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娜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德育教育在初中教育過程中的地位逐漸突顯。初中階段的每一學科都承擔著德育教育的功能,數學同樣也不例外。因此,重視數學教育的德育功能,對于提升初中學生自身的品德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分析數學教育的德育功能,繼而闡述通過數學教育實現德育教育的策略,希望對提升初中學生的德育意識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數學;德育;功能;策略
一、數學德育教育的功能
初中階段是學習生涯中的重要階段,其地位非常關鍵。因此,我們必須在此階段就注重在數學教育的德育功能,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可見,在初中數學教育中重視學生德育教育有著非凡的意義。
(一)初中數學德育教育有助于推廣嶄新教育理念
教育體質的深入改革,為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嶄新的現代化教育理念的必然選擇。因此,在初中數學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能夠很好的適應現代化教育理念的內在要求,使更為科學合理的教育理念被有效的推行和落實。可見,在初中數學教育過程中重視德育教育是適應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選擇。
(二)初中數學德育教育有助于實現優質辦學質量
在現代化教育理念下,初中數學教育必須承擔起向學生傳輸數學知識的重任,而且,還要承擔起自身的德育教育職責。如此,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正確意識,正確對待自身的學業,這也在很多程度上滿足了初中數學教育的發展規劃和教育目標。學生在思想意識方面呈現出常態化,才能積極的投入學習,利于定位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使教學質量呈現優質狀態,促進初中教育水平實現穩步提升。
(三)初中數學德育教育有助于提升個人道德品質
相對于小學生而言,初中學生的思想顯得成熟一些,他們的思想意識人員被社會不良風氣所侵蝕。因此,重視德育教育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必不可少。初中數學教育對于塑造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發揮著非常重要的價值。一旦學生的個人品質過關,對于其今后的學習生活都具有很大的益處。
二、實現數學教育德育功能的對策
數學教育同樣承擔著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功能。當然,在很多人看來,數學教育屬于理科范疇,其很難與德育教育產生聯系,其實不然,只要在數學教育過程中找準切入點,同樣能夠對學生進行很好的德育教育。
(一)在心理上強化德育意識,注重打造愛國主義教育
談及德育教育功能,就必須注重每個細節,從而使德育教育在細節之處得以突顯。在初中數學教育過程中,老師應當著力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因此,在學生的心理上強化德育意識,老師就應當注重人文學習環境的打造,可以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比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穿插陳景潤、華羅庚等數學家的故事,激發出學生科學嚴謹對待學業的意識,同時還可以延伸出愛國主義思想,讓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被激發。再如,老師講解概率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世界跳水比賽為背景,通過搜集相關資料,列出很多中國選手和外國選手在以往進行過的比賽中的勝負情況,最后讓學生計算中國選手在各項比賽中得到冠軍的概率,這樣,就為學生上一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二)在具體事例中發現依托點,提升學生團隊協作意識
初中學生的學習內容非常廣泛,因此,我們有必要針對學習內容進行細心的體會,從而捕捉到更多可以利于的機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老師在講解三角形相關問題時,必然會談及到三角形的穩定性,此時,老師就可以聯系學生共同回想“三人為眾”、“眾人拾柴火焰高”等諺語或俗語,從而對學生進行“團結意識”、“協作精神”的灌輸,讓學生深刻理解團結才能穩定的道理。這樣一來,學生不會在感受枯燥的數學理論講解,而是充分期待,希望老師能夠再次將其他的相關內容與數學聯系起來,使更多的德育教育契機得到把握。
(三)以風趣的開場吸引學生,講述故事鼓勵學生樹立鉆研精神
很多時候,將一些數學定理公式的來歷與學生溝通分享,能夠極大的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單純的陳述反而有些普通簡單,因此,在開場上加以琢磨,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比如,老師在講解圓周率“π”時,必然會引出祖沖之這個人物,如何引出這個人物非常關鍵。老師可以很自然的以對聯的形式將問題派給學生,老師可以先出上聯“孫行者”,讓學生思考下聯應該如何對答。一旦學生經過思考沒有答案時,老師就可以將下聯“祖沖之”分享給大家,繼而向學生發問,“祖沖之是誰,大家是否聽說過”,繼而對人物進行詳細介紹,并重點講述“祖沖之”與圓周率“π”的淵源,從而讓學生對祖沖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同時鼓勵學生在學習上要有鉆研的精神,引起學生的共鳴。
(四)數學教育體現出哲學性,利于辯證唯物主義的強化
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作用毋庸置疑,其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密不可分。因此,在初中數學教育過程中應當格外注重辯證唯物主義的灌輸和強化。這就要求老師要具備較高的思維水平,能夠深知辯證唯物主義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比如,老師在講解“勾股定理”時,可以讓學生畫出兩條直角邊分別為3厘米、4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再畫出兩條直角邊是3厘米、4厘米的任意共同倍數(如6厘米、8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繼而老師引導學生通過約分的方式證明“勾三、股四、弦五”的定律。這樣做的目標,能夠促使學生在“實踐—認知—再實踐—再認知”的過程中充分加深對數學知識特點的領會,從而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從客觀事物中提煉運行規律的能力和興趣。
三、結語
德育教育對于初中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至關重要。因此,我們應當重視每一學科的德育教育功能,并使這種教育功能得以充分的發揮。在初中數學教育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特點,找準可以利用的契機,有效的將德育內容合理的融入數學教育,使數學教育的德育功能實現最大化的發揮。
【參考文獻】
[1]陳章蘭.如何將德育教育融入初中數學教學[J].語數外學習(初中半中旬),2013(04)
[2]唐斌祥.初中數學然后滲透德育教育[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08)