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摘 要:體育教學不止是單純地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還需要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更好地開展素質教育教學。
關鍵詞:體育;課堂教育;德育教學
“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培養學生體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質,使其成為具有現代精神的德、智、體、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是當前體育教學的總目標。體育教學不止是單純地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還需要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下面筆者也來談談體育課堂上的“德育經”。
一、體育老師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和形象感染學生
作為體育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教師的言行舉止,穿著打扮,神態氣質,都作為信息傳導到學生的大腦,從而反饋到教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學場所主要在室外進行,學生的課堂空間非常大,學生身體活動及心理活動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體育教師對于這種外界環境不利的情況下,需要起到示范表率作用,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合理引導學生,給學生以良好的課堂德育示范效應。
身教勝于言教。比如,在進行跑的練習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鍛煉環境,教師主動地清理跑道、整理器材,讓學生在無意識中自覺培養起愛護場地、器材、學校公物的良好品質。在炎日的夏天,教師認真講解動作要領,一遍又一遍地幫助學生進行體育技術練習,教師用這些實際行動來感染自己的學生,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優良意志品質。
學生在體育課的學習過程中,要承受很大的運動負荷,在體育大綱中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身體、心理要求又各有差異。例如,在教授體操教學時,體育教師需要以準確、優美、規范的示范動作展示在學生面前,能夠讓學生清晰直觀地看到動作的力與美,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在老師詳細的講解和準確的保護幫助下,需要讓學生在技術上嚴謹、心理上放松,在體育學習中培養自信、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教師這種以身作則的形象,會給學生留下無比深刻的印象,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教師這種以身作則的形象在教學過程中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甚至終身難忘的印象,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走近學生,真愛學生,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體育課堂教學需要做大量運動,然而學生的個體存在著的一定的差異,有些教學內容可能一些學生無法完成,這對于我們的體育教學產生了一定阻礙。由于出現身體差異,體育課堂教學中會出現“學困生”,這就要求體育教師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德和更多的愛,用最為合理的教學方法指導和幫助這些學生,用真愛去關心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充分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激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感覺,讓學生充滿自信。
記得在教學中,有這樣的一件事,在一次體操課教學中,教授完動作后要求學生進行分組練習,班里有個男生“小胖子”體育差,有的同學怕他在組里拖后腿,幾個小組都不愿意讓他加入組里。面對這一情況,及時對全體學生進行集體觀念的教育,并在教學中重新進行分組,并由“小胖子”當其中一組的組長,并要求組長組織好組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好動作,同時進行組間比賽。問“小胖子”能否完成這項任務,他爽快地點頭。練習時間結束后,按規定各組進行比賽,“小胖子”組積極要求第一個出來表演,并保證他們是最好的。我很為他們擔心,問組長是否有把握,他說:“那是,組員爭氣,我組長不能給他們丟臉呀。”只見“小胖子”一聲“都精神點”,在他的口令下組員整齊而準確地完成了體操動作,課堂上我表揚了他和他所在的組。課后我找到“小胖子”,了解到他需要表現的機會,并保證以后表現得會更好。這件事使我想到了,每個同學都需要成功,都有證明自己的想法,看我們是否給他們提供了證明自我的機會。學生需要教師的重視,每個同學都不希望被忽略,每名學生都希望自己是集體中重要的一員。在課堂教學中隨時會出現德育的時機,當教育時機出現的時候,就看我們教師采取什么樣的方法,去結合相應的德育因素,因勢利導,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總之,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抓住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和學生的特點,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注意深入淺出,不懈努力,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施以良好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劉波.小學體育教育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10).
[2]武錫元.讓孩子充滿自信:淺談如何讓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找尋自信[J].中國校外教育,2015(14).
[2]劉海軍.淺析小學體育游戲教學[J].學周刊,2013(35).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