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在現代的傳媒新世界里,我們可以感受到報紙在逐漸被新媒體所替代。由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等共同公布的《月度輿情報告》顯示,自從08年底以來,我國的網絡輿情熱點一直在增強,點擊率超過百萬的網絡輿論事件更是數不勝數。通過相關數據分析我們發現,報紙的日到達率在逐年減少,而互聯網絡的日達到率在逐年上升。新媒體的靈活性和互動性比較強,這給報紙的發展帶來了挑戰。
關鍵詞:報紙 新媒體
前言
與新媒體相比,報紙是新聞內容的主要提供者,社會信任度較高。在我國,報紙的發展呈現出一種曲線形,由于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總體來看,報紙的閱讀市場還是非常廣闊的。另外,我國也在逐漸放寬報紙的相關管理政策,使報紙不僅僅接受新媒體帶來的挑戰,還要給予辦報環境一定的約束。因此,報紙和新媒體有
個共同發展的時期,并且這個時期會比較長。
一、報紙面臨的挑戰
(一)報紙的時效性受到挑戰
報紙的發行周期,短則以天為單位進行計算,長則以周為單位進行計算,所以,對于那些不斷變化的新聞事件,報紙是無法對其進行實時準確的報道的。相比之下,新媒體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報道周期可以以分鐘來計算,甚至可以以秒來計算。
(二)報紙的讀者流失嚴重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從10年至11年,短短一年的時間,報紙的讀者減少了三百五十萬。截止到1 2年年底,我國的網民數量已經達到了5.64億,其中,在20歲至29歲和40歲以上年齡段的網民數量在持續增加,30歲至39歲年齡段的網民的數量變化幅度比較小,60歲以上網民的數量有比較明顯的增幅。
(三)報紙的廣告市場遭到瓜分
報紙的發展離不開廣告,廣告是報紙發展的基礎。在傳統模式下,報紙廣告價格便宜、制作成本低、可信度較高,因此深受廣告客戶的鐘愛。另外,報紙廣告沒有時段的限制,并且可以以靈活的方式進行刊登。但是與新媒體廣告相比較,報紙廣告似乎有些遜色。新媒體廣告具有表現形式靈活多樣、信息資源量大、計費方式靈活等特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廣告客戶。目前來看,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使得報紙的廣告市場遭到瓜分。
二、報紙與新媒體的共同發展策略
(一)報紙和新媒體進行互動
實質上,報紙和互聯網站是兩個相互獨立的系統,但是獨立不意味著隔離,二者之間還存在著資源共享,相互營銷和宣傳,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報紙和新媒體之間的互動。通過報紙和新媒體之間的互動,可以使二者的優勢得到互補,即新媒體通過網絡平臺,及時的提供信息并且迅速表現出來;報紙經過記者的實地考察的采訪,大大提高的新聞的信任度,使得網絡輿論不可信這一不足得到了彌補。除此之外,新媒體通過網絡平臺傳播信息,有大量的信息資源,能夠對某一新聞事件進行比較詳細的報道,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報紙版面有限的不足。
1.共享新聞線索和新聞資源。通過共享新聞線索和新聞資源,能夠使報紙的信息采集方式得到進步的創新。報紙與新媒體進行互動,報紙的采編人員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搜集新聞資料,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對主要任務進行實地采訪,或者通過運用博客等社交軟件與廣大網民進行溝通交流,從中獲取新聞信息。除此之外,網民也可以踴躍參與到新聞信息采集中來,例如,網民可以通過QQ、微博、電子郵件等通訊軟件,向報紙采編人員提供新聞線索、資源和素材;網民還可以以“公民記者”的身份參與到新聞報道中來。
2.報紙與新媒體合作報道新司。記者聯合多媒體進行采訪,逐漸被各地媒體所采用。例如,在世博會舉辦期間,無錫日報聯合報紙記者和網絡記者,通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相結合的方式對世博會進行報道;解放日報、廣州日報及其網站開設了多媒體新聞的滾動記者部門;煙臺日報建設了全媒體體系,對信息實行一次采集多次發布。
3.報紙借助網絡擴大覆蓋面。在傳統模式下,報紙的覆蓋面是依靠人工投遞完成的,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地域性都會受到限制,紙張印刷和人工成本也在逐漸增加。報紙與新媒體進行互動,使報紙發行的時效性得到了提高,擴大了其覆蓋面,還突破了地域性的限制,在全國甚至全世界的范圍內流通。
(二)報紙和新媒體相融合
與新媒體相比較,報紙自身的突出優勢是社會信任度較高,所以報紙要保持住這個優勢,增強大眾的對報紙新聞報道的認可度,與此同時,報紙要保證報道內容的真實性,這是報紙與新媒體共同發展的基本策略。
從本質上來講,報紙和新媒體的融合與報紙和新媒體的互動,是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報紙和新媒體的融合,使得報紙和新媒體不再只是兩個獨立的系統,變成了共同資源框架下的不同傳媒介質。報紙和新媒體相融合的管理體系的構建,要以網絡意識為基礎框架。因此,需要構建以網絡為中心的管理體系,以便在第一時間獲取最新信息,做出報道。
報紙和新媒體向融合,會使報社的角色有所改變,報社不再是報紙的生產商和銷售商了,僅僅是報社是新聞信息的提供者。信息的生產模式也在逐漸改變,接受終端不再僅僅局限于印刷的紙張,還可以是手機、電腦以及數字電視等其他電子設備。
三、總結
總之,新媒體的迅速發展,給報紙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報紙是新聞內容的主要提供者,有較高的社會認可度,使得報紙和新媒體有一個較長的共存期。在報紙和新媒體的共同發展時期中,通過報紙與新媒體的互動和融合,不斷學習新媒體的優勢,創新自身,逐漸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大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