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瓊
摘要:本文通過回顧核事故,提出核安全文化的重要性,隨后介紹核安全的構成、特征及建設核安全文化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核系統研究院建設核安全文化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核系統核安全 核安全文化
從美國三里島核泄漏事故到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再到日本福島核事故,這一系列慘痛的歷史無一例外用巨大的代價說明核安全是涉核領域的生命線。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東核安全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首次全面闡述了中國的核安全觀,中國始終把核安全放在和平利用核能事業的首要位置。無論是核能開發和利用,還是核燃料的研究、生產、加工、核武器研制和生產,核安全是永恒不變的主題。
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院隸屬中國核燃料公司燃料板塊,伴隨著我國核工業的發展已經走過了50多年的光輝歷程,是我國唯一一家同位素分離技術研究的研究單位,在國家“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方針指導下,伴隨核燃料防御系統的建立,特別是近年來承接的國家重大任務以來,理化院總結多年來在核安全管理方面積累的經驗,有效開展核安全建設工作。但核安全并非一朝一夕,也非易事。筆者認為,核安全需要全方位的保障,要安全高效地開展核事業研究,就必須建設核安全文化,建立一套科學嚴密的規章制度和組織體系,培養全體員工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和良好的工作習慣,營造出人人關注核安全的氛圍。
一、反思核事故
20世紀發生了世界核工業史上嚴重的兩次核事故,分別是美國三里島核事故和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截止到21世紀初,因核事故和核輻射事故致死共73人。
美國三里島核事故發生原因是因為輔助給水管線上的兩臺隔離閥意外處于關閉狀態,違反技術規格書要求;另外一個原因是主控儀表盤信號燈顯示爐壓閥已經斷電,操作員誤以為該閥已經關閉,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操作員缺少規定的再培訓。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是由于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在試驗時不幸失控,引發爆炸,核反應堆很快熔毀。廠區30公里范圍內近12萬居民被應急撤離,放射性沉降物影響到大片歐洲國家,經過對核事故的調查發現,是因工作人員嚴重違反了運行程序,變更試驗條件,造成嚴重事故。
日本福島核事故,盡管是由于兩種自然災害的疊加所造成,但對于此次核事故東京電力公司的處理過程,高層領導的核安全意識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東京電力公司的核安全文化意識有待提升。
日本福島事故后,我國國務院溫家寶總理這樣評價核安全:“核安全重于泰山,是核電的生命線,必須對國家、民族和人民負責,高度重視和保障核安全”。
二、核安全的構成和特征
文化,是涵蓋人類社會總體行為的綜合性命題。如今,用文化來塑造企業形象成為了一種國際趨勢。核安全文化是核系統企業安全物質財富和安全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一個組織的價值觀和行為觀,影響著企業員工的工作習慣,它強調全員價值觀和行為的統一,強調追求卓越和高標準。核安全文化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一個擁有良好核安全文化的企業應具備以下特征:
1.核安全人人有責:明確界定核安全的責任與權力,并讓全體員工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力,并要強調:核安全高于切。2.領導做安全的表率:高層領導和高級管理者是核安全的主導者,應重視言傳身教,始終如一地宣貫核安全第一的理念。3.建立組織內部的高度信任,通過及時準確的溝通來培育這種信任。有通暢的流程來提出和處理問題,對員工提出問題所采取的措施要告知員工。4.決策體現核安全第一:員工在做出支持核安全,可靠運行的決策時,經過系統嚴格的考慮。5.認識核技術的特殊性和獨特性:所有的決策和行動都要考慮核技術的特殊性。6.倡導學習型組織,高度重視經驗反饋,培育學習和應用經驗的能力。7.評估和監督活動常態化,采用監督手段來強化安全,并提升業績。
三、建設核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伴隨著我國軍工企業的發展,以及軍工企業所面臨和承接的各種新任務,新挑戰,同時在國際核力量格局產生的威脅下,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核安全文化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在新的挑戰面前,如何實現安全與發展并存,就企業而言,如何實現“安全第一”的方針,根本和關鍵就在核安全文化的建立。
核安全關乎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因此,企業的核安全文化建設已然成為了當前形勢下大勢所趨的剛性要求。
四、建設核安全文化的措施
核安全文化的建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始終堅持貫徹“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思想。營造個人人講安全,人人關心安全的文化氛圍。2.提出人人都是一道屏障的觀念,要求每位員工都樹立對核安全,社會公眾負責的高度責任感。3.注重高度透明,做好經驗反饋,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差錯。4.鼓勵主動尋找問題,減少事故隱患。
核理化院在核安全文化建設中始終堅持不懈地進行管理探索,并總結實際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結合核理化院核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以及筆者的體會,對核安全文化建設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總結: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通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成立工作小組來監督和評估相關試驗系統的安全狀態。2.借用外力推進核安全文化建設。面對新環境、新任務、新要求,在開展核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善于借用上級單位以及屬地管理,通過外力來推動核安全文化的建設。3.制定核安全政策,目標,安全規章制度和質保管理程序。4.實施科學、專業的安全管理策劃。結合任務,要從組織機構,人力資源,崗位職責,制度建設,質保體系,監督管理,持續改進等方面進行頂層策劃。5.管理者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院內各級管理人員每年必須要接受與普通員工一樣的核安全培訓。在各類會議,工作計劃等所有場合,管理者要始終強調高度重視核安全管理,強調安全第一。6.廣泛宣傳,在核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廣泛宣傳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組織內部樹立良好的核安全文化,一是和核安全態度,鼓勵良好的安全行為與習慣。
總之,核安全文化建設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需要決策層和領導層的高度重視,需要員工增強承擔意識,需要獎勵,需要不斷地持續改進。核理化院作為核系統研究院所,要不斷強化核安全文化培訓,培養和教育員工具有正確的安全觀,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安全理念,并使這些理念深深根植于理化院發展的每一寸土壤,根植于每名理化院人的心中。為我國的核事業作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