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恩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簡單圖形軸對稱的過程,進一步體驗軸對稱的特征,發展空間觀念;
2。通過學生的操作與思考,使學生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軸對稱性及其有關性質。
教法及學法指導:
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采用以實驗發現法為主,直觀演示法為輔。教學中,精心設計了一個又一個帶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教師適時地演示,并用電教媒體化靜為動,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制作課件,準備教具。學生課前進行相關調查及預習工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上一節課表現的不錯,我對大家的表現表示祝賀(教師鼓掌)
師: (學生的熱情高漲)大家為何不為我鼓勵一下呢?(學生鼓掌)
師:這樣才是禮尚往來,相互應稱呢!就如我們學習的(故意停頓)
生:軸對稱。
師: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多嗎?
生:多。
師: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
生: 是;(有不同意見):不是;不一定。
師:一般的三角形不一定是軸對稱圖形,那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呢?
生:是?
師: 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大家在小學已經了解一些,本節課我們繼續探索它們的相關性質,大家準備好了嗎?
生: 準備好了(熱情很高)!
活動目的:設置有趣的生活情節,激發學生求知與探索的欲望,而且氣氛熱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觀察圖形,了解新知
活動內容:
1.認識等腰三角形
給出生活中含有等腰三角形的建筑物圖片,生活中的實例隨處可見,給學生們呈現最直觀的現象。
給出三種等腰三角形的形狀,包括銳角、直角、鈍角形狀。
2. 介紹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各部分名稱。
活動目的:牢固而扎實的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有關概念,尤其是等腰三角形的形狀的分類,對于解決有關計算中多值問題大有助益,另外,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實際上也是它的一個有用性質,無論是在計算還是證明中都有很大的作用。
實際教學效果:學生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下展示、接觸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從中獲取了信息,感受生活中的事例。而且講解中圖形生動形象,使概念的獲取更加全面。
三、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動內容:
1.指導學生用長方形紙片做等腰三角形
活動目的:動手操作的形式折出等腰三角形以及對稱軸,用以發現等腰三角形的軸對稱性,鼓勵學生充分的進行交流,探索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2.操作驗證
師: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你能找出手中等腰三角形紙片的對稱軸嗎?
生:能,折一折就可以。
師: 請同學們試一試。(發現學生基本上都能折出)
師:如AD所在的直線是對稱軸,那么你還有什么發現。(引導學生去找邊角的關系)
師:
生1: ∠B =∠C
生2: BD=CD
(思考一下)
生3: ∠BAD=∠CAD
生4: ∠ADB=∠ADC
生5:D是BC的中點;(陸續得出) AD⊥BC; AD平分∠BAC
師: 那么AD為頂角的平分線; 底邊上的高;也是底邊上的中線。
生:贊同老師的觀點。
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12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3.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活動目的: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軸對稱性及其有關性質,讓學生想象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是什么,然后通過操作驗證自己的結論,并由此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有關特征,加強學生對性質的認識。
4.延伸拓展
活動內容:
師:我們討論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那等邊三角形有哪些性質呢?
(1)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找出它的對稱軸。
(2)你能發現它的哪些特征?
生:回答,并不斷完善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1)等邊三角形每個角的平分線和這個角的對邊上的中線、高線重合(即“三線合一”);
(2)它們所在的直線都是等邊三角形的對稱軸;
(3)等邊三角形共有三條對稱軸;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都等于60°。
活動目的:鼓勵學生通過操作和思考分析等邊三角性的軸對稱性,并盡可能多的探索它的特征。
實際教學效果:學生可能運用不同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有的學生可能借助操作,有的學生可能通過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推知等邊三角形的特征。
四、自我展示,思維晉級
課件展示習題,檢驗學生學習效果。
活動目的:通過小練習,使學生對等腰三角形有了一個更清楚的理解,同時期待更進一步的學習。
實際教學效果:學生在練習中鞏固了知識,同時也反映了學生的不足之處,小錯體現學生對新知應用缺乏變通,但成功伴隨著失誤,也激發了學生渴望成功、期待成功的積極心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精講點撥,能力提升
實際教學效果:此次活動不少使學生認識到書寫推理過程存在的不足,同時對新知的運用能力也得到訓練與提高,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對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在實踐中得到一次升華。
六、達標測試,鞏固提高
1.如果ΔABC是軸對稱圖形,則它的對稱軸一定是( )
A。 某一條邊上的高;________________ B。 某一條邊上的中線;
C。 平分一角和這個角的對邊的直線; D。 某一個角的平分線。
2.①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內角為 40°,則它的另外兩個內角為________。
②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內角為120°,則它的另外兩個內角為______。
實際教學效果:學生先獨立解決,然后小組交流,最后教師反饋評價。學生對比以上的學習有明顯的進步,達到本節課學習的目的。
七、師生歸納、小結
活動內容:
1.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知道了哪些新知識?學會了做什么?
活動目的:學會歸納總結。通過獨立思考,自我評價學習效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有利于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小結能力.
2.實際生活舉例:
活動目的:培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