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李雪琴,劉紅麗,閻沖
山西醫科大學圖書館,山西 太原 030001
論大數據時代醫學院校學生健康信息素養的內涵及培養策略
李琳,李雪琴,劉紅麗,閻沖
山西醫科大學圖書館,山西 太原 030001
大數據時代,醫學院校學生要注重培養健康信息素養,增強健康信息需求意識,提高健康信息獲取、評價及利用能力。醫學院校開展健康信息素養教育,應多開發相關的項目化課程,建立健康信息素養教學特色資源庫,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加強專兼職師資隊伍建設,搭建校內外相結合的實訓實踐教學體系。
大數據;醫學院校;大學生;健康信息素養;培養策略
隨著我國社會信息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信息素養能力已經成為信息社會中個人綜合能力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當今,信息科技已遍布社會各個領域,以大數據為主要標志的信息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引起了醫學界的變革。新的科學研究表明,個人的健康水平與其對健康信息的認知、理解、鑒別和應用能力有非常密切的聯系。醫學院校學生作為未來從事醫藥行業的重要群體,其健康信息素養水平的高低更是關系到廣大人民的健康。因此,加強醫學院校學生的健康信息素養教育成為我國目前醫療教育改革重點解決的問題。
健康信息素養是健康素養和信息素養 2個概念相互融合的產物,它主要是指個體意識到健康信息的需求、檢索、獲取和評價,并且可以通過分析、理解健康信息,做出一系列對個體有益決策的一種能力。它不僅是存在意識形態層面,而是集意識、知識、應用、技能和道德于一體的綜合信息狀態[1]。1974年,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養的概念[2],到 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又將信息素養的概念系統的概括為“個體擁有能夠判斷何時需要信息,并知道如何獲取、評價和有效利用信息”[2]。之后,信息素養概念被廣泛應用到世界各國的企業和科研當中,成為企業或公司評價人才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1995年,美國《國家健康教育標準》中對健康素養教育的概念做出了較為明確的定義,即個體能夠獲取、理解和處理基本的健康信息或服務,并且能夠運用這些信息為自己服務,促進個體健康發展[3]。2003年,美國醫學圖書館學會首次將信息素養和健康素養的概念融合在一起,提出健康信息素養的概念[4]。此后健康信息素養的概念不斷補充完善,健康信息素養成為醫學院校學生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
目前國內普遍比較認同的看法認為,健康信息素養教育包括信息需求、信息獲取、信息評價、信息利用等 4個方面。圖 1是健康信息素養內涵之間的關系,可以看到健康信息素養的出發點和目的是醫療預防和醫療保健,首先人們會產生強烈的信息需求,然后去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對信息做出評價,判斷真偽,最后在獲取正確的健康信息基礎上將其真正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實現醫療預防和醫療保健,即信息的利用。

圖1 健康信息素養內涵關系示意圖
2.1 健康信息需求意識
健康信息需求意識是指個體能夠意識到信息對健康的影響,進而明確自己的健康信息需求,并能夠識別所需信息的種類和程度。它是公民健康信息素養的基礎,也是大數據時代醫學院校學生培養健康信息素養應該具備的最基本能力。個體的健康信息需求意識一般經歷 3個狀態,先是形成個體對信息需求的客觀狀態,在客觀基礎上加深對健康信息的主觀認識,最后個體完整的表達出自己的健康信息需求意愿。
2.2 健康信息獲取能力
健康信息獲取能力主要是指個體能夠有效制定獲取健康信息的策略,進而獲取健康信息的能力。傳統的健康信息獲取能力主要依靠報紙、電視、廣播、錄音等方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新興媒體的涌現,為健康信息獲取提供了更加方便的途徑。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或者手機移動終端隨時隨地獲取健康信息。大數據時代,健康信息獲取成為即時、對點的雙向互動傳播,為健康信息獲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徑。
2.3 健康信息評價能力
健康信息評價能力是指個體能夠正確理解并且評價健康信息的能力。在大數據的影響下,健康信息大量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信息識別的難度。因此,健康信息評價能力成為醫學院校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健康信息素養之一,要求醫學院校學生不僅具備正確理解健康信息內容的能力,而且能夠從紛繁復雜的健康信息中透過現象看本質,對健康信息的質量給予正確評估[5]。
2.4 健康信息利用能力
健康信息利用能力是指個體能夠將健康信息與自身知識體系有效融合,進而滿足自身醫療保健需求。健康信息利用能力是在健康信息獲取能力和評價能力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可以說是健康信息素養的最高標準。健康信息利用能力受到個體性格、文化水平等要素的影響,綜合考察了個體的各項素質。醫學院校學生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健康信息需求意識、健康信息獲取能力、健康信息評價能力,而健康信息利用能力則更加考驗學生的綜合健康信息素養。
陸建玉等人[6]對浙江省寧波市某高職醫學院校的在校學生健康信息認知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該校學生大部分人能夠概括合適的健康信息關鍵詞和特點,具備較高的信息需求意識,還能夠掌握良好的健康信息檢索策略,具備一定的信息獲取能力。一半左右的學生能夠判斷健康信息的權威性、可靠性和時效性,并能夠從繁雜無章的健康信息中快速搜索出信息主旨,說明學生具有良好的信息判斷能力。此外,近一半的學生能夠對查找的信息進行概括并提出新的觀點,且能夠評價健康需求滿足狀況,并根據需要重新調整檢索步驟。
3.1 開發健康信息素養項目化課程
大數據時代為健康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因此當前的健康信息素養教育改革主要以培養學生崗位勝任能力為導向,加強健康信息素養和專業學科的融合教學。這種改革打破了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文獻檢索課程模式,建立了由醫學圖書館員參與的“教學做”一體化的項目任務驅動的健康信息素養教材[7]。在此基礎之上,才能進一步整合課程的內容和組織形式,讓其服務于健康信息素養教育,編寫出具有特色的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案。信息素養項目化課程不僅是信息資源的整合,也是信息技術、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和溝通能力等多學科知識的融合。
3.2 建立健全的健康信息素養教學特色資源庫
健康信息的內容繁雜、數量巨大,一方面它為大數據時代的健康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另一方面它也增加了健康信息資源的辨別難度。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個健全的健康信息素養教學特色資源庫,滿足廣大醫學院校學生健康信息素養教育的需求。健康信息素養教學特色資源庫的建立首先要借鑒發達國家發展及其評估實踐的最新科研成果,其次要結合本國健康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狀況,制定符合國情的評估標準,進而嚴格整合各種分散的網絡醫療、公共衛生、保健康復等方面的信息資源。館員在資源整合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健康信息素養教學的標準、課程體系和實驗實訓等資源庫的教學模塊,建立起一個開放、互動的大數據網絡信息化教學服務系統。以美國為例,他們構建的健康信息素養教育門戶網站為美國政府、專業協會、醫院和研究所提供了高效、穩定、權威的官方網站,不僅提供豐富的健康信息教育資源,還提供專業的健康信息資源分類導航系統[8]。
4.1 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大數據背景下的醫學院校學生健康信息素養教育主要是在新興網絡技術支持下實現的,因此對學生健康信息素養的培養離不開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現代互聯網科技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為支撐服務于整個社會,更是為健康信息素養的教育培養提供了基礎。圖書館員要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三網合一”的發展步驟,充分發揮手機、平板電腦、數字電視、數字雜志、網絡媒體等各種新興媒體在健康信息素養教育培養中的作用,開發基于移動應用的健康信息素養教育的相關軟件和硬件產品,為醫學院校學生健康信息素養教育培養提供新的創新服務平臺[9]。圖書館在大數據網絡技術的支持下,充分運用網絡化教學等現代化立體教學手段,開設健康信息素養教育的網絡教學課堂,實行“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以問題為中心的啟發式、討論式的互動型教學方法。
4.2 加強專兼職師資隊伍建設
健康信息素養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健康信息素養教育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健康信息理論知識,更要培養學生健康信息運用的實踐能力,因此建設“雙師型”的專兼職師資隊伍成為健康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工作。一方面,醫學院校要不斷優化專業的健康信息素養教育教師隊伍結構,加強專業教師與圖書館員等不同部門人員的相互合作,構建院校聯合開發服務。另一方面,醫學院校要不斷加大“雙師型”教師比重,積極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一線健康信息教育服務者參與到學校的教學過程、教學大綱制定、課程開發和教材編寫中。
4.3 搭建校內外相結合的實訓實踐教學體系
健康信息素養教育不僅在醫學院校開展,同樣也可以在社區實踐中普及,醫學院校不是健康信息素養教育的唯一場所。醫學院校在進行校內健康信息素養教育培養的同時,還應該注重結合課外實踐課程,增強學生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醫學院校可以建立全真模擬的醫院信息系統及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職場化健康信息實訓室,開設一些綜合性的實訓實踐課程,讓學生在實踐訓練中增強健康信息素養。同時醫學院校也可以加強與校外企業的合作,建立聯合實踐基地,讓校內教學和校外實踐相互結合,互為補充,將學生培養成為理論基礎扎實、實際操作過硬的健康信息教育人才。
健康信息素養教育是在大數據背景下發展起來的重要社會系統工程,目前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尚不完善。醫學院校學生健康信息素養的教育和培養還需要醫學院校本身、企業、政府等社會各界協同努力,共同促進健康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
[1] 張建清.醫學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培養實踐探索——以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36(6):47-48.
[2] 楊蘭英.公共圖書館與信息素養教育[C]//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北京,2006:1950-1953.
[3] 秦立國,劉瀾.高職醫學生信息素養現狀及培養信息素養的途徑分析——以鐵嶺衛生職業學院為例[J].醫學信息,2011,24(9):5994.
[4] 韓云峰,婁峰閣,葛杰,等.某醫學院校大學生健康信息素養調查與培養策略研究[J].預防醫學論壇,2016,22(8):565-567,573.
[5] 張士靖,杜建.健康信息素養應成為中國公眾健康素養促進的關鍵點[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0,31(2):45-49.
[6] 陸建玉,周菊芝,艾雨兵,等.寧波市某高職醫學院校大學生健康信息素養認知及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5,35(3):363-366.
[7] 錢勇.醫藥中職校學生信息素養的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南京市醫藥中等專業學校為例[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
[8] 封竹兵.高職醫學生健康素養現狀調查與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6.
[9] 陸建玉,周菊芝,周國祥,等.大數據背景下醫學生健康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5,35(2):204-206.
Connotation and Training Strategies of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Students of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LI Lin, LI Xue-qin, LIU Hong-li, YAN Chong
(Library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1, China)
In the era of big data, students of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needs of health information, promote the abilities of acquiring, evaluating and using health information. Whe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y out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they should develop more relevant project courses, establish teaching characteristic resource library for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apply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time and full-time faculty teams, and build a train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by combining on-campus and off-campus.
big data;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strategies
R193
:A
:2095-5707(2017)04-0004-04
2017-03-29)
(
2017-04-12;編輯:魏民)
李琳,李雪琴,劉紅麗,等.論大數據時代醫學院校學生健康信息素養的內涵及培養策略[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7,41(4):4-7.
10.3969/j.issn.2095-5707.2017.04.002
李琳,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為健康信息素養。E-mail: linevzoe@s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