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侯海燕 侍憶
都爹利會館暨悉尼雙年展“抽象的世界”
翻譯:侯海燕 侍憶

1George Tjungurrayi無題亞加力、麻布91cm×91cm2014圖片由悉尼烏托邦藝術(Utopia Art Sydney)提供
由第21屆悉尼雙年展藝術總監片岡真実策劃的“抽象的世界”于2017年3月20日至7月10日在都爹利會館展出。片岡真実為展覽所做開幕詞為:“關于宇宙基本元素存在多種不同哲學,‘抽象的世界’對此也進行了探究,旨在從抽象中尋求意義,這是一種超越抽象表現主義、極簡主義和概念藝術現代視角的抽象。此次展覽可看成是對第21屆悉尼雙年展的初步構想。”
抽象,悉尼雙年展,都爹利會館

2-3梁慧圭(Haegue Yang)無折疊-宇宙爆炸 #1蠟紙、黑白顏色紙、噴漆123cm×87.5cm2012作品于新加坡STPI-創意工作坊及畫廊制作圖片由梁慧圭/STPI提供

悉尼雙年展自1973年創辦以來,已展出100多個國家近1800名藝術家的作品。它被認為是全球當代前沿性藝術活動之一,因委托博物館和其他非博物館場地展示富有挑戰性的創新藝術而倍受認可。
由于平均40%的訪客來自異地,悉尼雙年展在國際國內舞臺上均占有一席之地。過去三屆雙年展中(2012、2014和2016年),訪客人數每屆均突破64萬人次。
第21屆悉尼雙年展將于2018年3月至6月舉辦,由片岡真実擔任藝術總監,雙年展籌備工作已經啟動。
“抽象的世界”是香港都爹利會館與第21屆悉尼雙年展合作的項目,由第21屆悉尼雙年展藝術總監片岡真実策展,于2017年3月20號在香港最重要的社交文化場所都爹利會館開幕,展覽將持續到7月10日,在都爹利沙龍和圖書館展出。都爹利藝術項目一覽表上的展覽均由全球或地區藝術界、電影放映研討領域德高望重的藝術家策展,本次展覽便是其中之一。
自古以來,人類就為宇宙的空間結構和自然現象所著迷。明暗、風雨、水火等基本元素沒有固定結構和形態,不同文化和文明對這些元素的描繪往往很抽象。這樣的例子見于東亞的信仰體系和民間傳說,如太極圖、五行和易經八卦,也見于世界各地不同的土著文化。本次展覽的特色作品出自三位杰出的亞太藝術家:Mit Jai Inn、George Tjungurrayi和梁慧圭(Haegue Yang),他們的研究和全部作品都是對上述抽象概念的詮釋和探究。
片岡真実為展覽開幕致辭:“關于宇宙基本元素存在多種不同哲學,‘抽象的世界’對此也進行了探究,旨在從抽象中尋求意義,這是一種超越抽象表現主義、極簡主義和概念藝術現代視角的抽象。此次展覽也可說是我對2018年3月開幕的第21屆雙年展的初步構想。”
為將香港打造成世界一流藝術中心,都爹利會館致力于為本土和國際當代藝術家搭建平臺,使他們能夠以藝術為載體表現創造力和奉行自由言論。

片岡真実于2003年出任東京森美術館首席策展人期間,策劃了多個展覽,包括艾未未:“憑什么?”(2009 年/2012—2013年美國巡展)、李昢(2012年)、會田誠(2012年)和李明偉與他的關系(2014—2015年)。
此前,她是東京歌劇院畫廊的總策劃(1997—2002年),并任東京日生基礎研究所研究員,從事文化政策和城市開發項目研究。2007—2009年,她是倫敦海沃德畫廊的國際策展人。2012年,她擔任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亞洲魅影:當代喚醒傳統”展覽特邀策展人、韓國第九屆光州雙年展聯合藝術總監。2014年她成為了國際博物館和現代藝術藏品協會董事會成員。此外,她也是東京造型藝術大學藝術設計研究生院教授。目前她擔任了第21屆悉尼雙年展藝術總監。
Mit Jai Inn(1960年生于泰國清邁),是泰國當代先鋒藝術家,也是思想自由、特立獨行的藝術家,在繪畫理念上他敢于挑戰傳統有形無形的邊界。他的抽象繪畫讓人聯想到光反射、光譜和宇宙分子結構,作品往往帶給觀者身臨其境之感,喚醒觀者沉睡的自我和對生命本質的意識。色彩碰撞產生的光學效果又令人想到極簡主義藝術和視幻藝術。
George Tjungurrayi(1943年生于澳大利亞西部基維庫拉地區,屬賓土比族(語族)),從20世紀90年代始用線形圖案作畫。他的抽象油畫承襲了西部沙漠帕潘亞·圖拉藝術家的獨特畫風,被認為是沙漠景觀的寫照。作品中的形狀和線條可解讀為風起沙丘上漾起的水洼波紋景象,對Tjungurrayi而言,他那些獨特的圖案描述了故土肉眼看不見的能量場和源于神圣律法的傳統故事。
梁慧圭(1971生于韓國/德國),名揚國際的不僅有她的感應式裝置作品,還有她那由混合材料構成的雕塑語匯。不管什么材料,偶得的天然材料或生產的人工材料,一律呈組合模式。楊往往運用制造物映射工業化歷程,映射社會政治史及其個人經歷。她的“無折疊–宇宙爆炸”系列是在各種多面體紙偶上完成的噴繪作品,表現鬼影幢幢或對鬼魅的記憶。形式不一的作品表現了宇宙能量和隱形的自然力,其中,黑白配作品互補性明顯,既動態連接又主動依偎,自然令人產生陰陽組合的聯想。
都爹利會館是專為藝術愛好人士創建的社交文化場地。黃佩茵創辦的都爹利會館既不是博物館也不是畫廊,但卻提供了一個極具感召力的背景平臺,人們在此交流思想、激發意念,以全新的方式與藝術融匯。
都爹利會館向所有藝術愛好者開放,招牌特點是由文化大家亞娜·皮(Yana Peel)、威廉·趙(William Zhao)和克麗絲·夏普(Chrissy Sharp)領銜主持年度藝術活動項目。項目除了有杰出藝術名流策劃世界級展覽外,還有系列藝術訪談、表演、電影放映會和本土文化創新人士發起的其他活動,一波接一波不曾間斷。
都爹利會館的室內裝飾跟外墻藝術一樣吸睛,走進會館就像走進一位收藏大家的寓所——此寓所碰巧還有米其林二星級粵菜大廚,有碧草如茵且面積達2000平方英尺的露臺花園,還有品鑒手工雞尾酒和復古香檳的精致沙龍。都爹利會館的室內建筑與設計由倫敦設計師伊爾澤·克勞福德擔綱,在設計師的想象中,室內建筑與設計是引發事件和體驗發生的絕佳媒介。這位設計師因其對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的貢獻和影響,榮獲2013年度西班牙國際建筑設計獎。

4-5梁慧圭(Haegue Yang)無折疊-宇宙爆炸 #5蠟紙、黑白顏色紙、噴漆123cm×87.5cm2012作品于新加坡STPI-創意工作坊及畫廊制作圖片由梁慧圭/STPI提供
都爹利會館暨悉尼雙年展
“抽象的世界”
2017.3.20—7.10
展覽地點:香港都爹利會館
Duddell’s x Biennale of Sydney. Abstraction of the World
Translated by: Hou Haiyan Shi Yi
“
ion of the World”, curated by Mamikataoka, the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Sydney Biennale’s 21st edition, is on view at Duddell’s from 20 March to 10 July, 2017. On announcing the exhibition Mamikataoka said: “‘Abstraction of the world’ explores some of the diverse philosophies surrounding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e universe, investigating a pursuit of meaning in abstraction that goes beyond modernist perspectives of abstract expressionism and minimal, conceptual art. It is a re fl ection of some of my early thinking about the 21st Biennale exhibition opening in March, 2018.”
abstraction, Biennale of Sydney, Dudd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