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偉
哈爾濱新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增強開放動力,激發創新活力,按照“放、管、服”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著力以創新促轉型、以改革促發展,在全面優化行政資源配置、創新體制機制、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推出了一系列既有新區特色又具借鑒意義的改革舉措,取得了一定成果,積累了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全省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和示范。
為全面推進哈爾濱新區建設,我們按照省市的要求大膽試行了“負面清單”的管理體制,從精簡機構、實行統一管理入手,將新區三個行政區和開發區的黨政工作部門由原來的126個精簡為50個,精簡幅度達60.3%。按照“三張清單一張網”的實現模式實行了“非禁即入”的市場準入和企業投資機制。按照“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的有關要求推進組建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按照“執法體制改革”的要求實現了15個行業401項行政處罰權由城市管理和行政綜合執法局一支隊伍集中行使。 此外,還積極實行了服務體系改革。一是開展了功能區試點,將為企業服務事項下放至功能區,按照“法人組閣、全員聘任、企業化管理”的管理方式,遵循市場規律,實行企業化運行;二是實行了“區街一體化”改革,從原來五個鄉鎮中拿出三個鄉鎮,拆分為七個街道辦事處,實現“7+2”區街一體化管理,以服務下沉促進市民滿意度的上升,首批下放原區級1771項城市管理和社會管理類行政權力1073項,占比61%。三是實行了戶籍制度改革,通過“降低門檻、簡化程序、增加依托”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新區的建設之中,自3月1日改革實行到現在,遷入人口同比增長了8.3倍。
按照省委、省政府“創新體制機制,實行負面清單管理,辦事不出新區”的有關要求,哈爾濱新區結合區情,創新推行以負面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網上聯合審批平臺重新設計運行的“三張清單一張網”的行政審批模式。這其中的核心就是“負面清單”管理體制。簡單說,就是用“負面清單”來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我們以國家的有關措施和規定為藍本,梳理確定出具有新區特色的外商投資準入和商事登記類負面清單,其中,《哈爾濱新區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共317項目,包括禁止類93大項、751小項和限制類224大項、843小項;《哈爾濱新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共93項,包括禁止投資類36項、限制類38項、鼓勵類19項。不僅如此,我們還創新性地將“負面清單”管理拓展到投資項目核準以及企業涉及政府的其他行政許可事項,為企業更加便捷地投入到新區的建設熱潮中鋪平了道路。
一方面,我們將商事登記“負面清單”直接嵌入省工商局審批系統,對于不涉及負面清單內容的行業、領域及業務直接辦理營業執照。另一方面,我們將企業投資項目負面清單嵌入到聯合審批監管平臺系統內,屬于負面清單禁止準入類的項目,系統將自動告知申報人禁止內容;屬于負面清單限制準入類的項目,系統將提示申報人去辦理行政許可。可以說,“負面清單”的管理方式是政府和市場關系的一次重新調整和定位,具有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現實意義,能夠在有利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更好地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切實發揮政府的作用。
哈爾濱新區推行的“負面清單” 管理體制可以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第一,“負面清單”管理體制將有效壓縮政府權力的自由裁量空間,明確政府發揮作用的職責邊界,提高政府服務效率。第二,將釋放部分行政資源,使政府管理的重心切實轉到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上來,促進政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市場監管,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市場監管制度。第三,可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結合政務公開制度的完善,有效扼制腐敗,從而進一步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
“負面清單”管理體制在市場運行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第一,“負面清單”管理體制賦予了市場主體更多的主動權,從而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提供了更大空間。第二,通過“負面清單”,可以使各類市場主體明確進入時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規和權利義務,以及需要達到的標準和要求,提高了市場準入的透明度,降低了經濟成本、時間成本和潛在風險。第三,“負面清單”所具有的向新領域、新業態開放的特性,將直接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清障搭臺,體現了政府對于“雙創”的鼓勵與支持。
在用“負面清單”做到了“法無禁止皆可為”的同時,新區還推出“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以及承載“三張清單”運行的“一張網”。具體說, 一是用“權力清單”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我們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的要求,通過對比市、區兩級權力清單,制定適合新區實際需求的行政許可權力清單共計384項,對每項權力的辦事流程、提交要件、辦結時限、審批依據等進行細化明確,將權力清單落實到相關職能部門。二是用“責任清單”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就是對“必須為”的職權事項的事前監督和事中、事后監管。我們在“權力清單”的基礎上,梳理出承擔“責任清單”共計4936項,建立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統一、運轉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職責體系,便于投資者對行政活動進行有效監督,從而倒逼權力運行更加規范。三是用“一張網”保障“三張清單”的高效運轉。按照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讓投資者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的要求,我們依托松北區政府門戶網站打造了哈爾濱新區(松北核心區)網上辦事大廳。在哈爾濱市行政審批網基礎上,優化再造服務流程,建立了“統一規范、并聯運行、容缺受理、信息共享、高效快捷、陽光操作、全程監督的運行監管體系,為“三張清單”的運轉提供了載體和平臺。
自1月1日開始實行以“三張清單一張網”為代表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來,新區通過一系列舉措使政策紅利得到了充分釋放,投資集聚效應日漸凸顯。一是投資企業數量顯著增多。三個月共有1140家企業在新區落戶,同比增長了143%;二是行政服務效率顯著提高。通過互聯網提交材料共辦理營業執照536家,網上申請率達47%,從正式受理到核發出證平均用時30分鐘,辦事效率提高67%;三是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先后為萬達、奧特萊斯楓葉小鎮二期、香格里拉、香港衛視以及兩大功能區等30余個重點項目和區域辦理營業執照125家,受理群眾咨詢近5000余人次;四是服務環境顯著改善。運用智能服務系統開啟了綜合窗口受理模式,實現了信用信息的“雙告知”推送;五是示范引領作用顯著增強。省、市領導對松北區(哈爾濱新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要求今年3月1日平房、呼蘭兩區開始應用新區模式,5月1日在全市鋪開,明年1月1日開始在全省推廣;六是社會影響范圍顯著擴大。市民和企業的認可度不斷上升,為新區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把握哈爾濱新區“三區一極”的戰略定位,強化使命意識,堅守責任擔當,堅持創新驅動,切實發揮新區“先行先試”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不斷為全省、全市改革創新發展創造新經驗、做出新示范。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