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鳳英,張承玉,馮潤荷,沈華杰,羅萍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天津300222)
PBL聯合CBL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專業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蔡鳳英,張承玉,馮潤荷,沈華杰,羅萍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天津300222)
目的對PBL聯合CBL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專業生理學教學中應用的效果進行評價。方法采用問卷形式調查學生對PBL聯合CBL教學法的效果評價以及傳統教學法與PBL聯合CBL教學法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結果學生對PBL聯合CBL教學法的滿意度高,82%以上的學生認為PBL聯合CBL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提升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表達交流能力、促進各門課程的知識融會貫通、增強健康宣教能力,90%以上的學生認為此方法有助于建立臨床思維、掌握專業技能。結論在高職護理專業生理學教學中應用PBL聯合CBL教學法,可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多數學生認可,值得推廣應用。
高職;護理專業;生理學;PBL聯合CBL教學法
生理學是聯系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在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培養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由于高職學制所限,生理學課時有限,內容繁雜,學生常常感到枯燥又乏味。傳統以講授為基礎的LBL教學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采用“灌輸式”教育,學生缺乏主動性,缺少個性發展空間。近些年來,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廣泛應用于各類學科的教學中。目前,國內PBL和CBL教學法應用于高職護理專業的專業課程中已見報道,但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較少。隨著我國護理衛生事業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對于護理學生的各項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本課題組對護理專業生理學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采用PBL聯合CBL教學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對象
隨機選取我校2016級高職護理專業兩個班共79人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生,平均年齡18.72歲。對生理學教學進行改革,采用PBL聯合CBL教學法,由同一教師依據教學大綱授課,在生理學部分章節的教學中采用PBL聯合CBL教學法。
1.2 方法
在實施PBL聯合CBL教學法前后,分別開展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生理學教學中應用PBL聯合CBL教學法的看法。問卷是在調研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基本信息、學習興趣、學習效果等方面由研究者自行設計的,全部為單項選擇題。在實施PBL聯合CBL教學法前后,通過手機向學生發放問卷,收集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及反饋。
1.3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對應用PBL聯合CBL教學法前后教學效果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次調查有效問卷回收率均為100%。學生對在生理學教學中應用PBL聯合CBL教學法的效果評價見表1。結果顯示,82%以上的學生認為PBL聯合CBL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各門課程的知識融會貫通、提升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表達交流能力、增強健康宣教能力;90%以上的學生認為PBL聯合CBL教學法有助于建立臨床思維、掌握專業技能。

表1 學生對在生理學教學中應用PBL聯合CBL教學法的效果評價(%)
在生理學教學中應用PBL聯合C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見表2~3。調查結果顯示,64.56%和69.62%的學生認為PBL聯合CBL教學法對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的作用很大,0.00%和12.66%的學生認為傳統教學法對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的作用很大;49.37%和59.50%的學生認為PBL聯合CBL教學法對提高學習自主性和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很大,而認為傳統教學法對提高學習積極性、學習自主性作用很大的學生僅占1.27%和0.00%。

表2 傳統教學法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

表3 PBL聯合CBL教學法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
傳統的LBL教學法(Lecture-Based Learning)是講授式教學法,采取大班授課,全程“灌輸式”教學,學生常感覺內容枯燥乏味,而目前很多學校由于師資不足,教師、教室資源缺乏等原因,此方法仍為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教學法[1]。楊振寧教授曾認為,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少走彎路,能系統、完整地學好一門學科。但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膽子小,老師沒講過的不敢想,老師沒教過的不敢做”,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死記硬背導致學生學到的知識難以應用于臨床,使學生畢業后面對疾病時獨立思考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大打折扣,不符合當今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在生理學教學中應用PBL聯合CBL教學法,能將學生由單純被動的聆聽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教師角色轉變成“節目主持人”,引導學生由常見病、多發病病例入手,帶著濃厚的興趣從問題出發,通過網上文獻檢索、查閱書籍、調研、訪談等途徑,搜集知識并歸納總結,然后通過“頭腦風暴式”的討論交流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對于基礎學科,這種學習過程突出基礎,融入臨床,不僅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能力,還通過病例分析加深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鍛煉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今后開展臨床工作奠定基礎。
本研究顯示,64.56%的學生認為PBL聯合CBL教學法對提高團隊協作能力的作用很大。在生理學教學中應用PBL聯合CBL教學方法,可使學生將問題分解,通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既學習了新知識,又培養鍛煉了團隊合作能力。國內外的研究表明,CBL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相關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中,通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通過師生、學生之間的多向互動和積極研討,能夠提高學生溝通、解決問題等多方面的能力[2],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任何單一形式的教學方法都無法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我們發現,對于生理學中系統的概念、原理,仍可采用傳統講授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系統、完整地學習知識[3]。部分與臨床緊密相關的章節可恰當穿插案例教學,這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綜合能力的效果較好。考慮到高職院校生理學課程多開設在大一,這個階段的學生尚缺乏必要的基礎和臨床醫學知識,因此案例的選取以常見病、多發病為基礎,如高血壓、糖尿病、消化性潰瘍等,案例要少而精,結合生理學知識合理設置問題,問題要貼近專業,與職業崗位需求對接。
總的來說,在護理專業生理學教學中實施PBL聯合CBL教學方法改革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得到了多數學生的認可,學生的滿意度較高。這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早期接觸臨床的教學方法,實現了與后續基礎和臨床課程的有效對接,實現了醫學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的有機融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團隊協作、綜合分析等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
[1]于述偉,王玉孝.LBL、PBL、TBL教學法在醫學教學中的綜合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5):100-102.
[2]Raurell Torred M,Olivet Pujol J,Romero Collado,et al.Case-based learning andsimulation:useful tools to enhance nurses'education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NursScholarsh,2015,47(1):34-42.
[3]李稻,韓玉慧,蔣益,等.醫學基礎教育中PBL和CBL兩種教學模式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2):108-110.
G526.5
B
1671-1246(2017)14-0109-02
天津市教育科學學會“十三五”規劃課題(jk1350233A);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醫學教育研究課題(2016B-FF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