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煒
摘要:日本作為世界上發展較為完善的農業保險市場,在農業保險體系的探索、運行的機制和風險管理技術等方面都擁有著成熟的經驗,其中在農業保險的政府財政補貼方面更是具有鮮明的特點。日本和我國自然條件相似,均以小規模農戶經營為基礎開展農業經營,因此兩國發展農業保險的基礎條件較為接近,日本政府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制度對于我國有諸多借鑒之處。
關鍵詞:農業保險 日本 財政補貼 借鑒意義
一、日本財政補貼農業保險的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由于農業保險在一國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保障農業保險機制平穩運行十分必要。首先,由于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氣候,自然災害頻發和受災范圍廣大,導致農業保險的費率遠高于一般的財產損失保險。在日本,建筑物火災的保險費率大約為0.05%,但水稻的全國平均保險費率為2.75%、麥類為11.57%,這樣高的農業保險費率如果全部由農戶來承擔此類風險,那么高額保費會成為巨大的負擔;其次,國家有責任保障災后恢復和農業在生產的順利進行,以穩定糧食供給和國內經濟形勢;此外,農業保險制度中的運行費用成本應該由國家財政承擔,以減輕農戶負擔,增加參保率。隨著日本國內經濟的發展,農業政策和國家財政狀況的變化,國家財政補貼的比例也不斷變化。
二、日本財政補貼農業保險的現行制度
1.保費補貼。日本的農業保險運行機制和體系構成已有專門的文獻進行介紹,這里不過多贅述。由農業保險的賠付體系可以看到,農戶、共濟組織、聯合會和政府共同承擔風險。為了降低農戶負擔,日本農戶不論自愿參?;蚴菑娭茀⒈?,都可獲得政府的財政補貼,保費補貼比例依據費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配合再保險機制,農業保險體系中的三級組織分別承擔一定量比例的保額,在特大災害中,由政府承擔80%~100%的保險賠款。
2.經營管理費用補貼。對于承擔農業保險機制運行的共濟組織和聯合會,日常的經營管理費用、人員事務費用、災害評估費用補貼和農業保險政策推廣費用補貼等均由政府財政部分承擔,此類的經營管理費用補貼比例在50%及以上。
3.再保險補貼。為了保障巨災風險的賠付和農業保險制度的順利進行,日本負責全國的農林水產省為各級共濟組織和聯合會提供再保險補貼,使得農業災害損失能夠得到及時的補償,同時使各級組織平衡財政負擔,有利于持續穩定的資金投入。
三、日本財政補貼農業保險的內容與力度
日本政府通過立法對農業保險機制的運行和賠付方式、流程和比例等方面進行規定,其中《農業災害補償法》規定了每年的政府財政補貼原則。以2006年為例,日本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總預算是1177億日元,其中由國庫承擔的保險金為689億日元,事業費補貼為464億日元,這兩部分占總預算的98%。其中事業費用的財政補貼能夠達到各級組織支出及工作人員工資費用總額的一半以上。
在農作物保險費補貼中,日本財政根據農作物種類、生產經營狀況和各類作物產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保險費率補貼標準。在其他標的的農業保險中,家畜保費補貼50%,其中豬為40%,果樹保費補貼50%,經濟作物保費補貼55%,其中蠶繭補貼為50%,園藝設施保費補貼50%。
對于特殊風險的農業產業,日本政府采取了財政政策的傾斜和保護制度。以漁船保險事業為例,漁船和普通商船相比面臨著特殊的風險,如果有漁船船主獨自承擔保費,將會面臨著巨大的經濟負擔。日本的漁船保險業主要由政府財政出資對事業運營、人工費用和再保險提供經費支持和補貼。國家財政的補貼體現了政府在漁船保險中的主導作用,也充分體現了在處理漁船面臨的特殊風險時政府的強大支持力度。
四、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1.加大財政補貼力度。財政補貼對于發展農業保險有著重要的意義,農業保險的巨災性和農戶本身的經濟能力決定了政府的財政支持是維持農業保險平穩順利運行的重要保障。對于我國來說,發展與完善農業保險的賠付機制勢在必行,而財政補貼是其中關鍵的一步。庹國柱的調查研究發現,在我國農村地區,農民的保險意識逐漸加強,投保的意愿和積極性也不斷上升,但是鑒于實際的經濟能力,投保能力稱為加入農業保險的巨大阻礙。在我國目前的試點地區中,地方財政給予的財政補貼額度較小,而且試點范圍很小。為了保證農業保險在全國范圍內的大規模發展,我國應該借鑒日本財政補貼農業保險的經驗,結合我國財政狀況,對于關乎國計民生的種植和養殖業實行更大力度的財政支持,在遵循基本保障原則的同時,結合各地農業風險的實際狀況和農業經濟發展的水平,由中央和地方財政逐步擴大保費補貼的力度和分級財政補貼制度,即各級財政均劃撥出一定比例的財政份額用于補貼投保農戶的保險費用。對于自然災害多發地區和生產力較為低下,農民收入水平較低的地區,政府應該給予更大比重的財政補貼。
2.擴大財政補貼的范圍。根據日本財政補貼農業保險的經驗,我國在加大財政補貼力度的同時,應該擴大財政補貼的范圍。例如建立強有力的再保險制度,并且由政府財政支持,使之成為巨災風險應對的最后一道屏障,同時針對我國現行的農業保險經營模式,應該對農業保險經營機構給予不同程度的經營費用補貼,對相關的人員提供勘察費用、災害評估費用、農業保險政策推廣費用等補貼。
3.確立財政補貼的制度。首先應該明確政府的財政補貼對與農業保險發展的政策性,這是保證農業保險制度穩定運行的關鍵。我國在完善農業保險立法的同時應逐步建立相應的制度。
其次應該明確并嚴格監管資金的來源及運用,日本財政明確界定和控制了農業保險制度中的保險費用和事業費用的來源和用途,其中保險費只能用于投資增值,并將獲得的增值部分用于風險基金和返還會員并為會員提供防災減災的相關服務,這部分資金不得用于保險運營的事業費用,而事業費用來源于政府補貼和會員繳納的手續費。此外,例如保險費用的投資,實現合理增值,對于農業保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