財產品之后,成為當下投資者理財的第三位選擇。這說明互聯網理財產品已經逐漸被投資者接受認可,并且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三、平臺展望
(一)產品配置
1.產品篩選。平臺將匯集基金、銀行、券商、保險、信托等眾多理財資源,將市場上所有發售的理財產品納入產品池,借助篩選模型,在做好風控的基礎上,從中精選出各細分類型的理財產品。2.產品表述及劃分。產品表述應淺顯易懂,讓客戶在較短時間內讀懂并上手操作。平臺可根據投資者的期望收益以及對風險的規避程度等來劃分,方便投資者選擇。3.信息披露。將包含管理者、投資方向、收益計算方法等內容的招募說明書凸顯出來,并給出產品管理人的資歷、以往業績等信息,便于客戶作出選擇,同時定期將產品管理情況進行披露。4.退出機制。當產品表現觸及退出機制的各條件時,將產品“下架”。
(二)經營規劃
1.打造名牌服務專家。只有優秀的顧問專家,才能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財富管理意見。因此平臺的在線金融顧問要有一定的從業門檻,并對從業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樹立口碑意識。2.差異化銷售服務。3.發展規劃。平臺精選貨基和保本理財產品,優選更多低門檻定期理財產品;并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自主研發理財產品;在銷售量增加的同時重視后續服務,關心投資者利益,使得產品銷售可持續發展;順應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建設移動端平臺,為投資者提供專業、便捷的在線金融顧問服務,形成一個多層次的在線綜合財富管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