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亞平,郭玉梅,張瑩
(武威腫瘤醫院,甘肅武威733000)
影響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相關因素及對策
宋亞平,郭玉梅,張瑩
(武威腫瘤醫院,甘肅武威733000)
目的通過調查找出影響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相關因素,提出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進一步提升護理質量。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問卷,由護理部干事負責對全院各臨床科室的醫生按60%的比例進行隨機調查,對比分析2015年、2016年兩年間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差異。結果2016年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在護理人員的專科知識水平、護士的應急搶救能力、護士的操作技術水平、護士能否詳細掌握患者病情、科室醫護溝通、科室醫護配合方面較2015年高(P<0.05)。結論臨床醫生對護理工作的總體滿意度較好,通過加強專科知識培訓、增進醫護關系、組織應急演練、提高搶救能力、重視病情觀察、優化排班模式,可進一步提高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及護理質量。
醫生;護理工作;滿意度
為了更好地提高護理質量,我院護理部進行了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調查。醫生是與護理工作接觸時間較長的專業人群,相對于患者滿意度調查,醫生的調查更為準確、可靠。我院護理部采用自行設計的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問卷,在2015年和2016年對全院臨床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了兩次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以提高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一步提升護理質量,現將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1.1 對象
調查對象為我院21個臨床科室的醫生,其中2015年調查對象的年齡28~50歲,平均年齡(37.00±2.57)歲;2016年調查對象的年齡26~52歲,平均年齡(36.00±3.57)歲。采用隨機抽樣方法發放調查問卷,2015年及2016年的調查對象在年齡、學歷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護理部自行設計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責任制護理工作模式、護理人員的專科知識水平、基礎護理的落實、護士的應急搶救能力、護士的操作技術水平、護士能否詳細掌握患者病情、科室醫護溝通、護士的服務態度、科室醫護配合9項內容,每一項有滿意、一般、不滿意3個選項。由護理部干事發放調查問卷,現場檢查收回。其中2015年發放調查問卷146份,收回有效問卷13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5.2%;2016年發放調查問卷140份,收回有效問卷13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5.0%。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2015年、2016年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3.1 影響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相關因素
3.1.1 腫瘤專科護理知識欠缺,操作水平不高,醫護配合不到位研究發現,近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護理人員對腫瘤專科知識的掌握程度與醫生之間工作的配合有很大的關系。護理人員要配合醫生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就需要具備較高的專科知識水平和操作水平。近兩年我院新聘的護理人員中,剛畢業的護生占全院護理人員的30%,新聘護理人員缺乏系統的專科知識培訓和操作技能培訓。同時,腫瘤專科知識的更新速度比較快,高年資的護理人員由于家庭、工作、身體等因素而缺乏學習時間。另外,護理人員由于家庭、心理、經濟狀況等原因缺乏外出學習的機會和積極性。
3.1.2 醫護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在護理工作中,有效的溝通可以增進醫護之間的相互理解,提高醫生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現階段我院實行APN排班模式,護士由于值夜班比較頻繁、工作壓力大等原因,缺乏與醫生面對面的溝通。新聘護理人員由于缺乏溝通技巧、對溝通的時機掌握不適宜、缺乏對醫護溝通重要性的認識等原因,故而無法與醫生進行有效溝通。醫護之間由于多種原因長時間缺乏信息交流,彼此之間缺乏理解、信任。
3.1.3 應急搶救能力差我院為腫瘤專科醫院,急危重癥患者相對于綜合醫院比較少,護理人員缺乏實踐機會,搶救患者時應急能力不強,遇到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時,機械地執行醫囑,缺乏應有的觀察力、敏銳性及對病情的預見性等,影響了搶救的時效。另外,我院護理隊伍相對比較年輕,急救操作技術、急救器械的使用不夠熟練,心理素質比較差,遇到急危重癥患者比較慌張,手忙腳亂,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進行搶救。
3.1.4 對患者病情掌握不清楚對患者做出準確、全面的病情評估是以每名護士的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為基礎的,敏銳的病情觀察能力來自扎實豐富的理論知識[1]。新聘護理人員臨床經驗和專科疾病護理知識欠缺,不能很好地發現及鑒別一些疾病的先兆癥狀,錯失治療疾病的最佳時機。另外,他們與患者缺乏有效溝通,不清楚患者的病情。
3.2 提高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措施
3.2.1 強化護理人員專科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我院自2015年以來實行護理人員分層培訓和考核,分層級對低年資護理人員進行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考核,考核成績與每月的績效和年終考核掛鉤,促使護理人員更好地掌握專科知識。同時實行護理人員學分管理制度,督促護理人員積極參加每月護理部舉辦的專科知識培訓班,鼓勵護理人員考取營養師、心理咨詢師、健康管理師資格證,使護理人員更好地配合醫生的工作,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鼓勵護理人員外出進修,學習新的護理理念和技術。我院還實行護理骨干到心腦功能室、超聲醫學科、ICU輪訓的制度,使其掌握超聲檢查、心電圖檢查等技術,為患者的搶救爭取時間。
3.2.2 增進醫護關系,提高醫生滿意度護理部每年舉辦溝通技巧培訓班,由院內溝通工作做得好的護理人員為大家授課。各科室實行醫護一體化查房、交班,增加了護理人員與醫生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有矛盾和爭議可以及時解決,使醫生和護士加深了解,彼此之間相互信任。
3.2.3 組織應急演練,提高搶救能力應急演練可以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能力和救護水平,通過應急演練,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明顯提升,應對突發事件更加從容有效,可以充分發揮護士在搶救病患中的作用[2]。護理部每年舉辦一次意外事件的應急演練,科室每月進行一次科內多發病、常見病的應急演練,規范了應急演練的操作流程,做到搶救患者時不慌不亂。同時還充分利用了現代化的設備,將急救柜的布局平面圖儲存在手機中,護理人員可以隨時進行翻看和記憶,便于在搶救過程中及時準確地遵醫囑用藥。同時各科室將急救柜內所用藥品的說明書進行整理,方便護士記憶。每年全院護理人員必須參加心肺復蘇技術的考核,以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搶救能力。
3.2.4 重視病情觀察,優化排班模式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重視病情觀察,培養護理人員主動觀察的意識。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使其及時掌握患者的檢查結果、病情的動態變化。明確分級護理的標準,按時間巡視病房,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夜班實行雙人值班的模式,護理人員不可以私自調班,有事應與護士長聯系。落實危急值上報制度,出現危重患者及時上報科室的微信群,使醫生能夠及時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
護理質量管理是醫院護理管理的金標準,也是促進護理工作持續改進的標準[3]。醫生對護理工作的評價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了護理質量。通過加強專科知識培訓、增進醫護關系、組織應急演練、提高搶救能力、重視病情觀察、優化排班模式,提高了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升了護理質量,為患者創造了一個更加和諧的就醫環境。
[1]馮偉平,劉慧,廖麗容,等.新護士夜班觀察搶救能力評估及培訓[J].中國護理管理,2009(8):71-73.
[2]Steinemann S,Berg B,Skinner A,et al.In situmultidisciplinary,simulation-based teamwork training improves early trauma care[J].Journal of surgical education,2011,68(6):472-477.
[3]劉保萍,陳海英,李建青,等.績效考核與護士滿意度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3(8):2342-2343.
R193
B
1671-1246(2017)14-0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