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霏
大眾傳媒通過新媒體和平面媒體,將與人們工作和生活具有密切關系的信息進行即時傳播,而在信息時代下,大眾傳媒已經成為人們了解社會、認識世界的窗口和工具。當前,隨著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在思政教育中應用大眾傳媒,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質量,但是由于大眾傳媒的缺點,其在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針對其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和創新進行分析具有現實意義。
首先,隨著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人們獲取以及接收信息的方式出現了重大轉變,大眾傳媒所具備的便捷性以及時效性的特點,可以充分滿足學生對信息的需求,學生通過各種終端就可以完成信息瀏覽,同時,由于大眾傳媒具備較強的目的性和易用性,學生通過檢索就可以找到想要的信息;其次,學生在利用大眾傳媒獲取信息的過程中,更加關注一些娛樂信息,并且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用于瀏覽明星八卦以及娛樂信息上,這種格調不高、偏激低級的信息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道德以及價值觀念;最后,當前,隨著各種社交軟件的不斷涌現,更多的學生沉溺與社交軟件中,逛空間、刷微博、聊微信成為了學生的主要生活內容。
大學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關鍵階段,是學生邁進社會的最后階梯,傳統傳媒下,學生雖然接受的信息是單向而被動的,但是信息基本都是主流的價值觀和道德觀,而大眾傳媒的即時性和便捷性,雖然提高信息獲取的效率,但是其中魚龍混雜,各種不良信息大量充斥其中,對學生的心理發展帶來影響,不利于學生未來走進社會、適應社會。當前,大眾傳媒逐漸趨于市場化,而一些媒體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前提下,傳播一些游走與法律和道德邊緣的信息,大量娛樂化、低俗甚至色情的信息對學生價值觀帶來嚴重影響,進而出現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畸形價值觀。
大眾傳媒應該是向人們傳播正能量以及文化知識的重要平臺,但是當前其中所存在大量的暴力以及低俗信息,與缺少嚴格的監管具有直接關系,因此,高校黨委以及當地政府需要對大眾傳媒加強監管,規范以及控制其傳播權限,將其打造成為開展思政教育的關鍵平臺。首先,要嚴格控制大眾媒體的內容,不能沒有節制的傳播,一定要對其進行市場歸屬,政府需要建立以及完善法律法規和監管機制,對其中存在的暴力、色情以及不良信息進行嚴格懲治,提高犯罪違法成本;其次,加強學生與思政教師的溝通和交流,在開展思政教育過程中,需要正確使用大眾傳媒,高校黨委要起到領導作用,鼓勵思政教師深入到大學生群體中,轉變傳統的填鴨式以及灌輸式模式,與學生群體開展有效交流,掌握學生的行為以及思想動態,并且利用大眾媒體建立思政網絡平臺,學生通過平臺可以將遇見的問題反饋給教師,有助于思政教育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引導和評估;最后,改善網絡環境,政府需要發揮監管作用,促使大眾傳媒向有序以及健康方向發展,積極推行實名制認證,嚴格杜絕一些學生和社會成員匿名發表色情、不良以及負面的信息,在推行實名制后,可以起到震懾的目的,對改善網絡環境具有關鍵意義。
首先,要對傳媒工作者開展政治教育,提高其政治水平,就當下社會形勢和政治主旋律開展思政工作,提高其政治素養以及社會責任心,加強法律意識建設,優化大眾傳媒的影響力以及公信力,進而起到凝聚人心、引導輿論的作用;其次,要對傳媒工作者開展道德教育,使其充分明確社會使命和自身責任,抵制不良以及色情信息,保證新聞的即時性和真實性,過濾一些虛假信息,傳播社會正能量、弘揚道德主旋律。
高校是為社會輸送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和接班人的關鍵場所,因此,一定要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優勢,全面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以及政治素養。首先,高校要打造全新的思政教育網站或者論壇,將網站以及論壇建設成思政教育的關鍵輔助工具,并且通過網站論壇與學生開展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學生在思政論壇上可以發表觀點、提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答,同時,隨著網站的不斷完善,思政教育還可以與實際生活充分結合,就當前的社會焦點以及熱點話題開展教育,滿足學生的生活需求,關注學生的行為動態;其次,開設思政微博以及微信公共賬號,通過微博以及微信等工具,發布最近的思政信息,傳播思政理論,加強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和互動。
總而言之,大眾傳媒具有較高的普及率以及諸多優勢,可以幫助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和質量,因此,政府以及高校要進一步對大眾傳媒加強監管,引導其向有序以及健康的方向發展,進而推動思政教育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