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樹萍
水是人民生活和社會生產所必需的物資基礎,是生態環境的控制性要素。水資源是決策地區經濟發展和水利建設的重要依據。烏海市地處干旱地區,降水稀少,水資源極度貧乏,且時空分布不均勻,由于近些年來城市建設和經濟建設速度加快,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量也快速增加,致使一些地區地下水出現超采,水位不斷下降。為了解決烏海市地下水出現超采問題和日益突出的水供需矛盾,管理好地表水資源,使該地區水資源得到可持續開發利用,根據水利部、內蒙古水利廳《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技術大綱》、《水資源評價導則》(SL/T238-1999),結合當地實際,完成了烏海市海南區地表水資源問題及可持續利用對策的項目研究。
截止2010年,海南區共建揚水站56座,總裝機容量5272kw,灌溉面積3.2萬畝,修建主要堤防12km,能抵御6320m/s洪水,達到50年一遇標準,水土保持治理面積0.3萬畝。
2010年海南區總供水量9131.41萬m,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4447.47萬m,占總供水量的48.7%,地下水工程取水4683.94萬m,占總供水量的51.3%。地表水供水工程均為提水工程,地下水供水工程主要為機電井供水。地下水供水工程從行業用水來看,農田灌溉用水1258.90萬m,占地下水總取水量的26.9%;工業用水1748.89萬m,占地下水總取水量的37.3%;城鎮生活用水1582.01萬m,占地下水總取水量的33.8%;農村生活用水8.51萬m,占地下水總取水量的0.2%;生態及其它用水85.63萬m,占地下水總取水量的1.8%。
海南區地表水遠期可利用量為233.58萬m,現狀用水量0.00萬m,尚有開發潛力233.58萬m;從以上宏觀分析,海南區地表水具有開發潛力,可考慮開發利用地表水。當地大部分山洪溝為季節性溝谷,僅在降水時產生徑流,平時斷流,大部分地表水以洪水的形式排泄到黃河,因此應盡可能修建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地表水,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但應注意與地下水統籌安排,做到優化配置,合理利用。
(1)海南區的供用水首先要保證人蓄飲水,其次要保證農業用水和生態用水,在此基礎上才可考慮工業生產的用水。
海南區的人畜飲水均取自地下水。目前用水量為4.33萬m/d,預測2020年用水量為4.55萬m/d,2030年用水量為5.01萬m/d。由于供水首先要滿足人蓄飲水,就目前的情況看,人蓄飲水完全有保障。但由于各處供水單位自成一體,不利于水資源及合理用水的統一管理,建議由海南區政府在條件成熟時組建統一的供水單位。
另外,為了滿足人蓄飲水對水質的要求,必須對目前的水源地進行保護。據2010年資料,烏海各地的水環境污染情況比較嚴重,依據水資源綜合規劃、水功能區劃及取水工程建設情況,確定了水源地的重點保護區。
(2)海南區的農業用水基本為黃河水,少部分為地下水,灌溉定額目前平均為340m/畝,總用水量為1258.9萬m/a,黃河分水指標和地下水開采指標是可以滿足要求的。但目前農業用水浪費嚴重,農業節水技術在當地仍處于落后狀態。由于黃河上游的來水量小、水位低,受水利樞紐的控制,沿黃灌區給水時間長,灌溉調度與運行十分困難,難以滿足農業灌溉用水的要求。就內蒙古引黃灌區全局考慮,農業灌溉節水已勢在必行。
(3)在保證人蓄飲水和農業用水、生態用水的基礎上才考慮工業生產用水,所以工業用水缺口很大。若要保障工業用水,只能從水權轉讓入手,同時采取錯峰調節方法,即工業用水盡量錯開農業用水的關鍵期和生活用水的高峰期,以解決水資源供應能力與各行業用水量之間的矛盾。
針對目前在黃河水使用上存在的工業短缺和農業浪費的不合理狀況,需通過對現有灌區進行節水改造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完善農業生產條件、農業用水與節水管理體系,在實現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把節余水量用于解決工業缺水問題,逐步形成工農業生產部門對黃河水資源使用的合理布局,使灌區黃河水資源得到合理的、可持續的利用,促進該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海南區農田灌溉總用水量為1350.0萬m/a,采取各種節水措施后,可節約灌溉用水25%,計337.5萬m/a。節水工程由用水企業投資,取得水權后用于工業。
另外,河套灌區開始了大規模的骨干工程配套與中低產田節水改造,初步擬定向烏海市轉讓部分水權,基本可爭取4000-5000萬m/a,可作為遠景目標努力。
除黃河過境水外,目前海南區還有其它地區的地表水可茲利用。據計算,海南渠平均地表水資源可利用量為233.58萬m/a。由于水資源日益緊缺,在條件成熟是就要考慮建立控制工程,利用這部分地表水。
海南區有許多處煤礦,據實測疏干水量可達350萬m/a。由于輸水距離長,目前這部分水資源只利用了20%。所以將來還有280萬m/a的疏干水可以利用。
海南區的地下水開采主要集中在沿黃地區。在其它區域還有部分水質較差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拉僧廟以南,埋藏深度小于10m。這部分水源礦化度偏高,含多種不適宜人體的離子,超出了人飲標準。但如果凈化處理后還是可以用于工業的。在計算地下水可開采量時,沒有考慮這部分水源。
綜上所述,海南區還有1334.64萬m/a的各種水源可供工業利用。將來上工業項目時,一定要以水定規模,嚴格控制這些水源的利用。
首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節水教育。海南區水資源為地下水和過境黃河水,再加上人為污染,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也有斷流現象。所以說,人們一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準則,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其次,工業企業必須采用清污分流,利用先進水處理技術加強水循環利用,集中排放的給排水方式,在強化企業內水務管理的情況下,實施防滲、防漏措施,加強水質監控,積極采用先進節水技術,努力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再者,農業要加強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在穩產、高產的前提下降低灌溉定額,減少沿途輸水損失,節約水資源。
另外,水務管理及水資源監控是保證水資源高效利用的前提條件,所以應盡快建立和完善水資源統一管理機構,依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管理,通過水資源經濟杠桿實
現水資源的合理調配,盡快落實報告中所提出的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