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會
(中牟縣人民醫院 婦產科 河南 鄭州 451450)
?
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再次剖宮產65例臨床分析
劉傳會
(中牟縣人民醫院 婦產科 河南 鄭州 451450)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再次剖宮產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患者65例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前置胎盤未合并瘢痕子宮患者31例為對照組,分析兩組母嬰情況。結果 觀察組剖宮產、胎盤植入及子宮破裂發生率較對照組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出血量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胎兒窘迫及圍產兒早產發生率較對照組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圍產兒死亡率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將增加孕產婦及圍產兒風險,需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降低風險。
瘢痕子宮;前置胎盤;再次剖宮產
前置胎盤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妊娠晚期并發癥,亦是剖宮產中引發產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嚴重者將危及母嬰生命[1]。近些年,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數量不斷增加,其妊娠及分娩時并發癥發生率也呈上升趨勢[2-3],特別是胎盤植入和前置胎盤,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將危及母嬰生命。本研究旨在探討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再次剖宮產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中牟縣人民醫院收治的65例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患者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前置胎盤未合并瘢痕子宮患者31例為對照組。對照組年齡23~36歲,平均(29.3±4.9)歲;孕周30~40周,平均(34.9±4.7)周;孕次1~4次,平均(2.5±1.5)次。觀察組年齡23~35歲,平均(29.1±4.7)歲;孕周30~40周,平均(34.7±4.5)周;孕次1~4次,平均(2.8±1.2)次。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孕周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①前置胎盤:妊娠28周后,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或胎盤下緣或將宮頸內口覆蓋,位置較胎先露部低。②胎盤植入:經超聲診斷胎盤附著部位子宮肌層缺失,不存在胎盤子宮壁側絨毛間隙,局部有豐富血流信號;分娩中發現無法自行剝離產后胎盤,徒手剝離時胎盤和子宮壁間存在部分或全部粘連。1.3 手術方法 根據產婦情況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觀察組中剖宮產術患者于上次剖宮產術腹壁瘢痕部位,將腹壁切開,松解粘連處,于膀胱子宮反折腹膜上1 cm處將反折腹膜解開,下推膀胱。為便于結扎子宮動脈,使子宮下段充分暴露,防止對膀胱造成損傷。觸摸子宮壁結合術前經B超明確胎盤附著位置。如果附著部位較低,應做橫切口于胎盤上方的子宮下段,娩出胎兒后,讓胎盤自行剝離。如果胎盤附著在前壁,在胎盤中迅速造洞,胎兒娩出后,為減少出血量應迅速手取胎盤。如果出現胎盤植入則用卵圓鉗將宮腔內殘留胎盤夾除,不能將胎盤強行剝離。胎兒胎盤娩出后,選用10 U催產素常規子宮肌層注射,并進行子宮按摩術。采用可吸收線“8”字縫合或間斷縫合胎盤附著處子宮有明顯出血處,必要時予子宮動脈結扎。當患者出血量>2 000 ml,出現失血性休克時,應立即實施子宮切除術。
1.4 評價指標 記錄患者分娩方式、產后出血量、胎盤植入及子宮破裂情況,并統計圍產兒早產、胎兒窘迫及死亡發生率。

2.1 分娩方式 觀察組剖宮產率為100.0%(65/65)較對照組67.7%(21/31)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185,P<0.05)。
2.2 臨床表現 觀察組產后出血量(1 115.6±345.9)ml,較對照組(773.1±165.2)ml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226,P<0.05)。觀察組胎盤植入、子宮破裂發生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臨床表現比較[n(%)]
2.3 圍產兒臨床表現 觀察組早產、胎兒窘迫發生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圍產兒死亡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臨床表現比較[n(%)]
前次剖宮產史、引產流產史、多產史及接受輔助生育史等是前置胎盤發生的主要原因,常發生于妊娠第28周多認為前次剖宮產史是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剖宮產手術操作將增加子宮內膜炎及子宮內膜受損發生的風險,嚴重者將導致永久性損傷。一旦剖宮產后患者子宮內膜出現炎性改變或退行性變,將導致再次妊娠的蛻膜發育不完善,造成血液供應不足[4],擴大胎盤面積,進而引發前置胎盤。
本研究中,觀察組產后出血量較對照組多,胎盤植入及子宮破裂發生率明顯提高,證實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將增加產婦產后出血量及胎盤植入和子宮破裂發生率。產后主要通過子宮平滑肌的強力收縮壓迫血竇達到止血的作用,但瘢痕子宮患者子宮下段肌組織薄弱,且收縮力差,即無法剝離胎盤又無法進行有效止血[5],進而增加產后出血量,必要時需切除子宮才可挽救患者生命。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患者因瘢痕處子宮肌層薄弱,造成妊娠晚期易發生穿透性胎盤植入,損傷直腸及膀胱,造成大出血。本研究中,觀察組圍產兒早產及胎兒窘迫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將增加對圍產兒的損害,嚴重將導致圍產兒死亡。因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常需提前終止妊娠,進而增加早產率。同時,因為早產兒各個器官發育不成熟,肺泡內肺表面活性物質不足,導致無法正常擴張肺泡,影響通氣換氣功能[6],增加胎兒窘迫發生率。本研究發現,再次剖宮產是治療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的主要方式,但應嚴格把握剖宮產指征,降低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患者生產的風險。
綜上所述,給予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患者再次剖宮產可保證母嬰安全,但應嚴格把握剖宮產指征,做好術前準備。
[1] 岳潔,劉曉華,申英.子宮動脈栓塞術在瘢痕子宮合并胎盤前置孕婦引產中的療效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6,33(9):1793-1795.
[2] 田吉順,潘飛霞,何賽男,等.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孕婦孕中晚期引產的危險因素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44(3):247-252.
[3] 陳祿英,李淑云,陳君,等.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的臨床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5,24(2):123-125.
[4] 薛蓮,張國英.瘢痕子宮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盤對分娩結局及母嬰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5,21(19):3605-3606,3613.
[5] 郭玉琳.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臨床診治22例[J].陜西醫學雜志,2014,43(7):824-825.
[6] 羅巖,周杜娟,徐雁.瘢痕子宮合并植入性前置胎盤14例診治體會[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4,39(9):1251-1253.
R 719.8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4.062
201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