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可樂
近期,通過統計發現由于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其早戀現象時有發生。此問題對于班主任老師來說,在處理上具有一定難度。很多早戀的學生學習成績急劇下滑,學習狀態較差,不利用學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并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正確處理好學生的早戀問題,是當下學校以及班主任老師必須關注的內容。在我擔任班主任的幾年時間里,對于處理早戀問題具有一定的經驗性,并匯總整理了以下處理措施。
“細心觀察發展苗頭”——仔細觀察具有早戀傾向的學生,并具有以下特征:課堂學習精神不集中;完成作業情況不佳;非常關注著裝,和以前同性好朋友逐步疏遠;情緒波動較大;回答老師問題過程中,精神緊張并出現所答非所問情況。班主任需要進一步觀察,找出發展苗頭,有利于早期發現,盡早進行干預引導。
“溝通教育”——學生早戀具有一定孩子氣。在大人心目中對于學生早戀的態度往往覺得他們過于幼稚,但是通過溝通發現,早戀的學生多數也是具有真情感的。可見,在處理早戀過程中,需要謹慎對待,不能過于粗暴干預,不能對學生形成內心傷害;對于早戀的學生不能進行嘲笑,需要考慮好教育過程中的尊重性;不能把早戀行為定義為嚴重性錯誤,也不能對其放任不管,而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溝通。
“利用理想教育”——樹立遠大的理想,促進中學生能夠積極進取,并盡早遠離早戀行為,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利用大好時光不斷學習進步,提升思想道德品質。在與學生談及理想過程中,需要了解學生不同的實際狀態,有針對性地與其溝通,并設定好未來發展目標。在進行鼓勵式教育過程中,要以同齡人的意識與其溝通,用真心換取學生的理解,并促進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
“引導其具有正確的行為活動”——學生需要在中學階段培育正確性的行為習慣。作為班主任老師需要不斷督促學生具有良好的行為,并提倡在和異性交往過程中,需要具有尊重性,并講究禮貌待人。另外還需要制定完善性的行為準則。例如:在男女同學交往過程中,要注意禮貌用語、注意作風嚴謹、舉手投足都具有一定的文雅性;不可以騷擾其他同學的日常生活;不可以與異性之間互相傳遞紙條,不能與異性同學進入娛樂地點;和異性同學交往時,不能隨便大鬧,不允許與異性同學勾肩搭背,需要關注自身行為端正性。如果發現有越軌行為的學生,需要給予嚴格批評教育,嚴重的還需要給予一定處分,并作為不良案例,促進其他同學具一定警覺意識。
“利用正確知識進行教育”——需要引導學生具有正確知識理念,并培養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并利用正確性準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例如:需要學習了解正確的性知識概念,有利于學生正確面對生理變化,并消除對于異性的神秘性,引導學生不要進行沒有必要的行為活動。通過對學生進行正確性道德教育工作,可使學生了解其具有一定神圣感,而且其具有一定道德束縛性,需要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不能采用過激行為來褻瀆愛情的神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我管控性,進一步讓他們懂得由于中學生還處于生長發育期,還需要通過不斷努力學習,才能在未來獲得穩定的事業發展,不能花費不必要的精力投入到早戀中。
“利用轉移方式進行教育”——開展不同課外互動活動,例如組織學生進行會談、舉辦晚會、進行不同的比賽等,有利于促進異性同學間具有正確的交往觀念。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興趣愛好,并進一步分散對于異性間的注意力,不僅可以促進異性同學間正常交往,還可以使雙方不具有更多的身體觸碰。
“利用暗示方法,對不同學生進行教育”——很多中學生的早戀都處于保密狀態。作為班主任老師不要直接去揭示其內心的秘密。應該通過暗示方式來進行處理。當處于早戀早期,需要提供一些相關故事給他們聽,或者講述一些由于早戀導致不良后果的真實案例。這樣有利于學生自己認識到錯誤性。對于已經早戀并不能自控的學生來說,需要與其進行私下溝通談話,并不能破壞學生的自尊心。
“利用合乎情理方式進行教育”——由于中學生處于青春期,他們之間多具有愛慕性也是生理發展現象,不需要大肆破壞其自尊。此外,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的自尊心,而且內心非常脆弱。可見,在教育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真心溝通,并采用寬容式的心態引導學生具有正確選擇。
“針對不同內心問題進行教育”——中學時期進行早戀的原因不同。有些是因為有共同的愛好進行交往;有些是由于學習成績不好,無心學習;有些是沒有未來理想并受到不良蠱惑;有些則是因為異性才華而具有愛慕感;有些是通過觀看影視內容進行模仿;還有些同學因為家庭不和,期望在別處獲得更多的愛心……可見,對于中學時期進行早戀的同學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指導,有利于采用適宜性方式進行引導。
“利用更多配合性方式進行教育”——當下社會發展快速,中學生獲得信息途徑較為廣泛,并容易受到不良影響。尤其是早戀的同學對其影響更大。可見,在進行教育過程中,需要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師、家庭成員共同進行良好配合,有利于營造一個全方位的教育氛圍,通過有效的教育,合力把早戀的學生從誤區中拉出來。
總之,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開始對異性具有一定的憧憬性,是一種正常現象。因而,在對學生進行教育過程中,需要引導其具有正常的交往方式,并在平時細致觀察其行為,及時發現早戀的現象,并積極引導其具有正確的行為活動。對于已經出現的較為深入的學生戀愛現象,也不能粗暴干預,需要基于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不同的引導方式,有利于學生擺脫戀愛對于學習和生活的干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