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
摘 要:在教育上,初中的德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初中生處在人生中重要的成長階段,把初中生培養為心理和身體都健康且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現代化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初中教學的主要目標,但目前在初中開展德育還面臨著一些困境,針對初中在德育中面臨的困境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提高初中德育水平。
關鍵詞:初中;德育;困境;對策
德育已經成為教育中的重點,無論家庭還是社會對于孩子的健康發展都非常重視,而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對于孩子的未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對于初中生來講,學業負擔不斷加重,德育的評分在教學中所占的比例逐漸下降,從而使德育失去重視。每個初中生都有不同的成長經歷,從而出現了德育發展上的個體差異初中生處于人生中的特殊階段,思想和性格比較叛逆,加上社會、家庭等很多因素的影響,使德育工作遇到很多阻礙。所以,在對初中生德育重視的同時,要對在德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深入研究,并采取相應的對策進行有效的解決,以為時代的發展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一、初中德育面臨的困境
1.教育理念落后
傳統的教育模式以應試教育為主,在其影響下,成績不佳的學生就會被定義為“差生”。在教學中成績是教學的重點,過分強調學生成績的同時就淡化了對學生的道德思想教育和綜合素質教育,這就造成了學生的發展失衡,與時代發展的要求產生了差距。教師是學生的指路人,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對學生今后在各方面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固守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必然會導致教育上的缺失,無法培育出全面發展的促進社會更大進步的人才。
2.缺少德育的認識
在應試模式的影響下,為了讓更多學生得高分進高校,教師就過分追求應試考試的成績,而忽略德育,長此以往,對德育的認識逐漸降低。甚至有的教師認為,德育無非就是政治教育、思想品德,從而模糊了德育的方向性。而從目前來看,有些學生人生理想、信念、辨別是非的能力、抵抗錯誤思潮的能力缺乏,缺乏集體觀念,崇尚個人享樂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繁重的學習任務使教師和學生對德育都無暇顧及,另一方面是對德育重要性認識的不夠所造成的。
3.環境的負面影響
學校、家庭、社會的整體環境對于初中生德育的影響是極大的。多媒體的普及和娛樂軟件的不斷開發,使越來越多的信息充斥著網絡,良莠不齊,難以辨別,這些對于處于青春期成長階段的初中生來講危害極大。因此,杜絕社會不良風氣進入校園,加強重視德育,減少社會環境對于初中生心理健康、健全和德育素質發展的影響,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必要問題。
二、初中德育的對策
1.全面重視德育
把德育作為核心,放在教育的首位,并真正落實。加強理論研究、加大宣傳力度,轉變觀念,明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全面執行的自覺性。學校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以教書育人為原則,提高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學校要不斷完善德育體系,加強研究具體的德育目標,并進行科學的管理和評價,硬化德育的任務和指標,促進德育有效開展。
2.將網絡教學融入德育
網絡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影響,初中教師要正確對待網絡,充分利用網絡進行德育。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讓學生觀看時下熱門的新聞或社會性質的視頻,通過讓學生發表看法,從中及時發現有極端思想的學生,然后針對性地進行正確引導,及時糾正不良行為,減少惡性事件的發生。此外,教師要給學生普及一些網絡使用協議,讓學生正確、綠色地使用網絡;建設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的高質量德育網站,吸引學生主動瀏覽, 從中受到教育;開辟網上論壇,對共同關心的道德話題進行交流、辯論,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認真制造精神產品,滿足學生的心理渴求,從而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3.理論結合實踐開展德育教學
一個人日常生活中的言談舉止都體現了德育素質,因此,德育不單純是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根據具體的事件進行理論分析,從而使學生深刻認識和理解所學的德育內容,避免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拒絕學習。多開展生動有趣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從實踐中掌握德育理論知識,達到德育的目的。
提高初中生的德育水平,對社會的發展非常重要,初中生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其德育素質也對整個社會發展的進程產生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想盡辦法排除干擾,加強初中德育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魏巍.中職德育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讀與寫,2016(6):273-274.
[2]冉強紅.淺談初中階段學校德育教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