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美
(江西醫學高等??茖W校,江西上饒334000)
PBL教學法在衛生信息管理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王家美
(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江西上饒334000)
目的探討P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在增強衛生信息管理學教學效果中的差異。方法在實驗班使用PBL教學法進行教學,在對照班使用傳統教學法進行教學,通過期末測試比較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教學效果。結果對照班的平均成績低于實驗班(P<0.01),成績優秀率和及格率也低于實驗班(P<0.01)。兩班最高分與最低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在衛生信息管理學教學中使用PBL教學法,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PBL教學法;衛生信息管理學;實踐研究
傳統教學中的衛生信息管理學以課堂講授為主要教學方法,“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極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而大大降低了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成為任課教師不得不考慮的問題。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即以真實的問題作為學生學習的起點,學生的一切學習內容都從解決該問題開始。本研究采用PBL教學法進行教學,設法增強衛生信息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某校2013級全科醫學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將2013級全科醫學專業1班、2班學生隨機分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其中實驗班54人,對照班56人。兩班學生上學期課程的期末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及課程教學進度安排,將教學內容統一選定為衛生信息管理學中的“衛生信息采集”“公共衛生信息系統”“社區衛生信息系統”“醫院信息系統”和“衛生信息分析”5章內容。實驗班對以上內容采用PBL教學法,對照班使用傳統的講授法進行教學。最后對兩個班級用同一份試卷進行測試,以此來評定這門課的教學效果。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的比較分析都運用統計軟件SPSS17.0進行相應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對照班的衛生信息管理學平均成績低于實驗班(P<0.01),成績優秀率和及格率也低于實驗班(P<0.01)。兩班最高分與最低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兩班衛生信息管理學成績比較[n(%)]
3.1 PBL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表1的數據顯示,實驗班的衛生信息管理學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班(P<0.01),成績優秀率和及格率也高于對照班(P<0.01)。表明在衛生信息管理學課程教學中使用PBL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3.2 學生積極參與是PBL教學法成功的關鍵
從表1可以看出,兩個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也就是說,使用這兩種教學法,都有高分和低分存在,結合相關學生的平時表現,得高分的學生平時學習比較認真且自覺;而得低分尤其是得最低分的學生則經常出現不做作業甚至曠課的情況。這說明不管用哪種教學方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都是獲得好成績的關鍵因素。PBL教學法能使學生獲得好成績的秘訣就是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因此,PBL教學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教師要特別注意一些參與程度不高的學生,必要時還應制訂相應的激勵措施,爭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3.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需要指出的是,衛生信息管理能力包含多項內容,筆試成績只能衡量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研究中為了量化的方便,也為了使實驗班與對照班具有可比性,因此僅使用選定內容的成績作為單一的教學評價內容,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處。
實踐證明,在衛生信息管理學課程教學中使用PBL教學法,通過要求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績,從而達到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同時由于終結性評價本身的缺陷,在后續教學中,還應該結合過程性評價以及學生自我評價等方式進行多元評價,以更好地發揮PBL教學法在衛生信息管理學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G526.5
B
1671-1246(2017)14-0101-02
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省級課題“基于PBL教學法的衛生信息管理學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XJG-13-43-8)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