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迪
摘 要:在經濟發展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的經濟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傳統的稅收制度已經逐漸被新的“營改增”所取代,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推行“營改增”方案(營業稅改增值稅方案),并擴大至建筑行業、金融行業等。本文主要研究“營改增”時期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并提出了相關的應對方案。
關鍵詞:營改增 工程造價 影響 應對措施
前言
2011年,經過中央國務院的批準,我國下發了營業稅改增值稅(營改增)的試點方案,最初,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方案主要涉及交通運輸業,比如,水路、公路、航空等方面的運輸。改革之后,首先在上海的交通運輸業試行,并于2016年,全面推行營業稅改增值稅,將建筑行業、金融行業等四大領域納入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計劃中?!盃I改增”的改革使傳統的營業稅從大眾的視線中退出,而改革的增值稅制度將比傳統的營業稅制度更加的科學化、合理化以及規范化。同時,這也是我國經濟體制的一項重大的改革。
一、“營改增”概述
“營改增”全稱為營業稅改增值稅,主要內容是用繳納增值稅代替原先依照國家規定繳納營業稅各種項目,轉變傳統產品和服務重復納稅的模式,只針對增值的部分納稅。營業稅與增值稅主要的區別在于:營業稅是以企業或有關單位所獲取的營業額為基礎,征收稅率的一種流轉稅。而增值稅是以商品在流轉過程中,即銷售貨物、提供加工等,個人或單位產生的增值額作為依據,實現增值額征收的一種流轉稅。營業稅與增值稅的主要差異有明顯的區別。例如在進價同為160,銷售額同為300的情況下,營業稅的三個環節相加的納稅額為56元,而增值稅的納稅額為30元,由此可見“營改增”后的增值稅減少重復納稅的環節。表1,表2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現實生活中增值稅和營業稅的計算過程比較復雜。尤其是在建設工程領域,各個環節的進項稅額無法準確的計算出,也就無法準確的知曉“營改增”的工程造價稅金是多少。這種模式下為增值稅的計算帶了難度,同時也給工程造價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二、營改增對工程造價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造價計稅模式加以改變
“營改增”方案經國務院部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局聯合下發,并于2012年起,首先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試行。2016年5月起,我國在建筑業、房地產業等四個領域全面實行“營改增”試點,此番決定,給建筑業的工程造價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和挑戰。所以,建立健全的工程造價體系迫在眉睫。
(二)“營改增”會讓工程造價更加徹底的實現價稅分離
目前“營改增”方案雖然在全國推行,但也要考慮到人力、物力的市場價格對增值稅的影響,組價的復雜程度將會提高,所以計價時要更認真、更嚴謹的計算。最終,使建筑行業的原本重復納稅的環節,轉變為層層消減、步線行針的形式,建筑材料、工人以及機械設備等徹底的實現價稅分離。
(三)當前造價修訂現實性研究
當前造價修訂現實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兩部分:
1、市場環境的復雜程度。
隨著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更加繁榮,但隨之而來的市場競爭也愈發的激烈,建筑行業的計價方式、定價模式等,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與造價的實際操作和規章制度等方面均產生矛盾。倘若,制定的規章制度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營改增”方案實行后,房地產開發商的成本不降反增,而購房者很有可能負擔增加的這部分成本,增大購房的經濟壓力。
2、高額稅負無法轉嫁。
據相關組織表明,共同參與理論調查和實踐調查的六十幾家的建筑企業“營改增”后的測算情況,其得出的結果讓人十分震驚,營改增后理論預算平均稅負減少82%,折合稅率為0 ;營改增后實際預算平均稅負92%,折合稅率為5.9%,增加了2.9%由數據變化可知,國家推行的“營改增”具有增稅的效果。
三、應對方案
現階段,“營改增”還未在建筑行業廣泛流行,綜合稅率的記取方式還未被“營改增”所取代,其稅率記取仍在整體造價的3.41%上下浮動。“營改增”的出現對計稅方法、課稅對象或者是當前的造價模式等都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為了匹配工程造價的計價模式,我國國務院等相關部門務必要出臺符合建筑業工程造價的實際情況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其具體應對方案如下:
(一)依照稅法規定調整計稅的稅率
2016年我國國務院正式通過《營改增方案》等相關條例, 方案中明確指出將營改增的推行范圍從交通服務業,拓寬至建筑行業、房地產行業等,同時將建筑行業的營業稅從2%調至為11%的增值稅。把3%的營業稅改革為11%的增值稅是在不修改分項計價方式的條件下進行的,并采取定額取稅的方式計算出結果。這種以稅法為前提的計算方式已經被大部分的建筑企業所認同。但這種方式目前僅適用于理論,在實際情況中,由于受到施工企業自身規模的影響,利用定額指導工程造價總額不符合現實操作。因利用原先分項的計價測算結果替代其制定價稅全部分離方案的測算結果沒有實際意義,導致“營改增”的改革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推行全面價稅分離
“價稅分離”已經存在15年之久,“營改增”也是實行的“價稅分離”。現階段,我國全面推行“價稅分離”,其主要目的是完全表現出裸價的真正效果。其具體內容是以當前報價為前提,扣除原先記取稅費的3.42%左右、再扣除原報價中的稅費。重點注意的是價格重組、細化各項調研材料價格,必須在真正裸價的前提下進行才有效果。
現實生活中,有一種對取費價格重新測算的模式,并不適用于建筑企業的投標工作,這種模式主要是在排除稅外市場價格中的不確定因素后的前提下,利用增值稅同專票進行抵扣,打兩個比方。第一,1、當月開出17%的銷項稅100、6%的50,當月銷項稅就是150 2、當月收到的進項稅17%的有50、6%的有40,當月進項稅有90 3、當月應交增值稅:150-90=60,假設期初無留抵。
第二,以建筑行業為背景,燃料、原材料等直接成本,在標書編制過程中并不屬于增值稅的進項稅金。但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成本進項稅的稅額無法精準的體現在標書的編制預算內容里。這種情況只有經過大量的數據累積,才能有效的控制市場價格的上行因素,同時也在無形中加大測算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三)加強稅收籌劃工作,合理降低稅負
為了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稅負,減少工程造價的成本投入,加強稅收籌劃工作至關重要?!盃I改增”方案要求企業與稅收部門協調溝通、互相配合,根據自身的切實情況,制定出有效的稅收籌劃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稅收籌劃工作過程中,絕不能超出國家法律規定的范圍,比如,有偷稅、漏稅、騙稅等行為的發生。加強稅收統籌工作不僅能夠實現增值稅的抵扣,還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實現企業最大限度的利潤。企業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加強稅收的籌劃工作,能夠提高稅收籌劃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效的減少企業資金外流的情況。這就要求企業加強員工的稅收籌劃的專業知識,增強員工遵守法律法規的意識,還能有效的提高稅收籌劃工作的效率和業務水平。
總結
營業增值稅的改革,降低了企業的納稅負擔,有效的提高各方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推動創意設計行業、科技行業、金融行業等17大類的高端服務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轉變消費觀念,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提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前提下,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明佳.淺析營改增對工程造價行業的影響及應對方案[J].中國勘察設計,2016(6):40-41.
[2]張燊.“營改增”對建筑業工程造價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勘察設計,2016(9):313.
[3]張海燕.營改增對工程造價的影響[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6(1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