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要解決“干”的問題
作為一名有著三年“大學生村官”經歷的青年,我深深懂得:要實現年輕人扎根農村,必須要解決“干”的問題。 一是干什么,據我目睹耳聞,絕大部分年輕人到農村都是做“文員”,而不是“技術員”; 二是怎么干,作為年輕人,不少人存在“憑心所想”的心理,缺乏“親身實踐”的態度。 無論是“大學生村官”亦或是“新青年下鄉”,只要讓農民覺得大學生能干事,只要讓大學生從內心里覺得要干事,實現農村大發展自然會水到渠成。(武漢 趙坤)
年輕人要切實解決農村困難
年輕人扎根農村,可充分發揮自己文化水平高、操作能力強、信息溝通快等特點,做好農村工作的“政策理論講解員”、“信息傳遞員”、“科技知識推廣員”、進度督查員”、“農村建設的調研員”,利用掌握的計算機技術,借助網絡傳媒、遠程教育等信息平臺,將國家的政策深入地宣傳下去,將農民的困難與意見及時地反映上來,切實解決村民生產、生活中的困難。
(來鳳 向雪敏)
提升農村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作為曾扎根農村的年輕人,我認為如今年輕人難以在農村扎根的原因有三:一是由于農村發展遲緩,年輕人涌向大中城市,回農村輿論壓力較大;二是很多年輕人認為在農村無用武之地;三是農村的年輕人都想方設法往城市里發展,使農村在年輕人心目中“印象不好”。 我認為應從這三方面努力,扶持年輕人回鄉創業、發展農村,樹立扎根農村的典型,逐步提升農村對年輕人吸引力,讓年輕人看到農村也有不錯的發展機會、也有上升的通道。(武漢 張良爐)
不負青春好韶華
在殿堂和田壟之間,這些來自名校的青年人選擇了后者。農村既是施展才華的舞臺,又是歷練人生的學校。在所有的環境和工作中,沒有比到農村工作更能磨練人的意志,更能增長人的才干的。青年有擔當,國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每個年輕人都要堅定學習信念,在學習中提升自己;要發揚實干作風,在實干中成就自己;要嚴格遵守紀律,在自律中歷練自己。 (麻城 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