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菁
所謂高校網絡輿情指的是在高校的網絡空間中,在校大學生(主體)所關注中介性的社會問題,進而對其進行評價以及發表自己政治觀點。然而,當前隨著自媒體的發展以及廣泛運用,高校學生儼然成為了自媒體平臺中主流的人群,從而能夠將社會中的熱點問題隨時分享以及傳播,同時還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他們作為一群知識豐富、思想活躍、崇尚個性以及追求新穎的人群[1],這就需要高校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管理,從而有效引導學生能夠正確認識以及評價社會熱點問題,進而更好地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本文從自媒體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分析出現,然后提出加強網絡輿情的管理策略。
當前,大學生在自媒體運用方面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尤其在網絡輿情方面的特點十分顯著,這對高校管理者而言帶來較大的挑戰。例如二零一四年,某高校發生集體腹瀉的事件,其原因是學校所使用的水被嚴重污染,進而導致了該校師生的恐慌。在未查明原因時就散播各種謠言,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秩序,同時也妨礙學校正常工作的開展。因此,高校管理者需要加強這種網絡輿情的管理,然而在自媒體的時代,學生獲得較大的自主性,這就極大地增加了管理的難度。從而導致許多網絡信息通過“以訛傳訛”以及“以謠傳謠”的方式繼續傳播[2]。此外,自媒體也給管理者提供良好的渠道,例如學生對某些事件的關注度較高時,此時學校就可以根據事件的性質而安排對應的教師給予指導,并對事件的發展情況做出對應的分析。這就能夠幫助學生吸收經驗,同時也能夠增加他們的知識積累。這就使得學生能夠在自媒體的平臺中獲取知識,進而引導網絡輿情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第一,從自媒體中的內容管理方面入手,其中堅決取締以及打擊一些不健康的內容信息傳播,從而有效地凈化自媒體的環境[3];第二,逐漸建立以及完善對應的監管機制,尤其是應對當前管理方面所出現的滯后性問題,需要調整操作的方式,從而更好地發揮出社會各方的監督機制,
提升自媒體傳播信息的有效性;第三,建立嚴格地準入機制,這主要是針對平臺的運營商而言,通過嚴格的準入機制能夠徹底屏蔽一些非法信息的交流以及傳播,這就凈化自媒體的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自媒體的用戶中高校學生屬于主流人群,高校中加強學生的輿情管理,離不開高校管理者積極參與,其中高校的輔導員、思想教育教師的加入。首先,參與管理的人員要了解自媒體,從而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對話機制,例如當前許多高校都開通官微,一方面是便于學生能夠分享信息,從而不斷加強不同學生群體之間的對話,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建立“平等對話”以及“互通互信”良好的交流方式,另一方面則是充分尊重學生的話語權、知情權以及參與權,這就便于管理者能夠“因勢利導”,使得高校輿情能夠走向健康的方向;其次,高校管理者需要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觀點,防止他們出現思想認知方面的問題;最后,管理者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與熱點問題的討論,從而提升學生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度。
網絡輿情問題處理社會以及高校加強管理之外,學生個人也需要積極參與,并能夠樹立堅定的信念,同時加強學習,從而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以及辨別能力,從而能夠促使學生在混雜的信息中做出正確地判斷。大學生對社會中各種信息接收比較塊,這一時期又是學生“三觀”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而在自媒體的平臺中,學生積極分享各種心情以及信息,其中不乏一些具有較大爭議的觀點,此時學生需要正確認識以及分析這些問題,并能夠做好對應的判斷,有效防止各種錯誤觀念的滲透,進而導致學生在行為方面出現偏差。除此之外,學生還需要對自媒體中所傳播的事件、問題等做好辯證地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由此可知,當前的大學生需要重視提升自我,樹立堅定的信念,同時更廣泛地接受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并培養自己具有“去粗取精”以及表達自我的能力。
在當前的自媒體時代,高校對學生的網絡輿情實施管理,不能單純依靠某一方面的力量,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需要社會、教育者以及學生本人等的多方配合,共同推進網絡輿情的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并逐漸形成良好的機制,從而有效地提升網絡輿情的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