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旭 候延君 宋傳健 姜長濱
摘要:目的:總結改良三孔法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手術經驗與技巧。方法:回顧分析為206例患者行改良三孔法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臨床資料。10mm觀察孔位于臍上緣,第一操作孔(5mm)位于臍下緣,第二操作孔(5mm)選在陰毛遮蔽部位,如恥骨聯合上緣或左側恥骨結節上方。緊貼闌尾電凝分離切斷闌尾系膜,自制條形取物袋取出闌尾。結果:本組手術均獲成功,手術時間平均(55±30)min。5例患者于恥骨聯合上切口放置細尿管引流,并于術后3d內拔除。均無切口感染、出血及腸梗阻等并發癥發生。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3.5±1.5)d,患者滿意度較高。結論:改良三孔法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更美觀、實用,術后切口疤痕更隱蔽。
關鍵詞:闌尾切除術;腹腔鏡檢查;三孔法;改良
急性闌尾炎是最常見的外科急癥,合并穿孔是其最嚴重的病理改變。傳統治療方法多行開腹闌尾切除+腹腔引流,雖然治療有效,但并發癥較多,尤其切口感染率可達7%~30%,給患者帶來較多痛苦。近年,腹腔鏡闌尾切除術(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以患者創傷小、術后康復快等優點得到廣泛開展。2011~2016年我院共開展206例改良三孔法LA。現將手術技巧及應用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206例患者中男129例,女77例;17~75歲,中位年齡32歲;慢性闌尾炎55例,急性闌尾炎151例,其中漿膜下闌尾炎2例,盲腸后腹膜外闌尾炎3例,壞疽性闌尾炎4例。
1.2 手術方法 術前排空小便,必要時放置尿管。均持續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聯合麻醉,麻醉效果不佳的患者,輔以靜脈麻醉,患者基本可耐受手術。觀察孔位于臍上緣,副操作孔位于臍下緣,分別穿刺10mm、5mm Trocar入腹,探查腹腔。主操作孔取在陰毛遮蔽的恥骨聯合上或左側恥骨結節上方,穿刺5mm Trocar。腹腔探查后,沿結腸帶尋找闌尾,用抓鉗提起闌尾頭端,用超聲刀緊貼闌尾壁直接分離闌尾系膜,直至根部,闌尾根部用絲線或套扎器結扎,預切斷處遠側絲線結扎,兩結扎線間切斷闌尾,闌尾殘端電凝燒灼。吸盡腹腔滲液,闌尾裝入條形標本袋,經臍部切口取出。
2 結 果
本組手術均獲成功,手術時間平均(55±30)min。5例患者于恥骨聯合上切口放置細尿管引流,并于術后3d內拔除;均無切口感染、出血及腸梗阻等并發癥發生。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3.5±1.5)d,住院費用平均(5000±11000)元,患者術后滿意率達98%,滿意度較高。
3 討 論
隨著腹腔鏡操作技術的日臻成熟,LA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并逐漸積累了一定的手術技巧。
3.1 Trocar的選擇及位置擺放 LA經歷了從開始的四孔、三孔、兩孔至單孔法的歷程。兩孔法較三孔法切口感染率明顯增加。因此,我們一般沿用三孔法施術,三孔法是目前的主流術式。Trocar的選擇也隨著手術的熟練程度而逐步由粗變細。目前多應用兩枚10mm、一枚5mm Trocar施術,主要考慮經10mm切口取出闌尾、放入紗布等。其缺點是腹部增加了兩個手術疤痕。我們經過多次改進,并參照其他術者的手術經驗,兼顧美觀及操作方便,選擇于臍孔上緣作為觀察孔,緣下緣作為副操作孔,另一個5mm操作孔選在陰毛隱蔽的部位,如恥骨聯合左、右或上方。主要應用人體的天然疤痕——肚臍為主要入路。其優點包括:(1)使用常規腹腔鏡手術器械,操作較容易,無需昂貴的單孔操作器械。(2)術后腹壁較美觀,相對常規三孔法,將一個腹部操作孔移至陰毛隱蔽的位置。(3)操作器械方便,無器械纏繞、打架等不適,術者鏡下感覺及操作適應性良好。(4)相對單純經臍入路,此方法手術范圍更廣,不僅適于單純性或慢性闌尾炎,也適于其他較復雜的闌尾疾病。
3.2 闌尾的取出技巧 多數術者通過10mm切口或擴大5mm切口取出闌尾。我們利用吸引器的外包裝袋,修剪為長條形取物袋,袋口荷包縫合打活結,尾線保留。通過觀察孔送入腹腔,尾線留在Trocar外,放入闌尾后,收緊袋口,拉尾線使袋口進入Trocar后一并拉出Trocar,這樣即可經臍部的觀察孔取出闌尾,又不容易污染切口。本組均使用此方法取出闌尾,無需擴大切口,減少了手術創傷、疤痕及切口感染。本組中2例患者出現取物袋破裂,為避免造成切口污染,取出闌尾后用碘伏消毒,術后均未發生切口感染。取物袋收口前最好先用吸引器排空氣體。
3.3 逆行切除抑或順行切除闌尾的選擇 闌尾位于盲腸下位時,腹腔鏡尋找較容易,但多數情況下先找到并非闌尾根部,而是闌尾頭端。闌尾頭端一般活動范圍較大,較易提起,且闌尾炎患者根部粘連的幾率較高,因此我們首選順行切除闌尾的辦法。但少數患者很難找到闌尾末端或末端組織脆弱、粗大難以提起,如漿膜下闌尾、盲腸后側及外側闌尾、完全腹膜外闌尾、肝下等異位闌尾,以及粘連嚴重的急、慢性闌尾炎患者,此時宜采用逆行切除的方法。
3.4 闌尾系膜的處理 闌尾動脈是一支終末動脈,如血管回縮出血是很嚴重的。目前多要求雙重結扎闌尾系膜血管。我們未特殊結扎闌尾系膜血管,術中、術后未發生系膜出血。可見靠近闌尾壁處闌尾動脈變的非常細小、超聲刀即可保證止血。此處操作必須靠近闌尾壁分離闌尾系膜,一是為止血,二是方便取出闌尾。通過本研究觀察,緊貼闌尾超聲刀分離系膜的順行闌尾切除法是可靠、方便的。
3.5 切除闌尾 預切斷闌尾處必須用絲線結扎闌尾近、遠端,因炎癥時闌尾腔張力較大,如不結扎,可導致闌尾內污染物流出,污染術野。闌尾殘端電凝燒灼即可,無需包埋處理。
3.6 并發癥的預防 (1)闌尾系膜出血:切除闌尾時主要采用超聲刀處理,如電流強度或時長不足,極易導致闌尾系膜出血。出血的預防方法是采用小功率、長時間夾閉,先熔后斷。處理闌尾系膜時,每一步都應切實可靠,切不可暴力切斷闌尾系膜,否則系膜回縮出血后,止血非常困難。如發生系膜出血,不應盲目中轉開腹,因闌尾動、靜脈較細,超聲刀基本可徹底止血。(2)切口感染:對于兩孔法LA切口感染率較高的問題,在縫合腹膜前切口徹底止血,消毒,切口內噴灑抗生素粉劑,以預防切口感染,效果較好。對于脂肪較厚的患者,兩孔法術后縫合時尋找腹膜較困難,且此類患者切口本身即容易感染。(3)本方法主要經臍部切口,可能會增加手術風險,如術后臍疝、膀胱損傷、Trocar孔下粘連等并發癥,目前正在搜集臨床資料并密切隨訪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