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宇浩++柳亞麗
摘 要:一個優秀的景觀,不僅要有優美的建筑作為主體骨架,更要有合理的植物與之相匹配,體現出景觀之中的自然美、和諧美。園林植物配置在遵循以生態學原理為基礎的同時,還應遵循美學原理。但應遵循先生態,后景觀的原則,換句話,師法自然是前提,勝于自然是從屬。另外園林植物配置還可以根據需要結合經濟性、文化性、知識性等內容,擴大園林植物功能的內涵和外延,充分發揮其綜合功能,服務于人類。
關鍵詞:園林設計 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
引言
園林植物景觀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滿足空間構成以及結構的原則,在結構、邊緣以及空間等多個方面加強對植物的配置以及對景觀的構造,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園林景觀效果,為實現更美好的植物景觀設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植物配置與植物造景的相關概述
1、概述
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配置與植物造景是提高園林景觀設計水平的重要途徑。植物配置,主要是結合地區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對植物的種類、色彩等進行選擇搭配,促使植物的實際情況能夠與園林整體的設計內容相匹配,提高園林設計的整體效果。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造景,是建立在植物配置的基礎之上的,并借由選定的植物,通過亭臺樓閣、山水地勢等的配合,形成具有植物特點以及園林特點的園林景觀。在進行植物配置與植物造景時,需要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迎合,促使設計更加合理。
2、園林設計中植物景觀的作用
(1)通過合理布置園林中的植物,能夠使植物形成完美的景觀景象,而不同的植物造景與配置所產生的色彩視覺沖擊與美感皆有不同特色與風格,使園林景觀形成獨具一格的氣質的同時也有著優化生態環境、改善空氣質量的作用。
(2)綠色植物能夠緩解人眼的視覺疲勞,而紅花綠葉的世界能夠給予人們舒適、和諧的感覺,當人們在景觀園林中參觀時,合理的植物造景能夠加深人們的這一感受,是人們在欣賞大自然的神奇的同時能夠陶冶自己的情操,緩解日常工作中的疲憊之情,盡情享受大自然的贈與。
(3)近年來我國一直在倡導城市人們要保護自然,維護環境生態平衡。而自然和諧的景觀園林中各類植物茂盛生長的狀態使人們在感受到生命的頑強與美好的同時,激發起想要保護自然環境及植物的欲望和意識,具有一定的宣傳教育作用。
(4)我國森林植被在不斷恢復中,而園林景觀中的植物也具有部分同樣的作用。綠色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光合作用,大量的園林景觀植物能夠在光合作用中呼出大量氧氣,并帶走二氧化碳,為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起到一定作用。
二、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原則
1、植物選擇原則
選擇植物是重點,進行植物造景時,要選擇到合適環境的植物,同時還要照顧到植物多樣性和鄉土性。當地植物則是鄉土植物,這種植物多年生長在當地,數量眾多、價格便宜、利于生長、便于維護,具有極強的生命力、適應性和抗逆性,是第一選擇,特別是在對園林景觀鄉土樹種選擇上,更要看到豐富的林相和季相變化特點,利用樹木自身的變化,形成多樣的景觀,滿足季節觀賞需要。多樣性就是要在設計中,不僅僅考慮到品種、成長條件等,還要看到審美因素,類似的植物可以多品種進行選擇,拓寬植物選擇范圍,充分利用各個類型的植物品種所帶來的不同效果,營造精美的園林景觀。
2、植物配置原則
植物的配置非常重要,能夠體現園林品味,通過對植物的合理搭配,使不同的植物形成不同的特征與美感,創造優美舒適的植物景觀地帶。進行植物配置時需要把握兩個原則,一是科學性原則,二是藝術性原則。科學性原則主要就是指在設計時,需要用科學的方法做指導,不能盲目進行搭配。要遵循植物生物學特性與環境相互協調,注意各類植物之間的和諧統一。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長需要,這就要求需要根據植物生物學特性進行合理布置,對相同環境、土壤、氣候條件下的植物,進行統一合并,營造一個統一的造景環境。和諧統一的景觀能夠使人們感受到舒服,避免出現設計與搭配上的敗筆。
三、植物造景形式
1、結合美學原理
現代的園林景觀涉及面較廣,涵蓋了很多的植物景觀類型。值得注意的是,植物造景是一個系統性的內容,園林設計師在植物造景的過程中,必須使其與其他景觀互相協調,達到和諧美的目的。
2、結合整體效果
園林設計師在營造群體景觀的過程中,必須重視樹形的林緣線、天際線、對比度、輪廓線、協調度、林冠線等,充分考慮各類植物的生長特性、外形特點,從更高的角度上分析植物造景的觀賞價值。為了添加更多的綠色效果,園林設計師可以采用多樣的立體綠化模式,經常運用喬等元素為主的樹木群體,從而充分發揮植物群體的功能。
3、結合人們需求
園林設計師通過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創造中充分考慮人們需求,從而充分發揮園林的價值。其中,特色園林、古典園林的主要功能是體現藝術價值。公園作為休閑場所,應符合舒適性的特征。園林設計師在植物配置中,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
由此可見,不同的園林景觀設計具有不同的特色,能夠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從而實現人與生態環境和諧統一的目的。因此,園林設計師在植物造景的過程中,須充分考慮人的不同需求。
4、創造意境美
園林設計師在設計園林的過程中,應充分運用植物元素,使其在不同的環境中體現植物的意境美、動態美,是園林設計質量好壞的重要評價點。園林設計師在植物造景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各類手法,例如:象征、抽象、引喻、模仿等,使意境與植物造景互相協調,與周圍環境能夠互相交融,充分體現自然美。
四、植物配置和造景中存在問題與對策
1、存在問題
近年來,園林設計師在植物配置與植物造景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缺少科學性、本土性。其中,某些園林設計師在植物造景的過程中,只重視觀賞性,忽略了植物景觀的其他功能;某些園林設計師缺乏科學性,忽略了植物的本體特征,園林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僅考慮到植物的色彩、形狀等表面因素,忽略了植物對當地氣候的適應性,使很多植物景觀存活率不高。某些園林設計者缺乏植物協調性的理念,未能正確理解城市植物群落的含義,只重視種類多的植物群,過多地運用對外來植物,破壞了當地的文化特色。近年來,很多園林設計師越來越重視樹種配置的多樣性,在設計中運用了較多類型的樹種。鄉土樹種的推廣率與利用率有一定的滯后性,導致園林設計師在后期的作業過程中,使大宗采購的數量不足,不得不改變最初的設計方案,降低園林設計的質量。
2、對策
園林設計師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過程中,必須處理好植物的協調性與科學性。園林設計師應具有考慮全局的思維,在設計園林方案之前,充分考慮不同類型的景觀布局,例如:植物景觀的觀賞特征、建造特征、環境特征等。園林設計師應重視當地的環境氣候,充分考慮城市植物群落的內容,從而充分發揮當地植物的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園林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對植物的具體特性進行考慮,將植物群落按照層次性的要求得以進一步的豐富,這樣才能形成不同形態的植物景觀,讓整個空間看上去更加令人舒暢,人們在這樣的景觀環境中休憩與游玩,可以消除一天的疲憊與憂愁,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總而言之,加強對植物的合理配置以及科學的進行植物造景,能夠實現人與自然更加和諧的發展,讓人們的滿意度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