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闖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將立德樹人作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接班。高校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最高點,在整個人才培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是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養的重要學科課程,在當前新媒體飛速發展背景下,結合新媒體不斷創新教學路徑,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是貫徹十八大關于教育要立德樹人要求的根本要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新媒體具有其兩面性,在教育領域,它給教育帶來極大促進作用的同時也產生著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大學生沉溺于新媒體的虛幻空間而荒廢學業、逃避現實、更甚者陷入錯誤思想價值理念,引起人生道路的偏差。這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質的培養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如何因應新媒體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沖擊,不斷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
新媒體給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平臺和互動機會,學生們被新媒體吸引,對于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幾只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缺乏足夠的興趣,這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提高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在新媒體時代創新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就要創新傳統教學的這種模式,拓寬教學載體,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用課件、視頻、以及真實故事、與思想政治理論相關的社會熱點來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引導學生正在圍繞話題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形成正確健康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觀念。此外,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品教學課程,通過校園網站、以及其他教育網絡平臺進行網絡直播和點播,讓廣大學生在自己方便的空間和時間開展網絡學習。最后,以班級或院系為單位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公共賬號平臺,拓展教學交流,實現課上課下的雙向交流與互動。利用學生微博、微信等平臺進行思想政治理論相關信息推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覺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新媒體教育和感染學生。同時還要充分利用暑期實踐、訓練營、社聯協會活動等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開展思政教育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新媒體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備較高的專業媒介素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要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踐培訓兩種途徑不斷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養。在實踐培訓方面,利用專題性培訓和綜合性培訓兩種方式,對高校廣大思想政治教學工作者進行新媒介下教學和人才觀念、新媒介基本知識和技能、新媒介下信息的利用與分辨等新媒體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基本媒介素養進行專業化的教育培訓。在理論研究方面,高校要建立新媒體下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專題研究項目,通過專門的資金支持和教研項目支持開展專項教研,鼓勵和支持與新媒體相關的計算機專業、傳播學以及新聞學等專業參與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中來,在跨學科綜合教研的基礎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教研的效果,為其教學效率提高奠定理論基礎。
新媒體視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僅要利用新媒體開展教學,同時還需要利用新媒體對傳統媒體進行改造,促進傳統媒體的新媒體化,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在傳統教學載體中融入多媒體、新媒體等現代網絡新媒體技術。在傳統教學內容和載體中,以多媒體的形式將畫面、聲音、影像、圖片等融入其中,從而營造出生動、立體、活潑但又兼具嚴肅性的教學氛圍。與此同時,以網絡平臺技術為依托,構建網上教學平臺,為師生交流、學生之間的討論構建平臺。利用新媒體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互動性、服務性、在確保理論知識得到有效灌輸的基礎上,利用新媒體的優勢最大限度引起學生的關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傳統媒體在新媒體化的過程中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