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娟
剖宮產腰硬聯合麻醉后采用多巴胺維持血壓的效果觀察
孫文娟
目的 分析剖宮產腰硬聯合麻醉后采用多巴胺維持血壓的效果, 為臨床預防剖宮產腰硬聯合麻醉后發生低血壓提供借鑒。方法 66例行剖宮產單胎妊娠產婦, 隨機分為A組和B組, 各33例。A組使用多巴胺來維持血壓, B組使用麻黃堿來維持血壓。比較兩組產婦在不同時刻血液動力學指標變化差異。結果 兩組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在不同時刻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血壓均維持在正常范圍內;A組在監測前(T1)、監測后1 min(T2)、監測后5 min(T3)、監測后15 min(T4)、胎兒娩出時(T5)時刻心率(HR)均小于B組, 且在正常范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90、11.55、11.41、11.56、13.39, P<0.05)。結論 使用多巴胺在維持產婦血壓的同時, 不會增加HR, 可以穩定的維持pH值, 給胎兒提供充分的氧氣, 安全可靠, 保證母嬰安全。
剖宮產;腰硬聯合麻醉;低血壓;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近些年來有多次報道顯示, 腰硬聯合麻醉可以導致產婦出現低血壓, 對母嬰的安全造成威脅, 因此對產婦剖宮產中升壓藥的選擇來防治低血壓又成為新的研究方向[1,2]。本研究選取本院自2015年1月~2017年4月需要進行剖宮產的產婦66例, 分組使用多巴胺和麻黃堿來升壓, 評價兩種降壓藥對血壓、心率的維持效果, 并綜合探討低血壓產生原因和最適合的防治措施, 為臨床提供借鑒。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婦科進行剖宮產的單胎妊娠產婦66例, 隨機分為A組和B組, 各33例。A組年齡22~39歲, 平均年齡(30.2±5.6)歲, 平均體重(67.9±3.5)kg, 平均停經時間(38.6±1.9)周。B組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29.1±5.5)歲, 平均體重(65.8±3.5)kg, 平均停經時間(38.9±2.2)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兩組均為需要剖宮產的正常產婦;②產婦家屬均已被告知本次科研的目的、方法及參與意義, 是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未完成計劃者;②臨床資料缺失者;③有明顯心肺功能損傷、肝腎功能異常者;④有胎兒窘迫者[3-5]。
1. 3 方法 兩組產婦均行腰硬聯合麻醉, 注入0.75%布比卡因2 ml(上海朝暉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6442)+10%葡萄糖混合液1.8~2.0 ml。其中A組在腰硬聯合麻醉完成后泵注多巴胺(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1021174),速度6 μg/(kg·min)。B組使用麻黃素(上海豐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174)4 mg/ml, 速度30 ml/h, 術中根據產婦血壓變化來調整藥物的泵注速度。
1. 4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產婦T1、T2、T3、T4、T5時刻血液動力學指標變化, 血液動力學指標包括HR、SBP、DBP。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的SBP、DBP在不同時刻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且兩組血壓均維持在正常范圍內;A組在T1、T2、T3、T4、T5時刻HR均小于B組, 且在正常范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90、11.55、11.41、11.56、13.39, 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時刻SBP、DBP和HR比較()

表1 兩組不同時刻SBP、DBP和HR比較()
注:與B組比較,aP<0.05,bP>0.05;1 mm Hg=0.133 kPa
組別組別例數T1T2T3T4T5SBP(mm Hg)B組33 113.2±10.6116.3±9.6 115.9±10.4117.6±10.9118.9±9.7 A組33 116.1±9.5b118.0±8.2b119.8±9.8b115.9±10.2b117.9±10.1bDBP(mm Hg)B組33 76.1±6.5 73.1±5.5 71.1±6.573.1±7.0 74.9±6.2 A組33 74.1±7.1b75.1±6.2b70.1±6.1b72.1±7.5b74.2±7.2bHR(次/min)B組33 98.2±12.1 108.5±13.9 98.6±11.3110.6±12.6 107.6±10.9 A組33 70.6±10.5a72.6±11.2a68.9±9.8a75.6±12.0a72.0±10.7a
隨著近些年來剖宮產安全報告的增多, 剖宮產的方便安全成為越來越多產婦的選擇, 而腰硬聯合麻醉在剖宮產中得到廣泛應用, 聯合麻醉較原先的全身用藥可以大大降低對胎兒的影響, 而且縮短硬膜外阻滯潛伏期的優勢, 已成為最主要的麻醉方式[6-8]。低血壓作為產婦娩出前和娩出后惡心嘔吐的危險因素和主要因素, 而產婦的惡心嘔吐會造成母嬰危險, 發生低血壓的原因主要為:①妊娠期需要大量的血流供應, 子宮供血可以占到心輸出量的25%~30%, 產婦處于仰臥位會壓迫腹主動脈和下腔動脈, 減少回心血量, 此時心輸出量下降達30%, 而側臥位可以減輕對主要動脈的壓迫, 增加心輸出量, 產婦采取手術床左側傾斜10~15°, 加快輸液;②腰硬聯合麻醉會阻滯交感神經節前纖維, 阻滯范圍內的血管會出現擴張, 出現回心血量驟減, 血容量相對不足, 血壓降低;③麻醉后, 阻滯平面迅速出現, 產婦仰臥位, 妊娠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 血壓會有明顯下降, 成為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 此時重要臟器處于低灌注, 惡心嘔吐, 中樞興奮, 對胎兒不利;④巨大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高癥)以及羊水過多也會對產婦的血壓造成影響。腰硬聯合麻醉因具有術后鎮痛、減少用藥、縮短起效時間的優勢在剖宮產中廣泛應用, 但是因胎兒對下腔靜脈壓迫以及靜脈血回流較差的因素,影響胎盤血供, 嚴重者可出現胎兒酸血癥、胎兒窘迫甚至窒息, 也會誘發產婦羊水栓塞, 影響胎兒的預后[9-11]。有學者提出通過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來防治低血壓, 目前應用較多的為麻黃素, 長期應用下也出現了不足, 故本研究對比使用麻黃素和多巴胺, 比較二者的優劣, 經研究兩種藥物均能平穩的維持產婦的血壓, 但是使用多巴胺的產婦HR更低, 因為麻黃素通過激動β1受體, 增加HR, 故不適合于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產婦[12-1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的SBP、DBP在不同時刻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且兩組血壓均維持在正常范圍內;A組在T1、T2、T3、T4、T5時刻HR均小于B組, 且在正常范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故多巴胺應用更為廣泛。
綜上所述, 多巴胺在維持產婦血壓的前提下, 不會增加心率, 降低耗氧量, 維持穩定的PH值, 降低新生兒酸中毒的發生風險, 安全可靠, 保障母嬰安全。
[1] 夏蘭. 預注甲氧明防治剖宮產產婦腰硬聯合麻醉術中低血壓臨床觀察.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6, 7(3):177-178.
[2] 賈獻輝, 葉常紅. 麻黃堿皮下局部浸潤麻醉對剖宮產腰硬聯合麻醉后低血壓的預防效果觀察.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6, 5(2):46-47.
[3] 郭會江, 馬春梅, 謝秋明, 等. 小劑量甲氧明、麻黃堿聯合預防剖宮產腰硬聯合麻醉術中低血壓的效果. 中國醫藥導報, 2016, 13(31):93-96.
[4] 譚正玲, 詹鴻, 劉先保, 等. 重度子癇前期孕婦與健康孕婦在腰硬聯合麻醉下行剖宮產術發生低血壓的風險比較. 熱帶醫學雜志, 2015, 15(2):210-213.
[5] 路喻清, 李欣, 楊遠東, 等. 小劑量多巴胺預防剖宮產患者腰—硬聯合麻醉后低血壓效果觀察. 山東醫藥, 2015, 4(16):38-40.
[6] 王曉偉, 楊生華, 崔秋美. 甲氧胺復合麻黃堿對剖宮產術腰-硬聯合麻醉低血壓的預防. 遼寧醫學雜志, 2015, 12(5):265-267.
[7] 黃瑾, 施蕾, 陳雄康. 腰-硬聯合麻醉剖宮產手術中預防低血壓. 中國生育健康雜志, 2015, 4(5):462-464.
[8] 楊信玉, 葛三才, 李鳳蓮. 對行腰硬聯合麻醉的剖宮產產婦使用甲氧明法預防術中低血壓的效果探析. 當代醫藥論叢, 2015, 7(7):179-180.
[9] 賴慶利, 楊天鳳, 唐毅, 等. 護理干預對降低腰硬聯合麻醉剖宮產患者術中低血壓發生率的研究.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8):20-21.
[10] 許陪陪, 張翠然, 黃智明. 剖宮產術腰硬聯合麻醉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防治效果觀察. 中國藥業, 2015, 24(23):84-85.
[11] 王華平. 鹽酸多巴胺的不同用法對腰-硬聯合麻醉下剖宮產時低血壓的防治效果對比. 醫藥前沿, 2016, 6(1):95-96.
[12] 曹劍哲, 孫艷偉, 劉偉璇, 等. 小劑量多巴胺對剖宮產患者腰—硬聯合麻醉后低血壓的預防效果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5):24-25.
[13] 白云剛. 麻黃堿預防剖宮產腰-硬聯合麻醉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臨床觀察.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5(19):2673-2674.
[14] 張翠然, 許陪陪, 黃智明. 麻醉平面對腰硬聯合麻醉產婦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影響. 中國藥業, 2015, 24(24):62-64.
[15] 張翠然, 許陪陪, 黃智明. 等比重羅哌卡因腰硬聯合麻醉預防剖宮產術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50例. 中國藥業, 2015, 24(23): 204-206.
Observation on effect of dopamine in maintaining blood pressure after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in cesarean section
SUN Wen-juan. Guangzhou Huangpu District Kowloon Town Center Health
Center, Guangzhou 510555,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opamine in maintaining blood pressure after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in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66 singleton pregnant women with cesarean 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33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dopamine for maintenance of blood pressure, and group B received ephedrine for maintenance of blood pressure.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hanges in hemodynamic indicators at different times in two groups. Results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at different times (P>0.05). The blood pressure in two groups remained in normal range. The heart rate (HR) was normal in group A before monitoring (T1), 1 min after monitoring (T2), 5 min after monitoring (T3), 15 min after monitoring (T4) and at the time of delivery (T5), and it was lower than group B.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9.90, 11.55, 11.41, 11.56, 13.39, P<0.05). Conclusion Dopamine can maintain maternal blood pressure without increasing the HR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maintain a stable pH, and provide adequate oxygen to fetus.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and can ensure maternal and child safety.
Cesarean section;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Hypotension; Causes analysis; Prevention measures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5.049
2017-05-18]
510555 廣州市黃埔區九龍鎮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