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瓊予
中國陶瓷香器的發展是古人信奉神靈祭拜的器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流入民眾生活,作為生活器具,在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發展最榮盛的時候隋唐時期,不僅從使用上,并且注重了裝飾美感上的設計使香道器具擁有了不同的造型元素。
符號既是指代表意義的標識。現代符號學的發展,已經不僅僅作為一個理論學科的符號學,而是可以跨越很多不同的學科領域的一種象征,這里的符號學可以歸類為人文符號學。在香器器具中,器具本身造型是符號,器具文圖樣式是符號,這些組合結構給陶瓷香器和符號學本身締造了一種復合性,既是符號也是這一器具的器具符號。
表達人類情感的方式有很多種,隨著傳播媒介的發展快速化,人類的傳播方式語言更明確,符號學又提升了一個層次,我歸為時代符號學,交流、表達藝術、設計理念等均用這個時代的符號來表達,不斷地演變,不斷地發展,舉個例子:人們在表達喜歡的意思上不再用以前的符號例如連理枝、一個愛心等符號含蓄的刻畫,現在呢,豎起大拇指,點個贊,直接明確。而香道器具在如今也在與時俱進,人們使用焚香,禮佛,追求造型簡潔,流暢,從復雜性變成簡潔性。


博山爐蓮花造型,典型代表了唐代繁盛文化后隨著佛教的流入,人們在設計博山爐的同時符號造型的改變。
符號系統大多是在表達人類的情感,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在個人認為都是一種符號系統的表達。既抽象又具體。陶瓷藝術美妙的關鍵又在于對陶瓷符號的選擇。在陶瓷創作中符號表達的多樣性。陶瓷香器器具的符號并不是單單一個實物,是一種意向,一種傳遞。
符號學將香器文化締造裝飾意義,講其形而上學,不再那么直白單調。就像是莫里斯界定的那樣,“其所指謂是價值的類象符號”。符號的載體是物質價值本身,在當下的時代發展,數字媒體的應用,對于陶瓷香器發展好處大于弊端,傳播的效率性,文化的推廣性,無不響應當下的時代主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潮。隨著當今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國的絲綢之路又一次被掀開神秘的面紗,中國陶瓷器具的發展也隨之被呼之欲出,再一次成為歷史傳承性的焦點。
陶瓷香器器具在如今具有傳承性,數字媒體具有流通性傳播性,二者相輔相成。在20世紀初,符號學作為剛剛興起的人文學科,正在卯足勁頭向各個領域延伸,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路上,不能單一出發,就像是一顆大樹,茁壯成長需全面吸收陽光。
同時代與之對比,日本在這個數字媒體時代利用的就很好,將其從唐代學習過去的陶瓷藝術升華變成具有日本特色的器具造型,從固有的本質來說是一種思想的變革,日本的陶瓷器具的線條也是對當今他們的社會背景的一個映射,器具反應的符號就相對輕松。
對于中國陶瓷器具符號與數字媒體時代相呼應的時代來說,近幾年的陶瓷器具發展是多元化的,也象征著我們的文化生活豐富的北京意義,一帶一路的指導方向,也將中國傳統文化又一次走向世界更多的角落,香器器具象征著人們虔誠的一顆心,現如今很多人都會利用香器器具禮佛參拜禱告。也說明人們心中有信仰有博愛,在生活中認真的去看待生活享受生活和品味生活。香器器具在中國當代的符號造型上看多樣性但結構不復雜,簡單造型卻沉穩結實,就像是民族精神一樣,擁有悠久的歷史背景,不驕不躁,一步一步在體現我國的時代變遷。中國香器器具造型是當代數字媒體時代一個嶄新的傳統文化,悠久又新穎,是陶瓷藝術的特定的一個代表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