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梅??陳春旭??葉錦芬??唐超
[摘要] 目的 研究品管圈對骨科患者功能鍛煉效果的臨床作用。方法 將88例骨科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作為研究對象(收治時間是2015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按照時間將患者分成兩組,每組44例。一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對照組)。一組采取品管圈護理管理(觀察組)。對比兩組患者疾病知識知曉評分、護理滿意評分和術后功能鍛煉缺失概率,同時評價觀察組護理人員在品管圈活動開展前后的各方面能力。結果 觀察組患者疾病知曉評分為(89.24±2.84)分,護理滿意評分為(92.67±3.49)分,功能鍛煉缺失概率為9.09%,上述指標均優于對照組數據,此外,觀察組護理人員在品管圈活動開展后的溝通能力得分(89.64±2.21)分、團隊協作能力得分(87.59±5.34)分、專業知識考評得分(90.59±3.16)分均高于品管圈活動開展前(P<0.05)。結論 品管圈能夠有效促進骨科患者術后進行功能鍛煉,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還可使醫護人員的綜合能力提高,效果顯著。
[關鍵詞] 品管圈;骨科;功能鍛煉;臨床作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12-114-04
Clinical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function training of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LIU Jiangmei CHEN Chunxu YE Jinfen TANG Chao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Huiyang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izhou 5162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cial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function training of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Methods 88 cases of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time was from February 1, 2015 to January 31, 2017).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ime, 44 patients / group.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nagement. Disease knowledge scor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and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loss prob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ability of nursing staff i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before and after the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score of disease awaren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9.24±2.84) poin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was (92.67±3.49) point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functional exercise deletion was 9.09%, the above indexe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mmunication ability score (89.64±2.21) points, the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score (87.59±5.34) points an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valuation score (90.59±3.16) points after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before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P<0.05). 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atients after functional training,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medical staff, and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Functional exercise; Clinical effect; Effect
骨科患者術后需進行規范的功能鍛煉,否則各項功能極難恢復,但受醫療資源有限、患者專業醫療知識不足等因素的影響[1],部分患者術后并無法按照要求完成功能鍛煉,出現功能鍛煉缺失的情況[2],不但使康復時間延長,還增加了醫療成本,加重患者家庭經濟負擔,甚至引發醫療糾紛[3]。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屬于比較活潑的品管形式[4],由互補、相近或者是相同工作場所的人員自動組成小圈團體,集思廣益、共同合作完成工作內容,目前在各大企業管理中應用較多[5],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還未得到大范圍推廣。為了研究品管圈對骨科患者功能鍛煉效果的臨床作用,本研究將88例骨科患者作為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在2015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收治的骨科患者中抽取8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時間將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為2015年2月1日~2016年1月31日收治的44例骨科患者,觀察組為2016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收治的44例骨科患者。
觀察組男∶女=25∶19;年齡48~72歲,平均(60.2±7.4)歲;疾病類型:18例四肢骨折,10例脊柱骨折,9例膝關節骨折,7腰椎間盤突出。對照組男∶女=24∶20;年齡范圍47~73歲,平均(60.2±7.4)歲;疾病類型:17例四肢骨折,11例脊柱骨折,10例膝關節骨折,6腰椎間盤突出。對照組和觀察組骨科患者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一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對照組),做好術前準備工作,遵醫囑給予患者藥物輔助治療,詢問其心理需求并盡量滿足,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疾病恢復情況。
一組采取品管圈護理管理(觀察組),步驟如下。第一,成立品管圈。圈長由護士長擔任,護理人員組成圈員,一名護理后備人才,三名醫療組長,均自愿加入,前提是綜合素質好、專業知識扎實、工作責任性強,每兩周舉行一次品管圈活動,討論圈名,明確圈員職責,定期反饋活動情況,整改護理措施。第二,確定活動目標。調查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不高或缺失的原因。調查發現,導致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較差或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缺乏相關健康教育標準和專業康復訓練師、科室監管力度弱、康復鍛煉工具和手冊缺乏、護理人員專業化康復鍛煉知識培訓不足、責任心低、知識面窄、宣傳力度不強、護理人員溝通能力低、患者及其家屬對術后功能鍛煉認知度不夠、患者文化水平低或接受能力差、病房環境嘈雜等。通過上述分析,最終將提升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和質量作為活動內容。第三,確定活動計劃。(1)在醫療組長的指導下,結合科室常見病制定康復鍛煉宣傳流程和鍛煉標準,圖文并茂,保證人手一冊,在病房中固定位置放置康復手冊。(2)定期組織圈員學習骨科疾病康復訓練知識。(3)置辦足底壓力泵等訓練器材。(4)以醫護患一體化的護理查房為工作模式。(5)加強無痛病房管理,落實超前鎮痛計劃。(6)強化訓教效果,加強日常巡視,增加病房周轉率。(7)結合患者人數申請增加護理人員,保證床護比例平穩。第四,執行計劃。(1)在晨會時組織在崗人員學習常見康復訓練知識、優質護理相關知識等,定期組織圈員進行回顧性學習,每周一次,通過PPT形式講解護患溝通技巧,嚴格執行護理查房制度、床頭交接班制度,加強圈員床邊實踐能力,定期考核年輕護士及新輪轉護士的各項能力。(2)加強疾病宣教,向患者發放健康教育資料,為每位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功能鍛煉計劃表,講解示范時間包括晨午間護理期間和巡視病房期間,將活動指標量化,激發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幫助患者掌握規范的鍛煉方法,及時對患者功能鍛煉效果進行評估,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狀態,不斷進行鼓勵,同時帶動家屬一同協助患者按時完成康復訓練。(3)對于功能鍛煉依從性較差及意識模糊無法配合鍛煉的患者,采用足底泵實施被動運動,預防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影響功能恢復。(4)實施醫護患一體化查房模式,深入了解患者具體信息,及時掌握患者的手術方式、術中固定材料類型以及固定方法等,同醫療組長一起制定鍛煉計劃,進行合理指導和督查。(5)每天評估患者的疼痛情況,合理給予止痛藥緩解疼痛,叮囑鍛煉要循序漸進,切忌急于求成。(6)將常實施的鍛煉方法以視頻方式呈現在患者面前,通過電視機上循環播放的形式加深印象,同時提供舒適的鍛煉環境,使鍛煉效果增強。(7)定期隨訪出院患者,了解其出院后的鍛煉情況,指出錯誤之處,記錄隨訪情況,告知復診時間。(8)每個月底通過功能鍛煉督促情況總結品管圈活動實施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將其應用在下一循環活動中。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1)調查兩組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情況,缺失標準是未按計劃執行、有計劃未執行[6],計算每組的術后功能鍛煉缺失概率。(2)評估兩組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知曉程度,以分數形式體現,總分為一百分,分數越高表示知曉程度越高。患者出院時向其發放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總分為一百分[7],分數越高越好。(3)由護士長在品管圈活動開展前后對觀察組護理人員的各方面能力進行考評,包括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專業知識掌握情況,均采取百分制。
1.4 統計學處理
將疾病知識知曉評分、護理滿意評分、各方面能力評分用()表示,采用t檢驗,術后功能鍛煉缺失概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SPSS18.0版軟件中進行處理。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疾病知曉評分與護理滿意評分均較對照組更高(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功能鍛煉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功能鍛煉缺失概率較對照組更低(P<0.05)
2.3 觀察組護理人員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的各方面能力
調查發現,觀察組護理人員在開展品管圈活動后,其溝通能力得分、團隊協作能力得分以及專業知識考評得分均高于開展品管圈活動前(P<0.05)。
3 討論
關節脫位、骨折等疾病屬于骨科常見疾病,現代醫學治療骨科患者通常分為三個環節(復位-固定-功能鍛煉)[8]。骨科患者通常存在一定的功能障礙,術后功能鍛煉情況是影響功能恢復的關鍵,應積極進行功能鍛煉,但受疼痛、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數患者對功能鍛煉的重視度較低[9],常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項功能可自行恢復,導致正常功能完全喪失,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常規護理管理比較注重手術前后的相關檢查及準備工作,在術后功能鍛煉方面比較欠缺,導致患者手術后恢復速度較慢甚至無法完全恢復,延長住院時間和功能恢復時間。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管理是將同區域或同性質的人員圈為小組,進而逐步開展規范化的護理管理[10]。品管圈管理最早在企業產品質量控制中應用[11-12],近年逐漸應用在其他領域,通過自愿參與的方式將彼此相關或工作內容相近的人員集中在一起,利用頭腦風暴,全面認知質量控制現狀,對存在原因進行分析,共同制定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在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中實施品管圈活動[13],首先分析統計術后功能鍛煉缺失原因,再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使護理方式更加規范化和系統化,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還可提高團隊的綜合素質,該活動的所有圈員均具有管理權、參與權和自主權[14-15],能夠提高圈員的工作積極性,在參與過程中能夠充分體現個人價值,可激發護理人員的自主學習性,間接提高交流溝通能力和責任心[16-17],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拉近護患關系,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出院。
本研究將88骨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后采取不同的護理管理方案,結果部分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疾病知曉評分為(89.24±2.84)分、護理滿意評分為(92.67±3.49)分以及功能鍛煉缺失概率為9.09%,均優于對照組,此外,觀察組護理人員開展品管圈活動后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專業知識考評得分均高于品管圈活動開展前(P<0.05)。
綜上分析可知,品管圈應用在骨科患者中,能夠加深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促進術后積極參與功能鍛煉,提高護患滿意度,同時還可使參與品管圈活動的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提高,效果理想。
[參考文獻]
[1] 陳影,梁妹,申銀艷,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骨傷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中的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1):153-155.
[2] 趙娟.品管圈活動對提高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4):159-160.
[3] 昌子艷,賈思鋒,劉君.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4,21(2):20-22.
[4] 陳媛媛,趙瀟瀟,韓潔.品管圈活動對提高脊柱外科患者功能鍛煉落實率的作用[J].現代醫學,2016,44(12):1788-1790.
[5] 朱亞玲,錢宇,王海平.品管圈對提高骨科手術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5):137-140.
[6] 黃菲菲.提高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品管圈實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4):122-124.
[7] 方貴珍.品管圈在提高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鍛煉依從性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6,3(13):2555-2555.
[8] 唐洪欽,趙麗,譚小云,等.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基礎護理服務中的實踐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0):52-54.
[9] 閆文利.探討品管圈在骨科手術患者降低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6,3(29):5834-5835.
[10] 史文平.品管圈活動在預防骨科患者創傷后應激性障礙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6):105-107.
[11] 陳萍,孫淑華,李穎,等.臨床路徑結合品管圈提高骨科護理服務質量的措施[J].西部中醫藥,2015,28(2):126-127.
[12] 藍玉清,劉茜,余芳,等.品管圈在提高骨科交接班質量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25):185-188.
[13] 胡艷艷,王琦,韋蘇怡,等.品管圈在提高創傷骨科患者疼痛評估規范率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1):110-113.
[14] 徐貴.品管圈活動在骨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2):46-47.
[15] 許慶春.品管圈活動對降低骨科患者壓瘡發生率的效 果[J].實用臨床醫學,2014,15(9):105-106.
[16] 楊麗艷.品管圈活動降低骨科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缺失率的運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9):60-63.
[17] 何會紅,朱亞玲,倪菲菲,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骨科病人正確臥位依從性中的應用[J].醫院管理論壇,2014,31(8):46-49.
(收稿日期: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