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楊陽
(1.河南省人民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2.武警河南總隊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
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的護理體會
孫靜1楊陽2
(1.河南省人民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2.武警河南總隊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分析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的護理體會。方法 將在河南省人民醫院行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患者90例按照護理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接受護理干預,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手術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下床時間、術后拔管時間及整體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VAS評分為(2.4±1.0)分,低于對照組的(5.2±1.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7%,低于對照組的2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患者期間采取護理干預,對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升患者預后效果均有良好作用。
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腎結石;護理
手術是治療腎結石的常用手段,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屬于微創技術,創傷小,無需行開放手術,具有較高的結石取凈率[1]。為了提高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效果,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重視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措施則顯得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中針對觀察組中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應用護理干預模式,觀察其護理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90例在河南省人民醫院接受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就診時間為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經臨床癥狀、靜脈尿路造影、B超、CT等診斷為腎結石;男61例,女29例;年齡為22~60歲,平均(46.7±8.9)歲;單側腎結石63例,雙側腎結石27例。患者均依據個人意愿選擇常規護理及護理干預等不同護理方法,由此均分為觀察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實施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在術前了解患者情緒變化,穩定患者不良情緒。講解腎結石發生原因、手術措施、注意事項等,手術所有用品準備齊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則應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指標變化情況,指導患者家屬相關安全風險及注意事項,做好并發癥預防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均實施護理干預模式,結合患者手術分為3個階段。①術前階段: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全面的心理引導并協助其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工作,例如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入院后觀察其神態、情緒、心理上的變化,與患者進行積極交流以便后續的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規范性,緩解患者內心緊張情緒。護理人員同時應根據患者手術情況指導患者練習截石位和俯臥位,逐漸增加練習時間,提高患者手術配合積極性。術前準備手術器械設備,術區皮膚清潔、消毒,常規禁食禁水。②術中配合。患者入室后,建立舒適的手術環境,檢查各器械設備性能和使用狀態,合理擺放各使用器械,便于術中操作,縮短尋找器械花費的時間。協助醫生擺放手術舒適、正確體位,連接各器械。術中注意患者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等變化,注意更換灌注液,沖洗液適當加溫。術后妥善固定腎造瘺管,以免脫出,做好與病房護士的交接工作,叮囑病房護士術后注意事項。③術后護理。基礎護理:術后密切注意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連續心電監護,監測血氧飽和度,維持靜脈通暢輸液,觀察腎造瘺引流管的引流情況,注意引流液的顏色、量和性質,詳細準確記錄,發現異常問題需有效處理。術后夾閉腎造瘺管約2 h,利于腎內局部止血。注意生命體征變化,有無腰部脹痛、引流液顏色變紅、腎區脹痛、腎管周圍滲血等情況,若發現出血需立即處理,嚴重血尿者應臥床休息,夾閉造瘺管,輸血、補液等。感染:術前檢查患者有無泌尿系感染,術后取仰臥位,謹遵醫囑合理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叮囑患者多喝水,每日尿量應超過2 000 ml,注意體溫、血壓變化,切口敷料保持清潔、干燥,清潔皮膚。尿外滲:少量尿外滲無需處理,可自行吸收,大量尿外滲者需行腎周引流。漏尿:密切注意患者腎周有無腫脹,敷料有無滲出,術側是否腰痛等,及時發現異常問題并處理。
1.3 評價指標 患者術后應用視覺模擬評分表(VAS)以確定其術后疼痛程度,評分范圍為0~10分,得分越高則說明患者疼痛程度越高[2]。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定量資料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術后恢復指標 觀察組患者術后下床時間、術后拔管時間及整體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n下床時間拔管時間住院時間觀察組452.6±0.7a2.3±1.0a6.1±1.2a對照組454.0±1.34.2±1.49.3±1.8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術后疼痛評估 觀察組術后VAS評分為(2.4±1.0)分,低于對照組的(5.2±1.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3 并發癥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7%(3/45),即1例出血,2例尿路感染;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4.4%(11/45),即3例出血,5例尿路感染,2例尿外滲,1例漏尿。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術后疼痛是手術常見癥狀,護士必須要重視患者術后疼痛癥狀,耐心傾聽患者言語述說并與其進行積極交流,以便更好地吸引患者注意力以達到緩解患者疼痛癥狀的效果。護理人員應全面細致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明確造成疼痛的原因,針對其原因采取針對性處理措施。且術后密切注意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做好并發癥的預防和護理工作[3]。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下床時間、術后拔管時間及整體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VAS評分為(2.4±1.0)分,低于對照組的(5.2±1.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7%(3/45),低于對照組的2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患者期間采取護理干預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術后疼痛程度均明顯改善,能促進患者較快康復,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1] 婁秋平.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的手術配合[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3):44-45.
[2] 王菊廷,護理干預對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患者康復的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5):438.
[3] 彭先美.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高齡腎結石65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6):62.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4.121
20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