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召++孫振營
摘 要:市政公用工程的道路施工當中,想要保障道路的質量,一定要努力提升道路施工的穩(wěn)定性和高效性,保障整體道路施工和路基結構的質量能夠實現(xiàn)規(guī)定標準的水平。所以在路基施工時,一般都使用先進的施工技術來提升路基的施工質量,保證了路基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進而確保了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施工整體質量全面得到提高,以便城市的發(fā)展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推動交通運輸業(yè)有序、健康的發(fā)展。
關鍵詞:市政公用工程 道路路基 施工技術
一、路基施工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設中的重要性
路基施工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設中極為關鍵,具體來說,其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首先,路基施工作為整個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備著結構上的重要性,這一方面的重要性標志著要想保障整個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的質量,路基施工的質量保障是極為關鍵的一個方面;(2)其次,從整個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設中路基所發(fā)揮的作用上來看,因為其直接關系到整個道路建設中上部結構的穩(wěn)定性,發(fā)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所以,加強路基施工的管理和控制也是極為必要的,這也是保障其各個結構施工都具備較強實際價值的一個關鍵點所在;(3)最后,從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后期的使用中來看,路基施工也具備著極為關鍵的價值,因為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路基結構可以承擔著大部分的壓力載荷,并且對于車輛行駛中造成的一些震動損害具備較強的抵抗作用,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就加強相應的控制和保護,切實提升路基施工的質量就顯得尤為關鍵。總而言之,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設過程中,著重加強對于路基施工的控制和管理是極為必要的,而作為其中的一個控制管理要點,路基施工技術也理應引起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選擇恰當?shù)穆坊┕ぜ夹g進行施工建設,并且保障其施工技術應用的準確性是確保路基施工質量的一個基本前提條件所在。
二、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質量要求
1、路基的強度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道路施工建設包含很多個步驟,其中路基施工是最重要的質量決定因素。而工程建設人員必須使用合理手段增強路基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路基材料的總體強度,這樣才能保證路基施工成果符合相關工程規(guī)范,從而使在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下路基可靠性和穩(wěn)定度遭受的破壞減少。在開展具體路基施工工作時需要對路基的強度及施工中所需水源的溫度保持平衡的操作進行管理,運用可行性較高的施工方法來增強路基結構的穩(wěn)定性,同時也能給路基結構承載力增強創(chuàng)造前提,為造建成后的路面使用時的路面運輸能力增強提供保證。提高路基強度有利于減少城市在道路建設中路面因外力因素存在而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另外,路基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可能破壞施工效果的主要原型進行綜合評估,然后對其中不正確的地方進行改進,從而延長道路的可使用年限。
2、路基結構穩(wěn)定性
路基結構的穩(wěn)定性是決定道路運載能力的重要因素,可以提高道路路面的可承受重量,其穩(wěn)定性的高低對道路整體建設效果和城市建設水平有決定性意義,所以相關工作人員在正式開展施工之前需要對不符合路基施工標準的奠基土壤經(jīng)營處理,從而加強土壤的強度,提升地基土質的可承受重量。道路在建設完畢正式投入使用后能夠會接受到來自外界的作用力,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增強其結構強度,防止道路經(jīng)車輛碾壓后發(fā)生形態(tài)變化所導致的交通安全問題發(fā)生。
三、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術
1、路基挖方施工工藝
路基挖方的要求要遵照工程設計好的邊坡坡度和橫斷面采用由上向下的順序逐層進行開挖,并且不可以超挖,隨意挖以及欠挖。提前挖好溝槽,如果遭到天氣因素影響突然出現(xiàn)降雨天氣,必須對邊坡做好防護工作防止邊坡被雨水沖刷,待邊坡的采挖完成以后必須及時進行排水。進而對其進行穩(wěn)固,防止因為開挖不當導致邊坡坍塌。在開挖土方中,國家嚴格規(guī)定工程施工不可以利用爆破方式進行掏洞取土,避免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破壞;平曲線外邊溝溝底縱坡同前后溝底互接,并要求曲線內不得存留積水或出現(xiàn)外溢;路基交接處邊溝應以緩坡形式延至排水溝或天然溝,進而預防對路堤產生沖刷作用。
2、填方施工技術
在對路堤進行填筑以前,需先選取一段作為試驗填筑段,在標準試驗條件下通過試驗填筑確定松鋪系數(shù)與壓實施工參數(shù)。試驗結束后,對地面施以全面的清理和挖除,如果路堤的填筑高度在80cm以內,則在地面處理完畢后對表層以下30cm進行翻松,再平整壓實以后進行填筑;如果路堤的填筑高度在80cm以上,則在地面處理完畢后需先對基底實施整平和碾壓,當壓實度達到85%之后在予以填筑。填方施工共分四部分,分別為填作部分、平整部分、振壓部分和檢測部分。利用平地機按照試驗確定的松鋪系數(shù)實施攤平,松鋪厚度一般每層不得超出30cm,路床頂端最后一層壓實厚度最小不能低于8cm,攤平時確保每層土保持合理拱度,以利于路基排水。平整后使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初壓不振動,由慢及快、由弱振級強振,壓實過程中直線段從兩側不斷向中央漸進,壓路機輪跡保持0.4~0.5m重疊,保證無死角和漏壓,最后再按照標準頻率對壓實度進行檢測,檢測確認滿足要求以后,報請現(xiàn)場工程監(jiān)理開展驗收與記錄。
3、做好路基排水工作
為了應對雨雪天氣,在進行路面排水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將路面的降水迅速排出,以防止積水滲入路面。具體而言,應注意以下幾點。
3.1科學、合理地布置路基地表排水設施
為了將地表水排出路面,施工人員首先結合地形、水系和排水系統(tǒng),將路基地表排水設施合理布置在各個區(qū)域,打造出科學、有效的排水系統(tǒng)。地面排水的主要工作可以分為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集中排水充分利用地形優(yōu)勢,通過設置橫坡、邊溝等順勢排除雨水;在地勢較為平坦的情況下,則選擇分散排水的方式。
3.2合理選擇并修正地表排水的進出口
通過采取這一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沖刷、堵塞、凍結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保證地面流水的順暢,進而維護路基、路面的安全。同時,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排水對路面以及地帶的損害。
3.3進一步加固路基邊坡
雨季來臨時,路基邊坡的穩(wěn)定性很容易受到雨水的影響。同時,還會受到外部環(huán)境中溫度以及濕度變化的影響,針對這些現(xiàn)象,我們可以采取增加植被、漿砌片石以及掛網(wǎng)噴護等方式來保證邊坡不受影響。此外,對于支檔防護,可以采用石砌重力式擋土墻的方式來保護具有較好基礎的路基,但前提是該路段具有豐富的石料。
4、壓路工藝試驗
在路堤填方時應提前30d左右對施工路段進行壓實試驗,在此過程中必須對各項機械設備的種類、壓路機碾壓次數(shù)、碾壓速度、試驗路段的攤鋪層數(shù)、材料性質及壓實程序等要素及時進行記錄,并將所記得的各項系數(shù)作為試驗的主要依據(jù)。在進行路基填方時,要率先將作業(yè)路段表面的雜物清除(如石頭、雜草、農作物秸稈等);如若地表層土土質及含水量不符合試驗要求,還應對地表層進行翻新壓實,隨后應用重型壓路機碾壓,進而達到標準的壓實度。若路基下存在淤泥質土、砂土或欠固結土,以及大孔隙、低強度、高壓縮性的軟土質,應將其徹底清除。在實際施工中,應結合具體土地性質應用適當材料,后予以分層壓實,從而使路基地基承受力得到有效提高,降低施工塌陷、沉降發(fā)生幾率。
結束語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路基施工中,要不斷的對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法進行改進,并且對施工的技術進行優(yōu)化,進而有效的保障道路工程整體質量的提高,在保障道路結構穩(wěn)定、安全的基礎之上,推動我國的市政道路工程持續(xù)、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