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會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南陽473061)
競賽模式下助產專業學生實習前綜合實訓的效果觀察
孫會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南陽473061)
目的觀察競賽模式對助產專業學生實習前綜合實訓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我校2014級助產專業118名學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競賽模式引導下的實習前綜合實訓,對照組采用常規實習前綜合實訓。實訓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對學生的臨床職業素養進行比較。結果實訓結束后,觀察組學生在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人文關懷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方面的自我評價明顯優于對照組學生(P<0.05)。結論在競賽模式引導下對助產專業學生進行臨床實習前綜合實訓,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臨床職業素養。
實習前;綜合實訓;技能競賽;助產專業
助產專業是一門專業性、技術性、操作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臨床專業學科[1],有調查顯示,助產專業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緊張心理,缺乏主動學習意識和學習方法,動手能力不強,面對產婦時表現較為拘謹,不能進行有效溝通,對產婦缺乏人文關懷,給臨床帶教帶來一定難度[2]。研究表明,有效的實習前綜合實訓能解決學生在臨床實習初期遇到的這些問題,縮短臨床適應期,使學生盡快適應臨床實習[3]。目前學校多采用以技能操作訓練為中心的強化實訓,以此來強化學生臨床實習前的技能操作。單純的技能操作訓練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致使其缺乏學習興趣,影響實訓效果。相關資料顯示,護理技能競賽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4]。因此,在我校助產專業實習前綜合實訓教學中引入技能競賽模式,以期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適應臨床實際工作需要,現介紹如下。
1.1 對象
選取我校2014級助產專業118名學生,其中男3名,女115名;年齡19~22歲,平均(20.05±1.02)歲。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9人,兩組學生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選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楊崢主編的《助產與專科護理技術實訓指導》作為實訓教材。將對照組分成兩個大組,每6人為一個小組,采用傳統綜合實訓方法,即根據臨床實際需要確定實訓項目,由教師示范,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實訓結束后考核。將觀察組分成兩個大組,每6人為一個小組,采用競賽模式下的綜合實訓教學,具體方法如下。
1.2.1 編寫情景模擬病例觀察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實訓開始前進行情景模擬案例編寫,要求在編寫的案例中至少用到2~3個專科護理操作,1~2個產科常用基礎護理操作。案例編寫好后交至輔導教師處進行打分,教師對不合理的地方修改完善后發給學生。
1.2.2 開展情景模擬競賽實訓開始后學生首先進行單項操作練習,單項操作考核合格后,該小組方可根據其編寫的案例進行情景模擬訓練,以確保在真正鞏固和掌握單項專業操作技能的基礎上進行情景模擬練習。情景模擬可采用任務驅動、角色扮演、劇情轉換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方法,小組成員要輪換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指導,允許學生在專業范圍內自由發揮。最后在大組內進行以小組為單位的情景模擬考核,每個大組設置不同的獎項來激勵學生。每組考核結束后,組內成員根據自身表現做出自我評價,其他小組可進行現場點評,進行組間互評,達到反思學習和換位思考的目的。最終每個大組依據單項操作成績和情景模擬成績推薦兩個小組參加高仿真情景模擬競賽。
1.2.3 高仿真情景模擬競賽競賽情景的設置由學校及臨床教師共同完成,每組學生在賽前抽取模擬案例,準備時間為30分鐘,小組成員可根據自身情況扮演不同的角色,目的是考查學生的臨床綜合能力。高仿真情景模擬開始時,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相關操作在模型及模擬系統中演示,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反應及處理措施去設置下一個場景。教師通過單面可視玻璃和實時視頻錄像觀察學生的實際操作,通過中控室對學生發出指令。競賽以表演方式進行,當一個小組在進行模擬實訓時,其他學生可在觀摩室內觀摩實訓操作過程。競賽結束后,由學校和臨床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并評出優勝小組,給予一定的獎勵。
1.3 評價方法
根據自行設計的問卷在綜合實訓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進行調查,請學生對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人文關懷能力、團隊合作能力5個方面進行自我評價。每項評價分為明顯提高、提高、不確定、未提高、無意義5個等級,分別賦值5分、4分、3分、2分、1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學生對綜合實訓效果的自我評價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對綜合實訓效果的自我評價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59 59 t P --學習興趣3.91±0.77 2.45±0.82 4.131 0.001動手能力4.82±0.98 3.45±0.93 3.890 0.001分析問題能力3.36±0.67 2.45±0.70 3.131 0.005人文關懷能力4.36±0.81 3.09±0.79 3.639 0.002團隊合作能力4.27±0.65 2.82±0.58 5.456 0.000
3.1 競賽模式引導下的綜合實訓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相關研究表明,有效的助產服務是降低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的重要途徑,對降低剖宮產率及提高自然分娩率具有重要意義[5]。一名合格的助產專業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能[6]。實習前綜合實訓是學生強化技能操作的重要時期,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存在學生積極性不高的問題。綜合實訓采用競賽模式進行,每名成員都有自己的角色分工,避免了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積極主動思考的現象。競賽式的綜合技能實訓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是學習的主體,從而使其由被迫訓練改為主動練習,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學生學習興趣較對照組高(P<0.05)。在競賽模式下開展綜合實訓,有助于將反思學習的優點融入綜合實訓中,將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結果進行檢驗[7]。通過組內自評,有助于學生思考和表達自己的看法,反思自己在準備與練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收獲和感觸。組間互評達到了使學生換位思考的目的,學生在對其他小組進行評價的同時也會思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避免出現相同的問題。
3.2 競賽模式引導下的綜合實訓教學能夠提高助產專業學生的臨床職業素養
實習前綜合實訓是為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奠定基礎的關鍵性教學環節。傳統的實習前綜合實訓教學多以單項操作為主,以學生為主體的綜合性、系統性、連續性實訓項目明顯不足,而產科臨床實際狀況瞬息萬變,學生在進入臨床時容易出現應對能力不強的現象[8]。競賽模式下的綜合實訓以情景模擬為主線,多角度模擬產科疾病進展,再現了臨床工作過程,鼓勵學生學會多學科分工及協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在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人文關懷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方面的自我評價明顯優于對照組學生(P<0.05)。學生在情景模擬的過程中,不僅能夠考慮現存的問題,也會考慮潛在的問題,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競賽模式的鼓舞下,通過模擬完整的、連續的臨床情景,提高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增加了專業實踐鍛煉的機會。
[1]郭桂芳,孫宏玉,朱秀.我國助產教育的現狀與發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0(7):291-293.
[2]王秀玲,張玲珍.產房助產專業實習生的心理需求調查及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17):2591-2592.
[3]孫會,趙霞.對實習前護生進行護理技能培訓及綜合教育的效果評價[J].社區醫學雜志,2016(5):71-72.
[4]羅曉冰.護理技能競賽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作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9):78-79.
[5]UNFPA.The State of the World’s Midwifery 2014:A Universal Pathway,AWoman's Right to Health[EB/OL].http://unfpa.org/pub-lic/home/ publications/pid/17601,2014-06-05.
[6]鄭長花,趙國璽,彭慧蛟,等.高級助產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及評價[J].護理研究,2013,27(6A):1636-1637.
[7]陳英.以學生為主體的分組反思法在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5(4):267-268.
[8]黃麗華.核心能力培訓在助產士實習生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2(7):1961-1962.
G526.5
B
1671-1246(2017)14-0112-02
河南省醫學教育研究重點項目(Wjlx2016046,W jlx201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