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邑人
同一體的兩面
文/邑人

近些年,因為《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而引發的青春片的熱潮,佳作其實并不多,而且也沒有燒太久。在《七月與安生》上映時已經退燒明顯,甚至這部片也并不被人看好。但《七月與安生》逆市上揚,一路逆襲,不僅贏了票房,更贏得了口碑,在臺灣金馬獎與香港金像獎頒獎禮上,都格外亮眼。
《七月與安生》中,兩個心心相印的少女,有著堅韌不可破的友情,13歲相識,在15歲之前整天黏在一起,形影不離。直到18歲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男人。在那之前,形影不離的兩人之中,七月是優秀的那一個,她與安生在一起時,就像一個小天鵝,而安生則只是一個丑小鴨。而且,在這份友情中,安生也處處呵護著七月,處處讓著她,甚至當他們喜歡上同一個男生時,安生也是自己選擇出走,將他讓給了七月。甚至,安生因此選擇遠走他鄉,過著不羈的生活。而集千般寵愛于一身的七月,則過著按部就班的日子,穩穩地上學,穩穩地結婚,然后穩穩地生子,連幸福都安安穩穩。但是,如果故事結局只是這樣,肯定還缺少一些撓心心肺的因子,要想更虐心,故事就得更狠一些。
對于傲嬌的七月來說,小城市的生活并不讓他滿足,她也想去外面看一看,也想去體驗一下安生的那種不羈的日子。最終,在27歲的那一年,她也放棄眼前得到的一切,走向社會,去過安生曾經度過的生活。而安生,則變的安穩下來,過上了七月之前的生活。就像電影的片名一樣,《七月與安生》,她們兩個似乎就是一體的,彼此不可分割,即使要變,也是七月變成安生,安生變成七月,就像一個人轉了一個身,然后又轉了過來。于是,七月終于體驗到了不同的生活,過上了她想要的生活,內心獲得了圓滿,贏得了人生。
不過,《七月與安生》的故事結局不應該就那么簡單的。現實的情況是,七月并沒有過上她想要的生活,世界那么大,她想去看看,但終究沒有去成。因為她與家明離婚之后,因為難產死去了,死于27歲。之后,她所經歷的生活,贏得的成功,只是安生寫作的小說中幻想的結果。七月去世了,安生收養了她的孩子。而有了孩子之后的安生,生活開始變得循規蹈矩,過上了七月之前的那種安穩的生活。于是,在她的幻想中,七月應該去過想要的生活,即便是在幻想之中,也要得到。畢竟,七月與安生的是不可分開的。早一步你安穩,晚一步我安穩;早一步我去流浪,晚一步你去流浪,七月與安生,還是一樣的,就像同一體的兩面。
完美的生活從來就不存在,于是,只能活在小說中。最后,安生用七月作為筆名,寫下了有關她們的故事,在那個故事中,擁有了另外一個結局,七月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