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娜·斯特羅奇里克
2011年,當一只狗從直升機跳下,和美軍海豹部隊一起襲擊奧薩馬·本·拉登大本營,格雷戈里·伯恩斯靈光一現。“我當時想,如果狗能從直升機跳下,那我們就能訓練它們做核磁共振掃描。”他回憶道。次年,這位神經科學家在埃默里大學啟動“狗狗計劃”,首度在不麻醉的情況下教導狗靜靜地躺在核磁共振造影儀器內,好讓它們的腦部接受掃描。
通過窺視狗的腦部,研究人員能觀察它對于手部信號、聲音和氣味等刺激有何反應。大腦獎賞中樞的活動可顯示狗更喜歡人類關愛還是食物(大多數對兩者的喜好相同),以及哪些狗可能不適合分派工作任務(比方說,對陌生人是否過于焦慮或興奮)。
現在,伯恩斯想知道狗是如何學習人類語言的:“狗聽見一個詞的時候,是只把它當成聽覺刺激,還是能聽出更深一層的意義?”為了尋找答案,他花了一年研究狗在聽見熟悉的和無意義的詞語時的腦部活動情況。
由于狗的腦部結構和信息處理方式有可能和人類一樣特殊和復雜,所以想破解其運作方式將會需要多年的測試。“我們談論‘狗的時候可以像描述‘人一樣滔滔不絕,”伯恩斯說,“狗也像人類一樣,個體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就像人類的嬰兒一樣,幼犬對于高頻的人類聲音比低頻的反應更靈敏。紐約和法國的研究人員發現,高頻的聲音可能真的有助于幼犬學習詞匯──但成犬就不再喜歡高八度的聲音了。
人類和他們的狗狗伴侶都能在音樂中找到慰藉。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為一群狗播放了五個不同的音樂列表,同時監測它們的壓力狀況。雖然它們的反應不同,但音樂確實具有使狗狗平靜的效果──特別是輕搖滾和雷鬼樂。
經過數十年的測試,史密森學會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以體外受精的方式繁殖出一窩幼犬。科學家希望可應用這個技術來攻克狗和人類都有的遺傳疾病。
在社交智力方面,人類幼兒和狗的相似程度更甚于黑猩猩,盡管黑猩猩和人類的親緣關系更近。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在一些溝通任務中,狗和人類幼兒的表現都比黑猩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